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探访青岛即墨鳌山卫:明代的海防要塞,现在的山大新校区


众所周知,明代在胶东沿海地区设置了大量的卫所,用来“防倭”。这些卫所,大多数演变为今天胶东地区的城镇村庄,比如浮山所之于青岛,奇山所之于烟台,威海卫之于威海等,而现今青岛市即墨区鳌山卫街道的前身,也是明代的卫所——鳌山卫。这组图片,就带大家去鳌山卫探访一下。如今有了地铁,从青岛市区到鳌山卫方便了不少,11号线可以直达。

虽然地铁上有一站就叫“鳌山卫”,不过,如果要道鳌山卫城旧址的话,从山东大学站下车更近一些。这里在明代是海防要塞,如今山东大学的新校区也已经落户,可谓有文有武。

这是在地铁站上远眺鳌山卫街道附近的情景。

从刚才的站口出来,向南走不远,再转到向西的一条大街上,就可以来到鳌山卫城旧址。根据即墨地名资料记载,在鳌山卫城基础上,形成5个村庄,分别叫东里、西里、南里、北里和南选村。实际上,在过去,这几个村就叫“东门口”“西门口”“南门口”和“北门口”,就是根据它们所靠近的城门而得名。图中这条东西向大街,就是原来卫城东门到西门的路。

这位老爷子所在的地方,大体就是原来鳌山卫城东门的位置。根据历史资料记载,鳌山卫城的原貌大概一直保留到上世纪50年代初。这位老爷子今年87岁,也就是像他这个年纪的人,对原来的卫城还有比较深的印象。


老爷子说,这个地方大概就是原来的城墙根,当时的卫城墙根是石砌,再往上是青砖,也颇为壮观。历史地理名著《读史方舆纪要》中,对鳌山卫城曾有记载,“鳌山卫,在即墨县东四十里。洪武二十一年置,筑砖城周五里。”周长五里是什么概念?要知道,当时的即墨县城也不过周长四里,鳌山卫城比即墨县城,城墙规模还要稍微大一些。

鳌山卫东接大嵩卫,西连灵山卫,是当时胶东半岛南岸重要的海防要塞。

关于鳌山卫名称的由来,说法不一,有说法是鳌山即崂山的别称,还有一种说法是鳌山卫所处的位置,形似大鳌,故称鳌山卫。现今鳌山卫周边的何、焦、陈、杨、张等很多姓氏,都是当年卫所军户的后裔。

如今,虽然已经见不到鳌山卫的城墙,但村里还是有一些老房子,让人依稀想象出当年鳌山卫古城的模样。

这栋老房子的砖墙就很有特点,而听老人介绍,城墙的砖颜色与之类似,但更宽更大。

明代的卫所基本都是方形城池,从东门到西门的大街,和南门到北门的大街,在城内都有一个交点,即城中心的位置,通常被称作“十字街”,古代,城池中比较重要的水井和家庙祠堂等建筑,通常在十字街附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