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2 這張“小方”能清熱、能止痢、能止痛,你知道嗎?

這張經方在《傷寒論》裡只是一張“小方”,但這一張不起眼的小方,卻值得黃煌教授追了它好些年頭,正是這張“小方”,卻讓拉米夫定的發明人鄭永琪博士發現原來它可以有效減輕結腸癌化療的一些副反應、它還可以阻止腸道的損傷繼續惡化以及幫助已經被破壞的腸道組織還原等等!

這張“小方”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黃芩湯。那麼黃芩湯有什麼樣的“魅力”能夠讓黃煌教授為之“著迷”多年呢?這就不得不提到它的方證和臨床應用了。

這張“小方”能清熱、能止痢、能止痛,你知道嗎?

一、因它“簡”

黃芩湯由四味藥物組合而成,分別是“黃芩三兩,芍藥二兩,甘草二兩,大棗十四枚”,這麼簡單的四味藥也能叫方嗎?這要是在有些醫院裡,如果開了四味藥,是會被拒絕配藥的,但是醫聖張仲景的方子就是這樣,一味藥、兩味藥、三味藥、五味藥,它就是一張好方!

黃芩湯具有清熱止痢止痛的作用,從現代臨床應用來看,用它來治療腹瀉腹痛可以收到很好的療效!

黃芩湯的臨床應用如何看這三點!

這張“小方”能清熱、能止痢、能止痛,你知道嗎?

1.看症是否有“自下利”:自下利的意思就是指在沒有使用任何瀉下藥物的情況下,出現大便次數增多的症狀,而從原文來看,我們能夠知道,這張小方就是治療下利、腹瀉的病症的。

2.看症是否有“腹中痛”:張仲景多用到“腹中痛”這個詞,並且在治療腹中痛上面,小建中湯就非常適合了,而小建中湯當中就含有芍藥和甘草這兩味藥物,黃芩湯當中也含有這兩味藥。

這張“小方”能清熱、能止痢、能止痛,你知道嗎?

3.看症是否有“身熱”:方名黃芩湯,這個方子當中黃芩用以除熱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神農本草經》指出黃芩能夠“主諸熱”,黃芩還具有燥溼、瀉火解毒、止血、安胎的功效,但在這裡,它的第一個功效應該是除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