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 魔球理論的淋漓盡致,與國王一戰,火箭真的做到了

可能即使是對於看了許多年比賽的人來說,也不會有哪一場的比賽感觀,會比這一戰再顯得奇怪。除了考利·斯坦面對卡佩拉進內線不成,急躁的中投之外,薩克拉門託的這群小夥子並未在場上犯下哪些致命的錯誤。他們依然處在自己熟悉的比賽方式下打球,只是偶有停頓時抬頭看向記分牌,十幾二十幾的分差,稍顯不可思議。

兩天前在休城一戰,我說火箭只在搶斷和罰球兩項技術統計上稍佔優勢。而今天,除了籃板球,都是火箭的天下,這對一支籃板球排在聯盟第27的球隊來說,見怪不怪。

你可以感受到這支志在當下的球隊,對於接下來挑戰的渴望與準備。他們成為了那個在安東尼加盟之後,球迷心目中最希望見到的樣子,哪怕早已物是人非。充滿希望的人不願再回憶痛苦的過去,每一次揭開傷疤後都會隱隱作痛。用一個不太形象的比喻來說:園藝修理工會毫不猶豫的將長歪的樹杈剪去,不是不心疼,只是要將營養更多的去輸送給茂盛的主幹。


魔球理論的淋漓盡致,與國王一戰,火箭真的做到了


燈泡與魔球,就是休城這顆大樹的主幹

魔球很簡單,甚至用一句話就可以概括:“要麼用高效去得分,要麼就追求高回報。”這就是其最核心的意義。如果要兩分,所有人都知道在越靠近籃筐的位置出手,成功率就會越高,如果要遠投,那就去追求高得分。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你若未曾見到過極致的魔球比賽,那麼相信我,看過今天一戰你定會深陷其中。賽後當記者提問保羅,關於火箭本場平記錄的26記三分的看法時,保羅這樣說道:“我根本不清楚,我不知道,我們每晚都會出手很多的三分,當然,其中也可能是我僅僅命中了一個,產生了點錯覺。”


魔球理論的淋漓盡致,與國王一戰,火箭真的做到了


記得學生時代時,老師表揚好學生的一句名言:當優秀成為了一種習慣,好學生也會忘記考了多少次第一。那對火箭來說,就是當投三分變成了一種習慣,記錄,只是時間跟機緣的問題。翻看技術統計,火箭在77場比賽中已經投出了3453記三分,命中了其中的1212記,這些數據在聯盟中都處在遙遙領先的地位,更為誇張的一點在於:即使損失了阿里扎這一三分利器,本賽季火箭的三分嘗試出手次數較之上賽季依然提高了6.0%,命中數高了2.8%。有趣的是,在面臨火箭時,他的對手們也酷愛與火箭一起在三分線上解決問題。場均出手29.8次,命中10.2球,皆位列聯盟前三。在直觀體現三分球佔比的3par(每次投籃三分球的所佔比例)中,火箭更是以51.6%的佔比,達到了那個前無古人,同屆又追不上的級別。


魔球理論的淋漓盡致,與國王一戰,火箭真的做到了


這也是為何,與雄鹿一戰,哈登、戈登、塔克在三分線上同時失準,火箭輸的毫無脾氣。這也是為何,今日在薩克拉門託,全場94投46中的火箭會大比分擊敗95投42中的國王。火箭全場僅在三秒區到三分線的位置取得了4分,其中還包括香波特的踩線兩分,而國王,在這項數據統計上是22分。

魔球之下,別忽略戈登的價值

不知是該慶幸還是該後怕,在那個內線藍領比永博動輒年薪1700萬的大環境下,莫雷選擇了埃裡克·戈登。如果把燈泡和魔球比作火箭的樹幹,那戈登,就是這棵樹上的點睛之筆。可以是最大的蘋果,又或是翠綠的葉子,只要是讚美的詞,都可以。戈登真的有這麼好?別質疑,真的有。

從比賽進程來看,戈登是火箭在三分線上最為依仗的球員,一個值得信任的終結點。從技術統計上來看,戈登將連續三個賽季在常規賽投進至少200個三分。當戈登在場時每百回合進攻,火箭淨勝對手5.4分,要知道這一數據在隊內僅次於丹尼爾·豪斯。


魔球理論的淋漓盡致,與國王一戰,火箭真的做到了


與哈登300記自主出手的三分不同,近段時間場均4.1次三分的命中,戈登看起來更像是扮演接鍋俠的身份。每逢時間不足以完成傳導球時,將球交給戈登出手,是化不合理進攻為合理的最好辦法。

德帥不止一次說過,戈登的防守能力總是習慣性被人忽略。拋開數據之外,單看與國王一戰,你就可以找到太多關於戈登亮眼的發揮。

次節9分45秒,戈登成功防成馬文·巴格利的背身進攻。

次節9分01秒,換防後的戈登再次單防下巴格利。

三節9分24秒,戈登成功干擾反擊起速福克斯的上籃衝擊。

當然,胯下依然是二登哥的噩夢。在某些夜晚,你甚至也想建一個小號去論壇質疑他的某些投籃選擇。但其實你在內心中,一直都清楚地知道埃裡克·戈登對於火箭有多重要,你對他抱有很高的期待。可是那感情,也像形容愛情的一樣,既然愛她(他),就去包容她(他)的全部。選擇了魔球理論這個考驗心臟的道路,就要理應的承受與其對應的風險。

關於德安東尼

關於德帥,今天想講一個花絮和關於他的一套陣容選擇。二次覆盤比賽時,我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上半場火箭使用的暫停數,為0。即使火箭半場失誤只有兩次,即使火箭擁有了一定的領先優勢,這並不常見的一幕,德帥體現的依然是他日常的極致。


魔球理論的淋漓盡致,與國王一戰,火箭真的做到了


陣容選擇:法裡德迴歸後,德帥在三四節銜接段時期再次嘗試了保羅、裡弗斯、香波特、豪斯、法裡德的極小陣容。當然,效果也是冰火兩重天。三節末,這套陣容在場上光速輸掉9分,又在四節初光速贏回11分。那不免做一個探討:像這種極致空間,犧牲內線犧牲身高、高風險高回報的打法,更適合作為秘密陣容留為後手。在臨近收官,與開拓者、掘金戰績犬牙交錯的階段,每一場都馬虎不得。

明日與快船背靠背一戰,也許他們不會再貢獻出43%的三分命中率,又或許會有奇兵登場。末節看見小李被撞重重倒摔在地上,內心只願在這個疲勞又關鍵的節點上,每一名球員都能健康。與快船淵源已久,也已不需要任何人動員,我很期待這一戰,你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