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2 北方澤國,一個綿亙上億年的祕密

北方澤國,一個綿亙上億年的秘密

攝影/孫君媚 《中國國家地理》2017年3月

有這樣一個地方——吉林省西部

年蒸發量是年降水量的3倍

卻有著媲美水鄉的湖泊率

這是個綿亙上億年的秘密

著名的松原油田也是這個秘密的結晶

北方澤國

北方澤國,一個綿亙上億年的秘密

△吉林省99%以上的湖泊都分佈在這兩個城市

圖片編輯/宋文 《中國國家地理》2017年3月

只看地圖上星羅棋佈的湖泊沼澤

不去看地名的話

很難想象這會是東北

北方澤國,一個綿亙上億年的秘密

△東有長白,西有向海,在如此密集的湖泊裡,著名的向海也“泯然眾人矣”了(圖片來自網絡)

這裡所在的松嫩平原湖群的湖泊率竟達到了6%

是中國湖泊密度最大的湖群之一

如果對這個數字沒有概念的話

我們來看一組對比

北方澤國,一個綿亙上億年的秘密

五大湖所在平原湖泊率為2.4%

北方澤國,一個綿亙上億年的秘密

可可西里地區湖泊率為7.5%

如果知道這個地方的實際情況

這6%的數字才顯得尤為有趣和珍貴——

吉林省西部年平均降水量在300-500mm

而年蒸發量在1300-1900mm左右

蒸發率是降水量的三倍多

按照氣候區的劃分

這裡已經跨進半乾旱區的範圍

甚至還緊挨著我國最大的沙地—科爾沁沙地

“富水”的秘密

這神奇的“富水”力量

得追溯至兩億年以前

兩億年前

2億年前

大興安嶺開始隆起

西部松嫩平原開始沉降

形成一片窪地,海拔只有130米

是吉林省海拔最低的地方

北方澤國,一個綿亙上億年的秘密

繪圖/劉瀚濤 《中國國家地理》2017年3月

松花江、嫩江、洮兒河、霍林河、西遼河等

眾多河流

開始源源不斷地注入這個巨大的低窪

200萬年前

至200萬年前

這裡形成了一個煙波浩渺的大湖

稱為古松遼大湖

汪洋如海,彙集百川

大湖極盛時面積是現在青海湖的10倍多

第四紀沉積物黏重,透水性差

造成地表水難以下滲

北方澤國,一個綿亙上億年的秘密

繪圖/劉瀚濤 《中國國家地理》2017年3月

十萬年前

距今10萬年前

古大湖中心地帶的地殼隆起

湖底抬高,湖水溢升

使得遼河南走入海,松花江也東北而去

大量湖水沿著江河流走

北方澤國,一個綿亙上億年的秘密

繪圖/劉瀚濤 《中國國家地理》2017年3月

不過,古大湖並非瓦解得蕩然無存

這裡由於地勢低窪

最終殘留了一部分水域

這片湖泊溼地

就是古大湖最後的眼淚

北方澤國,一個綿亙上億年的秘密

繪圖/劉瀚濤 《中國國家地理》2017年3月

缺水的水鄉

儘管擁有水鄉之名

這裡卻是吉林省降水最少的地區之一

乾旱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問題

首先,地表水難以利用

雖然湖泊沼澤很多

但這些地表水鹽鹼度很高

基本上無法作為飲用水源

也很難灌溉農田

北方澤國,一個綿亙上億年的秘密

△世界三大蘇打鹽鹼地之一的松嫩平原鹽鹼地

並且,地下水超採嚴重

一些地方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

甚至很多使用多年的水源開始出現短缺

北方澤國,一個綿亙上億年的秘密

守著水,卻用不到水

天時地利似乎並沒有眷顧這片澤國

古大湖的饋贈

俗話說

上帝為你關上一扇門的時候

必然為你開了另一扇窗

相信我,古大湖也不會這麼殘忍

雖然留下了一個缺水的水鄉

但是同時也獻上一份大禮——油田

北方澤國,一個綿亙上億年的秘密

松原市查干湖溼地裡的石油開採平臺

攝影/張桂芝 《中國國家地理》2017年3月

按照生物成油理論

油氣的母質是水生動植物殘骸

長年累月堆積在水底形成

古大湖瓦解後

殘餘的湖水變成了現在的湖泊沼澤

而古大湖中的水生植物

則轉化為石油

今天的大慶油田和松原油田

是古大湖最深的地方

地震與油田?

2018年5月28日

一場5.7級地震震醒了整個東三省

北方澤國,一個綿亙上億年的秘密

△吉林省長春市半夜逃命的人

最終查明震源在松原市

但松原近可不只這一場地震

甚至在一個月內地震多達426次!

北方澤國,一個綿亙上億年的秘密

如此恐怖的地震頻率

讓很多人開始懷疑

松原地震與油氣開採有關

但早在2003年的時候

松原在40天內就發生了712次地震

北方澤國,一個綿亙上億年的秘密

而該地區的油氣開採是從2006年才開始的

這個謠言自然不攻自破

松原地震的根本原因——岩漿泡破裂

北方澤國,一個綿亙上億年的秘密

△岩漿泡破裂引發地震模式圖

是由於來自地球深部的基性岩漿在上升過程中形成局部垂嚮應力場及岩漿體的爆裂作用致使松遼盆地的基底脆性岩層斷裂或斷裂斷層帶重新活動而引發的地震。

沒看懂吧?

北方澤國,一個綿亙上億年的秘密

重點是。。。

在沉積盆地中

如果地震活動頻繁發生

預示著該地區可能正在形成無機天然氣藏

在松遼盆地中存在一些新的地幔岩漿上升通道區

這些岩漿上升區為地震活動區

也是無機天然氣藏正在形成的地區

物產方面地球待吉林省西部可真不薄

先是豐富的石油

現在的地震又似是天然氣的預兆

地球:一部46億年的鉅著

湖泊、乾旱、油田天然氣、地震

這看似不相關的事物

卻有著遊千絲萬縷的聯繫

眼前看似尋常的風景

背後卻是億年的積澱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

層巒疊嶂的山峰

訴說著25億年前—18億年前

“嵩陽運動”和“中嶽運動”的歷史

北方澤國,一個綿亙上億年的秘密

供圖/河南嵩山國家地質公園 《中國國家地理》2004年6月

新疆奇台的硅化木

是侏羅紀時代

森林被埋入地下的產物

北方澤國,一個綿亙上億年的秘密

攝影/趙承安 《中國國家地理》2004年6月

吉爾果山天池像被精心保護的瑤池

深藏在山頂的凹陷處

由數萬年前的一次火山噴發造就

北方澤國,一個綿亙上億年的秘密

攝影/楊孝 《中國國家地理》2012年10月

4次地面升降,3次冷暖轉換

如此炫目的波浪谷

已在黃土高原中隱藏了6000萬年

北方澤國,一個綿亙上億年的秘密

現在的一切地理面貌

都是歷史時間軸上的一個節點

地球歷史的重要性絕不亞於人類的歷史

這部46億年的鉅著

值得任何一個人好好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