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漂亮"的郭敬明




導演郭敬明,與戲骨李誠儒,在一檔綜藝裡上演了一波頂級的攻防。

幾個年輕的演員,表演郭導的《悲傷逆流成河》裡的情節,大致上就是一男一女鬧了彆扭,鬥了嘴,落了淚,最後男主霸道強擁的校園愛情劇。

看著這樣的表演,李誠儒老師一個沒忍住,直說了自己的感受:如坐針氈,如芒刺背。臺詞無力,表演空洞。

接著針對劇本本身,又談到了一個大腿根部的問題:

“這就是暢銷書?難道現在年輕人就看高中生談戀愛?”

“這樣下去,他們這一輩人受到什麼教育了?”




郭導不溫不火,不緊不慢。

先是一個低姿態的背鍋,放開那個演員,衝我來,把演員表演上的不足,說成是他自己的能力問題。

進一步,觀點上的對立。

你懂表演,但你懂表達嗎?對任何一件事情發表意見的時候,首先要搞清楚自己要講的是什麼。鶯鶯燕燕就是層皮,《悲傷逆流成河》是"中國第一部認真討論校園霸凌"的作品。

最後,他以“存在就是合理”“大和諧”定論,“你可以不喜歡你不喜歡的東西,但請允許它存在,你可以繼續討厭你討厭的東西,但請允許別人喜歡”。

字正腔圓,句句珠璣,有理有據,不帶一個髒字,沒有一絲惱羞。

高手,這是高手。幾句話樹立了這樣一個形象——敢作敢為,有深有淺,還是希望全人類互相尊重的和平使者。

順道還把“我”的問題,轉換成“你”的問題。

漂亮。

郭導的話說得漂亮,一如既往地漂亮。




實際上,出道開始,郭敬明就很擅長“漂亮”。

郭敬明的小說出了名的漂亮,文字出了名的辭藻華麗。

他的憂傷是明媚的,“在這個憂傷而明媚的三月,我從我單薄的青春裡打馬而過,穿過紫堇,穿過木棉,穿過時隱時現的悲喜和無常”。

他的寂寞是發光的,“那時頭頂的藍天永遠是一張寂寞的臉,浮雲將一些渲染上悲傷的釉質,在天空裡發著光”。

他的傷口是哥特的,“每個傷口都像是一朵黑色的曼陀羅,一邊妖豔一邊疼痛,並且湧動無窮無盡的黑色暗香”。

他的分手是奢華的,“她下樓取上來一個很大的紙箱。打開,裡面都是她曾經給顧源的禮物。有D&G的限量球鞋,一個范志毅親筆簽名的足球,一件Kenzo的毛衣,一個和自己現在正在用的筆記本一樣的Moleskine,一副LV的手套,一條LV的圍巾”。

文字表達出肉眼可見的漂亮,到處閃耀著奢侈品牌的光芒。




擅長“漂亮”的文字,也迷戀“漂亮”的生活。

他喜歡那種豪宅,有可以看到黃浦江的大平層,也有汪精衛小姨太曾住過的老洋房。

那是三棟獨立洋房,古典歐式風格裝修,紅寶石水晶吊燈,FENDI的地毯、KENZO的茶几、GUCCI的靠墊、MEISSEN的瓷器、HERMES的裝飾物。

他嚮往著精緻,嚮往著奢華絢麗,隨處一個吊頂,都鑲嵌著紅寶石;隨處一把椅子,都是手工教皇背靠椅。牆壁上隨處可見,價值百萬的巨型油畫。

他對漂亮迷戀到什麼程度?

就連最不起眼的窗簾壁紙,用的都是愛馬仕的。

郭敬明真實生活中出現的奢侈品牌密度,比起《小時代》用文字描述的有過之而無不及。




“漂亮”文字、“漂亮”的生活,郭敬明還在打造一個“漂亮”的自己。

早期郭敬明翹毛長髮小眼睛的形象,說句不禮貌但也切實的話,就是一個縣城殺馬特。

往後的日子,郭敬明的顏值一路逆襲。先是眼皮開了,郭導的眼睛大了。

換了個清爽的髮型,打著黑色領帶,乾乾淨淨的白衣襯衫,五官也立體了不少。

就和小時代裡的那些美少年一個樣。




到了13年,導演郭敬明上線了。他的鏡頭也是“漂亮”的。

他找來了演藝圈最漂亮的一群人,楊冪、郭碧婷、郭采潔、柯震東、陳學冬。

他又找來最懂漂亮的有“亞洲時尚大師”之稱的黃薇擔任藝術總監。

然後,七八十個知名服裝品牌,3000多件演員服裝。幾乎每個場景每個演員都要換一套造型。隨便一件皮草可能就是二十幾萬的,還有各種國際定製禮服。

漂亮的人化上漂亮的妝,穿上漂亮的衣服,走進漂亮的場景,在一個追求漂亮的導演的濾鏡下,一部“漂亮”的電影誕生了。這部“漂亮”的電影還拿下一個漂亮的票房4.83億。

郭導的電影,好不好另說,但是他的濾鏡有多唯美,他的拍攝畫面有多絢麗,這幾乎也沒人質疑。

兩個月後,《小時代2》打包上映。又是一個漂亮的票房2.9億。那年陳凱歌大導演的電影最高票房《趙氏孤兒》1.8億元,還比不上拍一送一的《小時代2》。

此後,郭敬明導演一年一部漂亮的電影,從小時代3、4,一直到票房吃癟的《爵跡1》。郭導鏡頭下的漂亮一如既往。

他合作的演員漂亮也是達到了當年的中國顏值巔峰:范冰冰,吳亦凡,陳偉霆,王源,嚴屹寬、李治廷等。




再後來,便是“漂亮”的綜藝導師郭敬明。

在很多綜藝節目裡面,郭敬明都表現得很“漂亮”,金句信手拈來,情懷脫口而出。

比如早些年漂亮的金句:幽默是讓人開心的,而不是一上來就攻擊別人。

這是在海事大學學生取笑他身材弱小的時候,郭敬明回應的一句話。這話說得很得體,很文人風度,一語驚波瀾,立馬贏得了滿堂喝彩。

但是後來被披露,這只是有意設計的。

節目效果而已。

然後就是最近這個《演員請就位》。

除了開頭的那記漂亮的回應,在點評演員表演的時候,滿口的漂亮話,

什麼戲劇理論,什麼抉擇之前,什麼表演的虛榮心。

聽得一群外行人點頭稱是。




這麼多年來,郭敬明的確初心不變,從文字到電影,再到現在綜藝上的言論,他一直都在追求“漂亮”,“漂亮”地簡單易懂,“漂亮”地粗暴直觀。

早些年,郭敬明接受採訪的時候曾說,“我本身就很膚淺,就喜歡所有美的東西”。

“經驗論”這種東西,有時候就是嚐到甜頭。“漂亮”的甜頭,郭敬明嚐了一輩子,次次都甜到心窩裡。

他習慣了做追求“漂亮”的郭敬明,追求做“漂亮”的人,追求說“漂亮”的話,追求導“漂亮”的戲。

他相信“漂亮”的東西肯定有人喜歡,即便沒有人會永遠喜歡“漂亮”,但永遠有人會喜歡“漂亮”。




能夠呈現這樣的“漂亮”,是一種高超的能力。

很多人都會說郭敬明的文字他們看不上。但其實,我們也得承認,大多數人一輩子也寫不出。

他能把那些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唯美地表述出來。

比如我至今記得他的那句,“很多我們以為一輩子都不會忘掉的事情,就在我們念念不忘的日子裡,被我們遺忘了”。

我也佩服他的強大與強韌,面對鋪天蓋地的謾罵,他硬是靠著一口氣,從不漂亮的自貢,一步一步走進了漂亮的上海,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不容易。

但是。

這麼多年,他似乎只顧著漂亮了。

他的文字,寫到了最後,其實就是用了一組意味深長的詞語,寫了一堆毫無意義的句子;

他的電影,拍到了最後,其實就用了一堆精美奢華的物件,拍出了一個狗血爛俗的劇情;

他的那些金句點評,看上去三觀很正精彩紛呈,但說穿了,其實沒有什麼營養;

他的那些精彩反駁,看上去有理有據,其實只是欲蓋彌彰,強詞奪理,偷換概念,文字遊戲。

你說他沒營養,他說你不能妨礙別人的喜歡。但有人喜歡的就是有營養的嗎?黃片人人都喜歡,拍黃片就也能腰桿子硬了麼?你跟他苦口婆心談追求,他跟你慷慨陳詞談權利。

他在觀眾面前,鋪上了繁華的綢緞,讓人獲得快感,但掀開綢緞,裡面其實破敗不堪。

所以,說到底,郭敬明的那些,都是些漂亮的廉價。但他還是一次次地販賣著這些廉價,為他漂亮的家添磚加瓦。

這個姿勢挺不漂亮。

而且,更重要的。

漂亮到今天這個份上,擁有了這麼多漂亮的東西,其實他不應該只顧著漂亮了。

因為,有時候比起漂亮,這個世界更需要說一些不漂亮的。

相比漂亮的《夢裡花落知多少》,我們更需要不漂亮的《駱駝祥子》;相比漂亮的《小時代》,我們更需要不漂亮的《熔爐》《寄生蟲》。

換句話來說,那些醜陋的人性,那些朱門酒肉臭,那些殘酷無情的人間真相,才是敲打著這個世界,讓我們往好裡走的東西。

但這麼多年過去了,郭敬明還在做著十幾年前做的事:拿著漂亮的奶嘴給人餵奶,拿著漂亮的塑料說自己有料。

他還以為我們看不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