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6 老何雜譚:宰年豬

生產隊時期,農村窮,社員苦,那年臘月二十三,村裡有一戶人家宰年豬,全村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來幫忙觀看,就好像娶媳婦嫁閨女一樣熱鬧。一隻大肥豬被放翻捆在地上,哼哼亂叫。挖坑的架鍋的,抱柴的燒火的,手忙腳亂,人人臉上洋溢著難得的笑容。操刀手在一旁吭吭哧哧地磨刀,然後起身,勒緊圍裙,瞪大眼睛,滿臉兇像,一聲吆喝:架起來。幾位小夥子抓腿揪耳朵,把肥豬抬到長凳子上,牢牢摁住。操刀手扎一馬步,左手搬住豬下巴,口裡唸唸有詞:小豬小豬你別怪,你是閻王的一道菜。右手一刀下去,那豬顫抖著身子,一陣驚天動地嚎叫,小孩子四散躲開,膽小的緊緊捂住了眼睛。

那年月農村人養一頭豬不容易,都親切地稱豬叫撈撈,意即一把一把拉扯大的。殺豬的人家也有精細地打算,殺了豬,可以留下豬頭和紅白下水過個肥年,豬肉當即全部賣給了街坊鄰居,不用上街交這費拿那費,省去了很多煩惱;而鄉親們呢,割上三五斤豬肉,可以賒賬不掏現錢,兩相便利,何樂而不為呢?

剎那間功夫,肥豬便被褪得又白又亮,操刀手忙著開膛破肚,大人和小孩又緊緊地圍上來。小孩子們都爭著擠著要豬蹄夾子,然後揪點豬油放在裡面當小燈,以備大年夜端著小燈拾鞭炮。年輕的婦女抱著幼兒爭先恐後地讓自己的孩子嗍豬尾巴,你一遍他一遍,很是讓人發笑發膩。據說小孩子嗍過豬尾巴以後就再不淌口水了。小朋友在大人的幫助下,拿到豬蹄殼的歡天喜地,搶不到的垂頭喪氣。有一個叫夜壺的男孩沒有弄到手,就哭著跟他娘鬧。他娘正在納鞋底,拿著鞋底照頭就給他爹一下子,還罵他爹沒本事。你想想在大庭廣眾之下,大男人捱了老婆一鞋底,那能不惱?他回過神來立馬給了老婆一巴掌,兩人當即扭打在一起,又哭又喊,炸了營一般。眾人都丟下營生忙著拉架,又哄又勸,一場風波半天才平息下來。

我父親咬咬牙割了五斤肥豬肉,用麻繩拴了吊在堂屋當門二檁子上,生怕被貓咬了。我天天夜裡躺在裡間的草鋪上,望著那誘人的豬肉久久不能入睡,每次做夢都夢見已經吃到了那香噴噴的肥豬肉了,並且滿嘴流油。盼啊盼,終於盼到過年了,大年三十中午才吃到了一頓肉餃子,而大年初一早晨吃的卻是素扁食。剩下的豬肉被母親切成了薄薄的小片,燉了一盆藏起來。每當來了拜年的客人,一碗雜燴菜和丸子湯上面就蓋了兩三片豬肉片,而識趣的客人是不吃那豬肉的,總還要裝作心滿意足的樣子留下來。而母親不等客人離桌,就小心地把那肥肉片收起來,以備下次來客時再用。

馬上又要過年了,兒子兒媳婦忙著往家裡採購豐盛的年貨,雞鴨魚肉應有盡有,光愁著冰箱裝不完,家裡放不下。一想起當年夜晚我蜷身在草鋪上望著那肥豬肉不能入睡的往事,心裡便五味雜陳,心酸不已。我實在想把這些往事寫出來,讓今天的青少年們瞭解過去生活的不易和艱辛啊!

老何雜譚:宰年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