10.14 樹木成蔭,空氣清新,環境優美,紅牆黃瓦,古樸典雅,寧夏海寶塔

海寶塔寺,歷史上又稱"赫寶塔"、"黑寶塔"。坐落在寧夏銀川老城北郊的海寶塔寺內,離城兩公里許。塔的始建年代不詳,傳說是在公元五世紀初期西夏國王赫連勃勃重新修建的,根據明萬曆《朔方新志》記載:“黑寶塔,赫連勃勃重建”。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和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由於受到地震的破壞,又曾經兩次重修。

樹木成蔭,空氣清新,環境優美,紅牆黃瓦,古樸典雅,寧夏海寶塔

海寶塔是一座有著一千五百多年曆史的古剎,它不僅是銀川唯一的全國重點開放寺院,也是旅遊觀光的名勝風景點,院內樹木成蔭,空氣清新,環境優美;紅牆黃瓦,古樸典雅;悠悠鐘聲,傳數公里之遙。

樹木成蔭,空氣清新,環境優美,紅牆黃瓦,古樸典雅,寧夏海寶塔

院內的主要建築海寶塔,它端莊而又秀麗,簡潔而富於變化,形制獨特,風格別緻。作為我國優秀的古代建築遺產,它巍然聳立在銀川平原上至少已有1500餘年,被人們稱頌為"古塔凌霄"而列入"朔方八景"之一。為我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樹木成蔭,空氣清新,環境優美,紅牆黃瓦,古樸典雅,寧夏海寶塔

海寶塔寺坐西向東,正門是三間歇山殿堂式山門,門楣匾額上"海寶塔寺"四個蒼勁有力的大字,是原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題寫的。進入山門,是天王殿和大雄寶殿,它們與南北側廂房共同組成一個天井院落,為寺院前院。這裡是從事佛教活動的主要場所。其後高臺上是海寶塔,再由塔座之後,跨過天橋,可通向另一高臺上的韋馱殿、臥佛殿,二殿與兩側廂房又組成一個天井小院,是塔寺後院。臺下是僧院。海寶塔寺建築都排列在一條東西向的中軸線上,層次分明,宏偉壯觀。自寺院開放後,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在此舉辦盂蘭盆會,四面八方的群眾紛至沓來,熱鬧非凡。

樹木成蔭,空氣清新,環境優美,紅牆黃瓦,古樸典雅,寧夏海寶塔

高聳在大佛殿和韋馱殿之中的海寶塔,是寺內的主體建築,又名"黑寶塔",俗稱"北塔"。這是一座方形九層十一級樓閣式磚塔,通高 53.9米。塔建在一處方形寬闊的臺基地上,臺高5.7米,邊長19.7米。臺上四周有青磚砌花牆,東面正中有石階可以登臨塔座門。塔身平面呈方形,四壁出軒,每層四面設券門,均向外略有突出,構成鮮明的十二角形。塔身內為上下相通的方形空間,各層之間以木板相隔,沿木梯可登至頂層。塔身四面轉角處均懸有風鈴,風吹鈴響,更覺寧靜悠揚。塔上端為磚砌四角攢尖頂,頂上置方體桃形綠色琉璃塔剎。海寶塔建築風格獨特,方形的塔身,四面的券門,眾多的稜角,四角的尖頂,為中國古塔所罕見,被視為中國古代建築的傑作。

海寶塔的始建年代不詳,據明代《弘治寧夏新志》記載:"黑寶塔,在城北三里,不知創建所由。"明《萬曆朔方新志》記:"黑寶塔,赫連勃勃重修。"赫連勃勃是南北朝時期大夏國國主,此人尊奉佛教,崇尚建寺修塔。因此,海寶塔又有"赫寶塔"之名,清代《乾隆寧夏府志》又記:"海寶塔……蓋漢、晉間物矣。"

海寶塔曾因地震被多次毀壞,多次重修。現在十一層的海寶塔就是乾隆年間重建的。重建時,少修了兩層,並改以木梯從塔室內盤旋登臨達頂。在塔之上,放眼四望,可一覽銀川塞上江南風貌。

1983年海寶塔寺,被國務院確定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海寶塔是寧夏古塔建築史上的代表作,在中國佛教古塔建設上也具有一定的地位。1961年3月,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近年來,海寶塔寺已作為佛教活動場所開放,併成為銀川市著名的遊覽勝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