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 未來十年,房地產將退出經濟中心的舞臺

未來十年,房地產將退出經濟中心的舞臺

中國的房價在過去的20年漲的可謂是氣勢長虹,如果在過去20年沒參與到房地產之中,就是錯過中國發展最好20年,沒有享受到經濟發展的成果,是很可惜的。房價為什麼會漲的這麼高,以致於大城市的工薪階層都無力承擔房價。除了我們經濟分析經濟發展、城鎮化和貨幣政策的共振導致,還有一個很核心的原因就是房子被附加了太多的東西,比如說優質教育資源、戶口、醫療等。而信貸的擴張使得房子越來越具金融化,助推了房價的上漲。

過去十來年,房子被賦予了太多的東西,附加了太多的其他東西在房子上面,但是房子終究會回到“住”的功能上。一個人即便是擁有十來套房,你也只能住一套,其他九套能賣出去就是投資品,賣不出去就是沉沒成本。中國到底缺不缺房子,直觀來看,其實這十來年,不管是大城市還是小城市,到處都是佈滿了大大小小的工地。建了那麼多房子,真的缺嗎?

其實不缺,之前我在另外的文章有提及中國人均住房面積一點都不少。數據上來看,2018年的統計數據是人均住房面積36.65平方米,而且還通過不斷的新建住房、舊改和棚改供應新的住房。但為什麼中國的老百姓老是覺得房子很缺,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

一是因為近些年中國人口遷徙過於頻繁,你在A城市有房,可能你要換到B城市,那麼去B城市暫時又買不起房子,就顯得有點缺房;

二是人口過度向一二線大中城市擁擠,這就勢必就造成一二線城市房價居高不下,而哪家沒有個兄弟姐妹在一二線城市的,搞得全家都覺得缺房似的;

三是一二線城市的很多房子集中在少數人手中。

關於未來的房地產市場,我認為國家在下一盤大棋,正在建立體系化的雙規制市場。像租售市場,商品住房市場和公共住房市場將會在不同的體系下運行(實際上這也只是對於一二線城市有價值)。我知道很多人堅信一線城市的房價不會跌,其實我也很認同一線城市不會跌,但其實投資價值也幾乎沒有了。什麼是投資?就是能夠帶來增值的購買行為,一線城市的房價或許不會大跌,但是會穩步上漲嗎?我覺得未必,所以值不值得投資就不言而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