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3 花卉摄影时如何设置相机?必备色彩知识

花卉摄影时如何设置相机?必备色彩知识

许多人有疑惑:拍摄花朵时,怎么设置相机才不会偏色呢?今天,在学习拍花前,我们先了解:为什么花卉会有五颜六色?

花卉摄影时如何设置相机?必备色彩知识

自然界中的色彩,最丰富的莫过于花卉,花的颜色不同主要是因为花瓣内所含化 合物的成分不同,这些化合物主要为两种 :花青素和类胡萝卜素。

花青素控制着花卉的色泽,它分布在细胞的液泡内,控制花的粉红色、红色、 紫色及蓝色等颜色变化。

花青素极不稳定,在不同的环境下,会形成不同的颜色。 遇酸呈红色,遇碱呈蓝色,中性呈紫色,酸碱性的强弱还会直接影响色彩的深浅。

类胡萝卜素也是控制花卉色彩的色素,呈现出的色彩类似胡萝卜的颜色。类胡萝卜素种类繁多,能使花显出黄色、橙黄色、橙红色等。

此外,影响花卉颜色的色素还有类黄酮、醌类色素、甜菜色素等。各种花卉万紫千红, 是因为不同花卉内的色素成分和比例各不相同所造成的。白花中的细胞液 里不含色素,而绿花呈现绿色则是因为含有叶绿素。

花朵内的色素对花色的形成起了关键性的作用,但不是唯一因素。花瓣组织结构 的差异会影响光的折射、反射,从而影响花朵颜色。同时生态因子也会影响花色, 如光照、温度、湿度、土壤养分含量,会影响花瓣细胞的 pH 值,以及酶、糖含量、 花青素的稳定性等,进而影响色素的合成,或者导致有些色素的分子结构改变,造成花瓣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色彩:色相、饱和度、明度

花卉摄影的基本目的之一就是真实还原自然界中的花卉的色彩,然后通过取舍 有意识地控制画面中色彩的组合,给人带来不同的色彩视觉效果。

花卉摄影时如何设置相机?必备色彩知识

色彩的构成包括3个要素,分别是色相、饱和度与明度。人眼看到的彩色光都是 这3个特性的综合效果,这3个特性即是色彩的三要素。下面,分别讲解色相、饱和 度与明度的定义。

1.色相

色相即各类色彩的相貌称谓(如红花、黄花等),它是区别各种色彩 的最准确的标准。自然界中不同的色相是无限丰富的,任何黑白灰以外 的颜色都有色相的属性,色相就是由原色、间色和复色构成的。

花卉摄影时如何设置相机?必备色彩知识

颜色不同是由光的波长的长短差别所决定的。色相,指的是这些不 同波长的颜色的情况。波长最长的是红色,最短的是紫色。在色相环上 排列的颜色是纯度高的色,称为纯色。

这些颜色在环上的位置是根据视 觉和感觉的相等间隔来进行安排的。用类似这样的方法还可以再分出差 别细微的多种颜色。在色相环上,与环中心对称,并在180°的位置两端的 颜色被称为互补色。了解互补色有助于后期处理中熟练调整作品色彩。

2.饱和度

饱和度,也称纯度,是指色彩的鲜艳程度。混入白色,鲜艳度降低,明度提高; 混入黑色,鲜艳度降低,明度变暗 ;混入明度相同的中性灰时,纯度降低,明度没 有改变。

不同的色相不但明度不等,饱和度也不相等。饱和度最高为红色,黄色饱 和度也较高。同一色相,即使饱和度发生了细微的变化,也会立即带来色彩的变化。

3. 明度

明度即色彩的亮度。在灰度世界里,明度最高的颜色为白色,明度最低的颜色 为黑色,中间存在一个从亮到暗的灰色系列。在彩色世界里,任何一种纯度色都有 着自己的明度特征。

例如,黄色为明度最高的颜色,紫色为明度最低的颜色。明度 可以不带任何色相的特征而通过黑白灰的关系单独呈现出来。色相与饱和度则必须 依赖一定的明度才能显现,一旦产生色彩,明暗关系就会出现。

还原花卉的自然色彩

在拍摄花卉时,经常会出现拍出的色彩偏色或过于艳丽没有细节,不难发现这 些花朵不是明度高,就是饱和度高。想要避免这样的情况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调整。

1.色温的控制

在正常拍摄中,大家都喜欢把相机内白平衡设置为自动,这在拍摄其他题材 时基本都是准确的,但在花卉摄影中并不适用。花卉色彩的复杂性使相机难以应 对,必须根据环境的特点设置好对应的色温。阳光下拍摄应设置为太阳模式,或 选择相对应色温值,必要时再做微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相机拍出表现正常色彩 的花卉照片。

2. 相机内照片风格对色彩的影响

在数码单反相机内选择多种色调的功能称作“照片风格”,很多人不太了解,于 是大多选择“自动”(默认设置),此时相机能分析拍摄场景并自动调整为适合的色 调。但是在拍摄花朵时会出现偏色和层次的缺失,特别是表现大红色、紫色等艳丽 的颜色表现欠佳。

花卉摄影时如何设置相机?必备色彩知识

以佳能相机色彩为例,照片风格有标准、人像、 风光、中性、可靠设置和单色,另外拍摄者还可以 根据需要自定义设置3种风格,拍摄者对每种风格都 可以精细调整其锐度、反差等设置。

改变照片风格设定不仅可以调整对比度和饱和度,还可以对特定颜色的色相和 明度进行变化,对色彩本身的重现进行调整。是完全地再现拍摄现场,还是追求更 华丽的效果,拍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表现意图来灵活运用。

佳能相机里有以下照片风格设置:

自动 :相机会自动分析拍摄场景,调整为适合的色调。特别是能够将蓝天、绿 色景物和夕阳风光等拍得鲜艳,拍摄花朵时可能会过于鲜艳或出现色差。

标准:这是佳能 EOS 数码单反相机的基本色彩风格,能够适应大部分花卉拍摄。

它的特点是色彩浓度和锐度都稍高,不加工直接打印拍摄的照片时适用。

人像 :这是能够表现女性、儿童的肌肤色及质感的照片风格。相比标准风格, 人像风格能使肌肤看起来更柔滑,还能使肌肤呈现明亮的粉红色,有时选择这种模 式可以很好地体现花瓣的层次。

风光 :是名副其实的适合拍摄风景的照片风格。锐度和对比度都比较高,能将树木的绿色和天空的蓝色表现得很浓郁。该照片风格最不适合用于花卉摄影。

中性 :该风格的照片对比度和色彩饱和度较低,与其他照片风格相机,不易产 生高光溢出和色彩过饱和的情况。比较适合容易产生色彩溢出的花卉的拍摄。

可靠设置 :可以获得在日光下拍摄对象的实测色彩。非常适合花卉的拍摄。

花卉摄影时如何设置相机?必备色彩知识

以常见的红花、黄花为例,风光风格最容易出现色彩溢出、花瓣无层次,最不适合花 卉摄影。可靠设置最适合还原标准日光下花卉的自然色。拍摄时应根据花朵色彩表现情 况及时调整,找到适合的风格。

花卉摄影时如何设置相机?必备色彩知识

3. 相机内色彩空间 sRGB与Adobe RGB

每种花卉色彩在相机里的表现都有差别,通过 调整色温和照片风格可以有效调整色彩的偏差。但 是大家经常会发现,在照片输出时色彩又发生了一 些变化。

花卉摄影时如何设置相机?必备色彩知识

在数码单反相机的菜单设置中,有一个重要的 选项“色彩空间”,关系到摄影作品展示时的色彩表 现,该选项中有两项内容 :sRGB 与Adobe RGB。

色彩在花卉摄影中的表现和运用

由于花卉色彩丰富,花卉摄影就不得不考虑色彩的影响。色彩在很大程度上影 响着人们的情绪,色彩所形成的情调也左右着作品内容的表达程度。

1. 区分主体色与背景色有助于表现主体

一幅花卉作品,要做到引人入胜,经常需要有一个趣味中心。这种趣味中心可以 通过色彩的区别来表现,如在色彩较为暗淡或单一的环境中拍摄一朵明亮的异色花 朵,那么这个明丽的色彩点即可以成为照片的趣味中心,有力地吸引人们注意。

花卉摄影时如何设置相机?必备色彩知识

拍摄器材 :佳能 EOS 6D,EF 70-200mm f/2.8L IS USM

拍摄参数 :实际焦距200mm,光圈 f/2.8,快门速度1/800s,感光度 ISO 10 0

2、色彩在花卉中的情感性

如红、橙、黄等颜色,使人想到烈火、太阳,因此称为“暖色”,这类颜色能给 人以积极、跃动、温暖的感觉。而蓝色、绿色与冰寒、暮夜相联系,称为“冷色”, 给人以冷峻、静谧、萧瑟的感觉。暖色系色彩的饱和度越高,其“暖”的特性越明 显 ;而冷色系色彩的亮度越高,其“冷”的特性越明显。

花卉摄影时如何设置相机?必备色彩知识

色彩在花卉作品的情感性是通过色彩的冷暖来表现的。色彩学上根据心理感 受,将颜色分为暖色调(红、橙、黄)、冷色调(青、蓝)和中性色调(紫、绿、黑、 灰、白)。

在同类色彩中,含暖色调多的颜色显得较暖,含冷色调多的颜色显得较冷。

3.色温控制花卉作品的情感

花卉作品的固有色(即花朵本身的色彩)可以带来情感(如红色玫瑰的热情感 等),光源色也影响着作品的情感,如拍摄日落、日出时暖色调的花卉,使作品带有 暖意,夜晚拍摄花卉则带有寒意。

外界色温影响着作品表达的情感,拍摄者可以通过调节相机内的色温来实现作 品的色彩情感。

如下面的两幅照片所示,它们是在同一角度、时间拍摄的,通过相机内色温的调节实 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效果。两幅照片都拍摄于日落时分,以水面上倒映着的日落前的暖色 太阳为背景,拍摄荷叶上的蜻蜓,下面第1张图为相机自动色温,下面第2张图调整色温为 2000K,呈现了日景与夜景的不同景象。

花卉摄影时如何设置相机?必备色彩知识

拍摄器材 :佳能 EOS 6D,EF-S 60mm f/2.8 USM 微距

拍摄参数 :实际焦距60mm,光圈 f/2.8,快门速度1/640s,感光度 ISO 10 0

日落时分由于太阳色温的改变,光线变为暖色,这就让拍出的作品中充满了暖意。

花卉摄影时如何设置相机?必备色彩知识

拍摄器材 :佳能 EOS 6D,肯高 ED 500mm f/6.3

拍摄参数 :实际焦距500mm,光圈 f/6.3,快门速度1/1250s,感光度 ISO 10 0

好的,今天的色彩教学就到这里了,大家学会了吗?欢迎大家在留言区交流拍花经验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