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8 不是由你來規劃自己的生活,就是讓別人來錯估你的生活

一位拳擊高手參加錦標賽,自信十足地認為一定可以勇奪冠軍。卻不料在決賽時遇到一位實力相當的對手,使他難以招架。拳擊高手警覺到自己竟然找不出對方的破綻,而對方的攻擊卻往往能擊中他的要害。

比賽結果可想而知,拳擊高手慘敗在對方手下,也失去了冠軍寶座。

他懊惱不已地下臺找他的教練,並請求教練幫他找出對方招式的破綻。

教練笑而不語,在地上畫了一道線,要他在不能擦掉這條線的情況下,設法讓這條線變短。

拳擊高手苦思不解,如何能像教練所說的,使地上的線變短。最後還是放棄繼續思考,而求教於教練。

教練在原先那條線的旁邊,又畫了一道更長的線,兩者相較之下,原先那條線,看來變得短了許多。

教練開口道:“奪得冠軍的重點,不在如何攻擊對方的弱點。正如地上的長短線一樣,只要你自己變得更強,對方正如原先的那條線一般,也就在無形中變得較弱。”

伊拉克總統侯賽因是一個強人,但他在更強大的美國面前也無能為力,美國就能在他的國家劃禁飛區,禁止他們國家的飛機飛行,但自己的飛機卻肆無忌憚地橫行霸道,而且還動不動就超越禁飛區去打一下伊拉克。在別國的領空上不讓別國的飛機飛行,這是哪一國的道理?這就是美國的道理。因為美國比你強大。

臺灣是我們的領土,臺灣問題是我們的內政,但美國就敢賣武器臺灣,還要與臺灣建立導彈防衛體系。你在臺灣海峽軍事演習,我就敢用航空母艦監督你。完全的一副霸王姿態,你又能怎樣?我比你強大。弱小就要捱打,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國家需要力量,人也需要力量。

這是一個優勝劣汰的社會,這是一個弱肉強食的社會。

有位同事給我說:“我為什麼總找不到漂亮的女人呢?”因為你沒有力量,你沒有強大到足夠吸引她們。還有的女孩為失戀而痛苦,為被男人拋棄而傷心。你不要埋怨別人,要埋怨就埋怨自己,你為什麼不夠強大呢?如果你能強大過他,那就只有你拋棄他,而沒有他拋棄你。

強大、有力量是一切取勝者的法則。弱者總是悲慘的,總是要被別人擺佈的。我討厭我的領導,我瞧不起他們,我討厭每星期的政治學習,他們的講話我簡直聽不下去,但聽不下去我還得聽,討厭他們我還得巴結他們,因為他們有權力,他們比我在這點上強大。

“成則王侯,敗者寇”。不要埋怨,不要哭哭啼啼,這是女人氣的,你的一切不如意,你的一切不滿,都是因為你不夠力量,將怨氣、將不滿深埋在心裡,讓它們轉化為獲取力量的動力。

你能想象一個人的能力有多大嗎?你能想象一個普通的人可以造就怎樣的奇蹟嗎?而奇蹟對人類所提出的要求,卻也不過是簡單而又不簡單的兩個字而已:奮鬥。

第一位征服珠峰的新西蘭人愛德蒙德·希拉里說:“我是個具有一般能力的人,但是我當時很強壯,有足夠的決心和動力。我在珠峰的成功說明,成功的人不一定總是個英雄式的運動員。如果有充分的決心,大部分人都可以達到自己的‘頂峰’。”

人能否成功,是否有才能是一種社會的判斷;但我們真的是否有才能,能否成功又不是社會所能判斷、主宰的。

就像朗費羅說的:“我們根據自己認為能做到的事,來判斷自己的能力;別人則根據我們已做的事,判斷我們的能力。”

也許你的家人、同事、領導,會說你的能力就那樣。其實他們並不瞭解你。如果我們每個人不去規劃自己的生活,社會就會錯估我們的生活。

每個人內心深處都覺得懷才不遇,也的確是,我們每個人都有那麼大的潛力,當然是懷才不遇。但我們為什麼要寄託在“遇”上呢?我們不應該由別人、社會來規劃我們的生活,別人往往會錯估我們的生活,我們要自己規劃自己的生活,自己去尋找發揮自己才能的機會,去尋找激發自己潛能的場所。

記得有書中曾介紹蕭伯納少時靦腆,害怕在大眾場所講話,還有少許口吃的毛病。在別人眼中他自然是個不會講話的孩子,但他並沒有因為別人的評估而洩氣,最後經過努力,不是成了聞名世界的演講大師嗎?我們的才能不是別人能夠判斷、社會所能理解的,我們所具有的才能是無限量的,是一種寶貴的資源,但它需要被挖掘出來,需要我們自己努力去挖掘出來。

不是由你規劃自己的生活,就是讓別人錯估你的生活。與其讓別人錯估,不如自己來規劃。在我們無法完全掌握自己的生活之前,我們都是弱勢的犧牲者;當我們把生活掌握在自己手中之際,才是創造幸福與財富的真正開始。

一個人不知道自己不可以做,而執意去做,常使人創造出奇蹟。

人能否成功,是否有才能是一種社會的判斷;但我們真的是否有才能,能否成功又不是社會所能判斷、主宰的。

人生的目的是什麼?多少年來人們都在探討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人生的目的就是追尋快樂。但是一個人只顧追求快樂,會不會就是一種以自我為中心的自私自利的人?事實上許多的研究都顯示:不快樂的人才通常是自我中心、消極、無趣和容易與人為敵的。相對的,快樂的人通常比較容易接納他人、有彈性、有創意,而且比不快樂的人更容易調整生活中的挫折感。更重要的是他們比不快樂的人更懂得付出愛和寬恕。

一些研究者做過一些有趣的實驗,他們安排了一些會讓人快樂的情境,像是聽一段笑話或是讓最親近的人突然給一份驚喜等,然後提出一些要求請受試者幫忙,結果發現快樂的人比較願意幫助人,而那些在情緒不快樂狀態下的人,就會顯得很遲疑。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可以見到這種現象。例如我們遇上了交通阻塞,幾十分鐘後,車子終於又能通行無阻了,這時我們看到另一個車道上有一個人想插入自己這一條車道中。如果我們心情很好,就會願意減慢速度,讓他能插進來。如果我們那天心情糟透了,我們可能會加快速度,不讓他有機可趁,同時心裡想著:“哼!我已經等了大半天,該輪到你們等等了吧!”

快樂的人都有某些特定的品質,像是心胸比較寬廣,願意接觸人、幫助人,快樂的人才是更有益於社會,有益於他人的。所以一旦我們掌握了通向快樂的途徑時,我們不只獲得了個人的快樂,也會為我們的家人與社會帶來福音。

那麼怎樣才能獲得快樂呢?成功就是讓人得到快樂的一種重要手段。

奧斯卡頒獎典禮上,獲得最佳女主角獎的大嘴美人朱麗亞·羅伯茨的獲獎辭,是整臺晚會沉悶單調的獲獎辭中惟一的亮點,她毫不掩飾自己的激動,在臺上大聲尖叫,嘴裡反覆不停地表達著她的喜悅,她不顧時間的限定,叫著:“你們將計時器關掉,它讓我很緊張。”然後對著樂隊指揮調侃地說:“拿著圓棍子的先生,你也不要提醒我時間,以後我也許再也沒有機會站在這臺上說話了。”最後,她大聲叫著:“我熱愛這個世界!”

UT——斯達康公司副總裁吳鷹也說,當一批中國概念公司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時,他的一位好朋友在紐約交易所激動地說:“我以後再也不做壞事了。”

成功的人會更熱愛世界,更覺得生活美好。成功的人得到了很多,因此也對世界充滿感激,寬懷大度,於是他的人格也會變得高尚。

成功還是男人最好的裝飾。你可以穿得衣冠楚楚,也可以將頭髮弄得油光水滑,這樣裝飾能抬高你在別人心目中的地位,但最好的裝飾卻是成功。一旦你成功,即使你頭髮蓬亂、衣衫襤褸,在別人心目中,你一樣是光彩奪目的。成功就是一層光耀無比的光環,它籠罩著成功者,使他到了哪裡都閃閃發光,使男人羨慕、女人喜愛、小孩崇拜。

追求成功的人還會永遠保有年輕的心態,衡量一個人心態是否還年輕的最好方法,就是看他是否還有奮發向上的精神。

人生就像登山,只有在頂峰才能享受無限風光,即使到不了頂峰,但總是登得越高,能欣賞到的風景就越遼闊、越壯麗。就像美國著名女作家,《小婦人》的作者露意莎·梅·奧心科特所說:“在那遠處的陽光中有我至高期望。我也許不能達到它們,但是我可以仰望並見到它們的美麗。相信它們,並設法追隨它們的引領。”

不是由你來規劃自己的生活,就是讓別人來錯估你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