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3 3年20家店、日流水上萬,他用365天做出一碗好面


3年20家店、日流水上萬,他用365天做出一碗好面


|你想過,熱乾麵可能是涼麵的男朋友嗎?

一個熱情似火又幹巴巴的不善言辭,一個溫柔清新羞答答的欲語還休......

一個冬天,一個夏天。

以創始人李聰兩口子為漫畫原型的“熱熱涼涼”就這樣就這樣誕生了。

3年20家店、日流水上萬,他用365天做出一碗好面

和普通的夫妻店不同,李聰兩口子希望自己的店對標80、90後年輕群體,一改平日裡熱乾麵、涼麵地攤大排檔的老舊形象。於是我們發現熱熱涼涼每家店的裝潢都各有特色,消費場景豐富。

他們希望由顧客決定“熱熱”和“涼涼”未來的故事,不只是情侶。

也可以是情敵,是兩小無猜的曖昧青年......

三年二十多家店,是李聰夫妻交出的答卷。

講起為什麼李聰好好的“體制人”不做要來創業,一切還要回到2015年。

與其庸庸碌碌不如賭上一把

▲▲▲

和所有出了校門就有穩定工作的年輕人一樣,在國企上班的李聰閒下來的時候常站在單位的玻璃窗前休息,總覺得彷彿一眼望過去已經可以看到自己幾十年後衰老的模樣。

打卡上班、吃飯、下班,工作量少得可憐,靠著這份收入雖不能大富大貴,但在鄭州過個平常日子早就足夠,只是生活像一潭死水般波瀾不驚。

27歲的李聰,已經開始養老了。

他不甘心。

3年20家店、日流水上萬,他用365天做出一碗好面

和家裡協商再三,李聰終於辭掉了這份人人眼紅的好工作,開始謀劃未來。

恢復自由身之後日子並沒有像電視劇裡演得那樣順遂,網吧、服裝、乾洗店......林林總總的行業到底哪一個是自己的歸宿呢?

夜深人靜的時候,李聰的腦子飛速地旋轉著,突然,他抓住了一束微弱的光。

2012年互聯網餐飲品牌黃太吉以煎餅果子單品類突圍,3年融資上億人民幣;BAT出身的孟兵靠著肉夾饃成立“西少爺”引爆全國,年收入近3億......

打造餐飲爆款單品,能成嗎?

3年20家店、日流水上萬,他用365天做出一碗好面

李聰想到了在武漢上學時候自家親戚賣熱乾麵的門店前排起的長隊,和別的行業不同,餐飲業的佼佼者是消費者們用腳選出來的。

只要食物夠好吃,不管你叫什麼總有顧客找上門來,而這也是自家親戚有技術卻沒有大發展的根本原因。如果自己能把這樣好吃的東西品牌化運營呢?

不是路邊衛生條件堪憂的小攤位,而是高端商場裡有腔調的特色店?

一夜難眠,第二天李聰就著急著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家人,在得到肯定之後,毅然決然背起包裹踏上了武漢學藝之路。

一年只為做好一碗麵

▲▲▲

做餐飲自然是要吃苦的。

幫廚的李聰每天凌晨3點起床,煮麵、調料、準備營業。一碗麵上桌,熱騰騰的水汽裡浮動著顧客心滿意足的笑臉,李聰的心愈加堅定。

回想起那些日子李聰不願意用“辛苦”兩個字形容,他說那是自己出走國企之後難得的奮鬥歲月,他心甘情願。

3年20家店、日流水上萬,他用365天做出一碗好面

倒是親戚不忍心看自家的孩子辛苦,一個月後就宣佈李聰出師要歡送他回家當老闆。

李聰想也沒想就拒絕了。

他知道,這些入口的東西,差之毫釐謬以千里。自己一個月來學的不過是皮毛罷了,一個碗裡多少面算是正好,芝麻醬放多少不幹......

這些放在親戚那裡不過是看一眼就能分辨的細節,卻是他不能掌握的精妙。吃苦沒關係,怕的是苦都白吃了。

3年20家店、日流水上萬,他用365天做出一碗好面

於是,這一學就是整整一年。

經過反覆試驗,李聰終於把每一個步驟熟念於心,每一次操作精確到克重。這才回到鄭州開始著手準備品牌運營。

沒有一種成功是橫空出世

▲▲▲

無數次太陽昇起又落下,2016年5月,第一家熱熱熱乾麵在鄭州大衛城負一樓開業了。在此之前,李聰兩口子的夢全是甜的,他們相信自己一定能大獲成功,像西少爺、像黃太吉一樣。

顧客們驚訝於自己天才的創意,自家店的門口被圍得水洩不通........

可是他們忘了,寸土寸金的大衛城裡滿是和自己一樣野心勃勃的餐飲品牌。那麼多選擇,自己的心頭肉未必是別人的掌中寶。

3年20家店、日流水上萬,他用365天做出一碗好面

熱熱熱乾麵並沒有達到預期的火爆,甚至一天都賣不出幾碗。

這是李聰和家人始料未及的,明明全國還沒有人將熱乾麵做成這樣的品牌,明明店面的裝潢極具心思完全符合現在年輕人的審美,明明自家的面就是最正宗的武漢口味......無奈,李聰只能咬牙堅持。

如果這時候就頂不住壓力退出,就等於直接給自己的夢想判了死刑。

3年20家店、日流水上萬,他用365天做出一碗好面

2個月的時間,李聰每天自己抬著幾十斤重的大桶給店裡送原料,每一次汗流浹背的停在樓道里都忍不住許願希望今天能多賣出一碗麵。就這樣一天一天過去,店裡的回頭客開始多了起來。

李聰說,這世界上再沒有什麼事情比看到店裡的空碗讓自己更加欣慰的,那是一種莫大的肯定,只有餐飲人能懂。

思考和堅持是披荊斬棘的利劍

▲▲▲

然而成功本就是一個不斷試錯的過程,只有反覆思考總結才能走得更遠。這個道理放之四海皆準。

客流逐漸增多之後,李聰和媳婦開始收到消費者的各種反饋。

一番討論之後,兩人重新調整了菜單,將店裡熱乾麵的品類從最開始的12款縮減到最受歡迎的5款,節省不必要的精力浪費。除此之外,把原來的口味調至微甜以此迎合市場喜好。

3年20家店、日流水上萬,他用365天做出一碗好面

經過不斷修正,熱熱熱乾麵開始在各大平臺遍地開花。好評如潮的同時,日流水輕鬆過萬。

小嚐甜頭之後,熱熱涼涼暴露出自己的短板——季節性過強。

最明顯的就是天氣轉涼,點涼麵的顧客直線下降。而許多女性消費者比起熱乾麵更傾向於有湯水配料的粉類食物,這就使得店面的銷售很難保持在一個穩定的水平。

3年20家店、日流水上萬,他用365天做出一碗好面

於是李聰夫妻再次召集團隊,在涼涼涼麵的菜單中加入熱菜,在熱熱熱乾麵中加入粉類單品,彌補不足。

調整之後,人氣果然更上一層樓。

大衛城之後,熙地港、新田360、南陽360、美景萬科廣場.....都被熱熱涼涼收入囊中。開店方式也不再拘泥於一家熱熱一家涼涼兩店並開,而是嘗試推出“融合店”為消費者帶來更加新鮮刺激的體驗。

3年20家店、日流水上萬,他用365天做出一碗好面

目前熱熱涼涼正計劃著走出河南。

李聰說,熱熱涼涼的目標並非成為傳統意義上的“百年老店”,而是要活力向上、“永葆青春”。

這是做給年輕人的品牌,是他們的一碗麵。

聊到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競爭,李聰並不在意,甚至認為這樣會刺激自己成長。他相信就像當年自己門庭冷落能靠著口碑實現逆襲一樣,商業的本質最終要回歸到產品。

3年20家店、日流水上萬,他用365天做出一碗好面

好吃,就是硬道理。

講這些話的時候我們看到李聰的桌上放著一本卡耐基的《人性的弱點》,下面壓著的是今年的餐飲報告。他一直在琢磨、始終在學習。

網絡上曾經流行過這樣一句話:你必須非常努力,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

熱熱涼涼3年12家店和李聰夫妻的“不辛苦”背後是一個創業人的自覺和自知,既然選擇就全力以赴,即便明天天寒地凍,山高水遠,路遙馬亡 。

3年20家店、日流水上萬,他用365天做出一碗好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