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民国时期的芸芸众生:笑容可掬的母子,捕获豹子的人们


1920年代,上海,笑容可掬的母子。他们是生活在船上的船民,属于当时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但有着最纯净的笑容。

1946年,倒毙街头的乞丐。或者饥饿,或者疾病,或者其他什么原因,这个乞讨的可怜人死在了路边,路人围观看热闹甚至有人为此兴奋的,然而愿意提供帮助的却是极少,这就是那个时代真实的写照。

1917年,北京,施粥现场的孩子们,中间那个应该是孩子头吧,嘴里竟然叼了一根烟。

1932年,五名男子自豪地向人们展示他们捕获的豹子,拍摄地点应该是广西或者广东。拍摄这张照片的是劳申巴赫神父,1925-1945年,他在广东和广西一带传教。1945年,劳申巴赫神父在疏散教民的时候被土匪杀害。

阅报栏前的人们,内中一人还留有发辫。随着白话文的推行,普通人也能够看报纸了,无论是种田的,当兵的,做买卖的等等,在阅读报刊新闻之间,既增进了学问,又增长了见识。

民国时期的人力车夫。现在许多人将过去的人力车夫和现在的的士司机相提并论,事实上旧社会的人力车夫要惨的多,许多人幸苦拉车一天甚至养活不了一家人。也有好一些的,这些都是有自己的住所,并且不用交车租的。

教会学校的外国女教师和孩子们做游戏。

打夯。打夯是指用夯使土地变结实,不至于坍塌。打夯时一般要唱夯歌,一人领唱、众人合唱,一来可以使打夯的众人保持劳动时的兴奋状态,也可以使大家保持节奏一致。

圣诞节期间的中国孩子。

面目慈祥的银髯老者。

1930年,北京景泰蓝工厂,拉坯的学徒工。拉坯是制作陶瓷的中国工艺之一,也叫做坯,是器物的雏形制作阶段,属于最基础的步骤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