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哪些寫進歷史課本的名人,隨著教材改版悄悄地離開?原因有哪些?

九年制義務教育的課本已經多次改版。每一次改版,有些內容會有增加,有些內容會刪減。改版的內容,有些是增加最新的社科內容,比如獲得諾貝爾獎的屠呦呦的事蹟被寫進中小學課本,有些則被替換,比如魯迅的作品《阿Q正傳》。

哪些寫進歷史課本的名人,隨著教材改版悄悄地離開?原因有哪些?

一般而言,理類科教材內容改版較少,文化科類教材,例如語文、歷史、思政等課本,有時會改動較大。改動內容最大的,往往是歷史課本。熟知的岳飛、霍去病、張衡和地動儀因為某些原因被移出課本,還有哪些家喻戶曉的歷史人物也悄悄地離開課本?

哪些寫進歷史課本的名人,隨著教材改版悄悄地離開?原因有哪些?

1、端午節紀念的屈原

根據《史記》記載,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人,出生在上層的官宦人家,因為“世人皆醉我獨醒”被貶謫,後來,聽到郢都被秦軍攻破的消息,投進汨羅江殉國。現在的端午節,據傳就是紀念屈原。

雖然屈原的形象廣泛地出現在話劇、電影、各種作品裡,但是,歷史學家在目前傳世的先秦典籍裡,根本找不到“屈原”的名字,只是在《史記》找到關於屈原的事蹟。有名的愛國者屈原,竟然在史書上,包括諸子百家的典籍裡找不到相關記載,更沒有“屈原”的名字!

哪些寫進歷史課本的名人,隨著教材改版悄悄地離開?原因有哪些?

因此,不少地歷史學對“歷史上是否真正存在屈原”產生了疑惑,比如典型的是胡適等學者,他們認為,《史記》裡出現的屈原,未必在戰國時代出現過,是虛構的歷史人物。

更有史學家認為,“屈原的代表作《離騷》”,真實的作者也未必是“屈原”。單一的《史記》不能做為“屈原存世”的證據,歷史學家為保證嚴謹,把屈原“請出歷史課本”。

哪些寫進歷史課本的名人,隨著教材改版悄悄地離開?原因有哪些?

2、神醫扁鵲

“神醫扁鵲”是“病入膏肓”的首創者,《扁鵲見蔡桓公》讓後人見識到“中醫醫祖扁鵲”高超的醫術。但是,關於真正的“神醫扁鵲”,在《史記》裡不過記載了三則醫案:醫治過趙簡子,又醫治虢國太子,見過“蔡桓公”。

如果真實情況是這樣,那麼扁鵲在世的時間應當兩百多年。這樣的時間明顯違揹人的生命常識,而且翻找其它歷史記載,齊國也沒有什麼“桓侯”。

哪些寫進歷史課本的名人,隨著教材改版悄悄地離開?原因有哪些?

歷史上認為,望、聞、問、切是扁鵲總結出來的四種診斷疾病的方法。但在《史記》裡,扁鵲的高超醫術並不是依賴“望色診病”,而是神人“長桑君”讓扁鵲喝下一種神藥,三十日後,雙眼可以透視人體,看到人的五臟六腑。這樣的記載和特異功能顯然不能讓歷史學家們信服。

哪些寫進歷史課本的名人,隨著教材改版悄悄地離開?原因有哪些?

也有人認為,此“扁鵲”並非真正的“扁鵲”,“見蔡桓公”的“扁鵲”真名叫秦越人,因為醫術高明,所以人們就用上古黃帝時期的名醫“扁鵲”來稱呼他。

不過,一些歷史學家,扁鵲的事蹟只在民間流傳,太多的神話色彩,缺乏“真憑實據”,不應該繼續留在歷史教材中,所以,“神醫扁鵲,在爭議中靜悄悄地消失在歷史課本里。”

哪些寫進歷史課本的名人,隨著教材改版悄悄地離開?原因有哪些?

教科書裡出現的內容要“嚴謹”,這是最基本的原則之一,有一些無法確切考證的內容,“悄悄地離開課本”,情有可原。消失在課本里的“名人”還有很多,隨著更多的史實被挖掘和證實,教科書的內容還有有改變,更多的歷史名人會在教科書裡“進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