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6 为什么道教要称“真武大帝”为“祖师爷”?他的背景你想象不到

为什么道教要称“真武大帝”为“祖师爷”?他的背景你想象不到

在道教信仰中,真武大帝是镇守北方的天神。他的形象十分威猛,其身披长发、穿黑衣金甲、腰缠玉带、仗剑怒目、足踏龟蛇、顶罩神光。真武大帝受元始天尊敕命,率领三十六天将和五百护法灵官,巡游三界、纠察十方、仗剑度人、降妖伏魔。

真武大帝的来历:真武大帝,又称玄武神,玄天上帝。据《太上说玄天大圣真武本传神咒妙经》,真武大帝是太上老君第八十二次变化之身,托生于大罗境上无欲天宫,净乐国王善胜皇后之子。皇后梦而吞日,觉而怀孕,经一十四月及四百余辰,降诞于王宫。 后既长成,遂舍家辞父母,入武当山修道,其父皇不忍,就派了五百将士前往太和山寻找,结果他们不但没有把真武劝回,反被真武大帝诚心所感,也随其入道修行了。真武通过四十二年的勤修苦炼,终于功成道备,五龙捧圣,而被封为“荡魔天尊”,其率领的五百将士也成为了他天界的“护法灵官”。白日升天。玉皇有诏,封为太玄,镇于北方。玄武一词,原是二十八宿中北方七宿的总称。屈原《楚辞》之《远游》篇有句称,「召玄武而奔属」。玄武七宿之形如龟蛇,故注称,「玄武谓龟蛇,位在北方,故曰玄,身有鳞甲,故曰武」。 北宋开宝年间,玄武神降于终南山。太平兴国六年(981年)封为翌盛将军。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加封为翌圣保德真君,后为避圣祖赵玄朗之讳,改玄武为真武。宋真宗、宋徽宗、南宋钦宗等屡有加封。元代大德七年(1303年)加封真武为元圣仁威玄天上帝。

为什么道教要称“真武大帝”为“祖师爷”?他的背景你想象不到

明成祖崇奉真武,御用的监、局、司、厂、库等衙门中,都建有真武庙,供奉真武大帝像。永乐十年(1412年)又命隆平侯张信率军夫二十余万人大建武当山宫观群,使武当山真武大帝的香火达到了鼎盛。玄武是北方七宿的总称。七宿之中有斗宿。 道教重视斗星崇拜,称「南斗注生,北斗注死」,凡是人从投胎之日起,就从南斗过渡到北斗。人之生命寿夭均由北斗主其事。因此,人祈求延生长寿,都要奉祀真武大帝。《佑圣咒》称真武大帝是「太阴化生,水位之精。虚危上应,龟蛇合形。周行六合,威慑万灵」。 因此,真武大帝属水,当能治水降火,解除水火之患。明代宫内多建真武庙就为祈免水火之灾。农历三月初三日,是真武大帝神诞之日。各地真武庙均有奉祀祝诞祭典。其中以武当山进香朝拜为最盛。

附《龙虎山正一日诵早晚课》

玄天宝诰 志心皈命礼

混元六天。传法教主。修真悟道。济度群迷。普为众生。消除灾障。八十二化。三教祖师。大慈大悲。救苦救难。三元都总管。九天游奕使。佐天罡北极。右垣大将军。镇天助顺。真武灵应。福德衍庆。仁慈正烈。协运真君。治世福神。玉虚师相。玄天上帝。

金阙化身。荡魔天尊。

为什么道教要称“真武大帝”为“祖师爷”?他的背景你想象不到

本文部分选摘自网络,如有涉及侵权请告知,我这里会及时删除处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