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2 大爺手裡的長焦鏡頭,藏著他們 15 歲的靈魂

當你好不容易趁著假期,逛個公園親近大自然時,免不了碰上這樣一個場景:

大爺手裡的長焦鏡頭,藏著他們 15 歲的靈魂

@北京人不知道的北京事兒/微博

幾十個大爺們並排一起,支開三腳架,各種長槍短炮,對準遠處的花鳥。頤和園、圓明園、奧森、玉淵潭,只要有風景,就有中老年攝影團的足跡。特別是荷花盛開時,那場面就更為壯觀。

大爺手裡的長焦鏡頭,藏著他們 15 歲的靈魂

@我叫郭好好/微博

春天拍玉蘭花,夏天拍荷花,無聊的時候拍鳥,或者找妹子拍人像,像三里屯這樣的帝都攝影聖地,也是中老年攝影愛好者的天堂。

大爺手裡的長焦鏡頭,藏著他們 15 歲的靈魂

via VICE

不要小看這群大爺,他們手上的一個鏡頭,動輒都是幾萬元。當你還在為自己的第一臺單反分期付款時,身懷重器的大爺已經用自己的退休金,買了第五個長焦鏡頭。

在攝影圈,這群中老年攝影愛好者有一個獨特的名字:“老法師”。

所謂“老法師”,就是指那些五六十歲,熱衷抱團和參加比賽,愛拍花鳥和女人,喜歡遊山玩水,在固定地點擺拍的中老年攝影愛好者。

他們基礎攝影理論雖然缺乏,可他們對相機品牌卻瞭如指掌。在老法師眼裡,不會攝影不重要,看起來不專業才是致命的。

怎麼樣看起來專業呢?就是裝備到位,設備齊全。

首先,相機鏡頭要長、光圈要大,必須三腳架。其次服飾要專業,下面這一件導演風馬甲是必備單品。

大爺手裡的長焦鏡頭,藏著他們 15 歲的靈魂

@圖蟲攝影網/ 微博

什麼是好片子?構圖好?修圖牛逼?都不是。在老法師心裡,有一套不同於年輕人的標準。這套標準可以用八個字來概括:“毒德大學,刀銳奶化”

“毒德大學”,即攝影圈論壇流行語:“什麼鏡頭拍的?毒!德味!大師!學習了!期待您的佳作!”

所謂毒,是指鏡頭毒,器材棒;德,德味,指德國相機鏡頭的味道;大師,學習了,實際上根本不知道應該學習哪裡,因為好不好哪裡好,誰也不知道。

大爺手裡的長焦鏡頭,藏著他們 15 歲的靈魂

而“刀銳奶化”是指“焦內如刀割般犀利,焦外如奶油般化開。”這句話一是說你鏡頭對焦好,二是說你虛化效果好。在中老年攝影圈,對焦不夠銳,背景不夠虛,都不能稱之為好片。

只有好器材,才做得到這八個字。“這個光圈夠大虛的漂亮!我也要買一隻這樣的鏡頭!攝影大賽開始了快去投稿!”

技巧、審美、後期?別鬧了,大爺拿出那隻價值 10 萬、重達 10 斤、又黑、又粗、又長的 400 mm 尼康黑炮,告訴你:“小夥子,攝影嘛,就是要花錢的,不捨得就別玩了。”

大爺手裡的長焦鏡頭,藏著他們 15 歲的靈魂

這一個迷彩長焦鏡頭,是大爺最重要的 battle

嘲笑老法師,是攝影圈的政治正確。因為他們就像佔有好資源卻不會演戲的小鮮肉一樣,空有不少好的設備,卻靠著謎一樣的審美拍出讓人難以恭維的片子。

大爺們拍出來的片子要麼是一朵花、一隻鳥的特寫,要麼是花團緊簇當中,有正在造作擺 pose 的人。像下面這種殘荷敗柳,是絕對不可能出現在大爺的鏡頭中的。

大爺手裡的長焦鏡頭,藏著他們 15 歲的靈魂

綻放的花、靈動的鳥、土氣的姑娘,是大爺攝影的三要素,是最具有生命力的體現。他們把未燃盡的青春、對生活的熱愛,全部融入了自己的作品裡。中老年攝影圈沒有喪文化,那些照片雖然你很難欣賞,卻不得不說它們個個色彩豔麗,陽光積極。

大爺們不僅樂觀積極,還擅長相互學習。近年中老年攝影愛好者呈井噴式增長,出現了不少老年攝影協會和組織,我隨便逛了幾個網站,發現大爺們真的太 nice 了,無論你發什麼,都會有人鼓勵你、支持你。

大爺手裡的長焦鏡頭,藏著他們 15 歲的靈魂

這個備受喜愛的“精彩佳作”在此:

大爺手裡的長焦鏡頭,藏著他們 15 歲的靈魂

Via 知乎

比起酷愛諷刺挖苦的年輕人,老年人攝影論壇的回覆總是簡潔樸實又溫暖,比如:

“ 漂亮,欣賞學習!”、“斜線構圖,色彩靚麗!欣賞學習!”“精彩抓拍,欣賞學習!”

所謂送人玫瑰,手有餘香,互相讚美才能共同進步。

攝影是中老年人的詩和遠方,是回到 15 歲的青春時光。

愛好攝影的年輕人嘲笑老法師,是因為老法師拿著自己夢寐以求的器材,拍著用手機都能照的片子。他們堅信,如果這套設備在自己手上,自己一定能成為頂尖的攝影師。

老法師們年輕時也是這樣想的。

七八十年代,攝影師是一件很神聖的職業。小城市可能只有那麼一兩個照相館,在 80 年代數碼相機普及起來以前,人們只有在重大節日時才會合影留念。

數碼相機風靡的 80 年代,大多數 50 後、60 後已經開始忙著賺錢養家,在三大件還是手錶、自行車、縫紉機的年代,攝影絕不是平民能玩得起的東西,一張膠捲都很貴,按一下快門就是錢。所以,即使羨慕、憧憬,也只能把這個夢想壓在心底。

大爺手裡的長焦鏡頭,藏著他們 15 歲的靈魂

80 年代的大畫幅相機,用來拍全家福的

到了五六十歲,終於有錢有閒,可以盡情發展這項愛好了。對於中老年文藝愛好者來說,攝影是最高階的炫富方式。只要有更好的鏡頭,你就是人生贏家了,出門旅遊就哪也不怕了,拍任何東西都能獲取一片掌聲,虛榮心得到滿足,何樂而不為?

至於為什麼中老年攝影愛好者都喜歡拍花花草草,這其實是有歷史原因的。

一個人 15 歲時喜歡的東西,會對他產生終生的影響。我 15 歲時喜歡看流星花園,現在快禿了還是愛看流星花園,道明寺的菠蘿頭再羞恥,我也不會覺得多難看。

老法師們也是一樣。由於物質匱乏,他們的童年時期沒有太多選擇,衣服款式男女一樣,顏色只有灰、藍、黑,被外國媒體形容為“藍螞蟻”“灰螞蟻”。

大爺手裡的長焦鏡頭,藏著他們 15 歲的靈魂

70 年代初的中國

70 年代中後期,老法師們步入了青春期,突然風氣開放了,街上開始流行碎花裙子。你能想象一件花裙子對於從小穿藍色、灰色衣服的年輕人的衝擊麼?那感覺不亞於周杰倫之於 90 後。

大爺手裡的長焦鏡頭,藏著他們 15 歲的靈魂

1977 年,顧客在瑞蚨祥選購“的確良”和碎花棉布。

一個鮮豔的、滿是碎花的布料,也影響了那一代年輕人一生的審美。你媽的鮮花頭像和表情包,家裡的花床單,碎花的遙控器套,全都是受了碎花“的確良”的影響。

70 年代的錦繡河山風光掛曆和美女掛曆,是中老年攝影愛好者們的啟蒙老師。下面這張 1978 年的掛曆封面,是不是和他們的拍攝作品十分類似?

大爺手裡的長焦鏡頭,藏著他們 15 歲的靈魂

80 年代初,掛曆上的美女,無一不是躲在花叢中的。

大爺手裡的長焦鏡頭,藏著他們 15 歲的靈魂

大爺手裡的長焦鏡頭,藏著他們 15 歲的靈魂

鮮花配美女,這種搭配已經深深刻在 60 後的腦袋裡,我們認為的過時、老土,曾經是他們的青春記憶。

攝影還是一個能強身健體的愛好,別說一個長焦攝像機了,我自從買了普通單反,出門旅遊的次數都降低了,因為隨身帶著真的很沉(我大概後悔了 100 次自己為什麼不買個微單)。而大爺們攜帶三腳架+多個鏡頭,十幾二十斤絕對是有的,長此以往至少臂力驚人,強壯的像個小夥子,再也不用吃什麼騙人的保健品了。

所以,那些扛著攝影機的大爺們,不過是在用 50 歲的身體,找回自己 15 歲的狀態,僅此而已。

這比掛個相機泡妞騙妹,自己封個攝影工作室,拍一堆毫無內涵的糖水片,片子只注重後期合成的偽文藝青年,簡直不知高到哪裡去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