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 剝掉智能家電的“爆款”外衣後看到了什麼?

智能家居這個賽道已經湧入了太多競爭者。從最近動作來看,家電企業和互聯網公司兩大陣營又開始新一輪“肉搏”,不過這輪PK有了新變化——線上屢屢奏效的“流量+爆款思維”恐怕不能通吃這個領域,非家電類型企業面對的產業壁壘開始展現,而家電類企業開始進入加速發展階段。

剝掉智能家電的“爆款”外衣後看到了什麼?


以美的為例,2018年美的研發投入接近100億元,過去5年的研發投入總和為300億元左右。這些投入有相當一部分用於人工智能與前沿科技領域,比如在廣東順德與美國硅谷組建的研發中心,並積累了大量專利。你很難再說它只是家電企業了。

橫向對比一下,阿里巴巴2019年Q2的研發投入是105億(此前連續8個季度研發費用支出同比增速的平均值大概是9%),大體上相當於美的去年全年研發投入總和。考慮到阿里現在是國內、乃至全球頂尖的技術與人工智能公司之一,以及其龐雜的業務體系,以此來對照美的一個家電製造企業在研發上的投入可謂大手筆。

大約4年前,BAT級別的互聯網公司陸續進入智能家電領域,大體上的做法是先研發一個OS(一般是基於安卓底層的移動操作系統),再連接硬件廠商做開發與適配,把廠商們拉進來,但目前至少在智能家電領域還沒有跑通這條路。究其原因比較複雜,我認為其中一條不能忽視,即主導權問題。“OS們”是平臺思維,是有控制慾的,有研發實力的家電廠商不願在這種模式中扮演被支配的角色,沒有看到期待的增量。

與做OS的方式不同,亞馬遜智能語音系統Alexa進入智能家居領域,有點SaaS“被集成”的意思,是(把技術)“推出去”,非“拉進來”。它針對開發者做開放平臺,更多是作為一個語音助手工具被各種智能硬件嵌入,以此構成硬件生態。Alexa的工具化、SaaS化色彩更濃,合作模式更鬆散,而硬件廠商沒有失去對產品的控制權。

剝掉智能家電的“爆款”外衣後看到了什麼?

加入了時鐘顯示的亞馬遜智能音箱Echo dot,Alexa語音系統是亞馬遜智能家居戰略的控制檯


相比,小米選擇了另一條相對差異化的路,通過投資生態鏈上的硬件企業,一個一個地進入細分家電市場,想用低價手段做那條“鯰魚”。小米在這種合作關係中仍處於主導位置,憑藉用戶與流量優勢撬動上游,權利更大。這種生態鏈定製模式孵化過一些成功的爆款商品,比如電視機、淨化器等,但大家電、尤其是白電領域一直是這套模式的短板。今年國慶節過後,小米出了一款售價很便宜的冰箱,外界說雷軍佈局家電生態鏈多年後終於湊齊了“四大件”,小米把“單點突破”策略用得淋漓盡致。

不過,電視機可以用硬件虧損、內容訂閱賺錢的互聯網思維去運營,但空調、冰箱、洗衣機等白電還沒有找到類似的盈利模式。像壓縮機、電控、磁控管等核心部件都是有壁壘的,一方面是核心技術,另一方面是規模效應下的成本問題。在互聯網式的單品爆款策略下,核心部件的成本不能省,單一產品線決定了它相對難以通過規模效應去攤薄核心部件的成本。它更適合小家電、消費類電子產品的定製孵化,消費者對這些產品的嚐鮮與試錯成本更低,而購置大家電不太可能像手機一樣,兩年一換。再考慮到大家電的售後維修問題,互聯網公司在這塊的短板愈發明顯。受制於產業的門檻所在,“單點突破”式策略有可能會在上述這些品類失效。

反觀美的這種實體制造業企業,在佈局智能家居的策略上也是由其“基因”決定的,充分發揮全品類優勢。除了上面提到的規模效應相對容易實現外,美的還把這種策略落實到了產品技術研發全流程,為實現這個目的,直接打通了底層技術。

剝掉智能家電的“爆款”外衣後看到了什麼?


我注意到,今年10月上旬,美的IoT在其內部“科技月”分享會上集中展示了十大AIoT創新科技成果,比如發佈了定製研發的家電專用芯片HolaCon、行業首個AI語音交互平臺等,這些技術在研發環節採用的都是全產品線覆蓋策略。透過這些可以窺見美的在智能家居領域布的局是有“野心”的。這對一個製造企業而言並不容易,意味著原先內部按產品事業部劃分的責權壁壘要被打破,要有一個橫跨各產品線的技術線去統領、協調,這在內部至少是一個CIO或CEO級別的工程,而這個重任落在美的IoT公司上。產品側的全面智能升級往往會讓架構創新先行,在組織與生產流程上變革。

無可否認,家電業是有產業壁壘的。剝掉營銷外衣,不難看出家電類企業在消費者洞察、產品細節設計、全品類優勢、核心部件掌控力、售後服務等方面要強於跨界的互聯網公司。尤其是從小家電開始切入冰箱、空調等技術要求較高的大家電品類,非家電類企業的短板開始顯現。智能家居領域更像一個長跑賽道,對選手的綜合能力和內在積累有較高要求,依靠資本或營銷策略或許可以暫時領跑,但要“跑完全程”或一直領先,有相當大的難度。反觀家電類企業則顯得更理性一些,基於對自身資源和產品優勢的深刻認識再去擁抱科技,增加自研投入,不惜轉型陣痛,打出了自己的節奏。這理應得到尊重、期待與敬畏。

作者:一千二百字(word120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