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鄱陽湖落星墩:今日湖中石,當年天上星


位於鄱陽湖內的落星墩,是湖內的一塊石墩,面積約1800平方米。每逢枯水期,石墩就會“水落石出”,顯露真容。相傳,該石墩是天上星墜落凡間而化成,古人對其曾有吟誦“今日湖中石,當年天上星”,頗有神話色彩。

在枯水期的鄱陽湖,沒有了往昔的浩瀚煙波,而是變成了大草原,圖為一頭牛在湖底吃草。早在宋朝時候,落星墩上已經有建築物,王安石、黃庭堅、朱熹等文人雅士曾經到此遊玩。明朝時,落星墩上曾經加建了一些建築物,但是後來隨著歲月滄桑,一些建築物已經蕩然無存。如今落星墩上有一寺、一塔、一亭、一牌坊。

圖為枯水期的落星墩,可以很容易就步行進入。古人果然很有生活情趣,在湖上石墩建立如此勝景,豐水期時,涼風習習、湖水盪漾,可以想象其景色之清雅。


圖為枯水期的鄱陽湖,變成了一個荒草萋萋的大草原,遊人們結伴前往踏青賞景。圖中石墩右側的水泥柱,據悉是為了在豐水期避免被船隻撞到石墩上建築物而設置的。

圖為落星墩上的涼亭,建築質量穩固,雖然經常經歷浸泡,但依然頗為結實。

圖為被湖水包圍的落星墩,似乎是在航道之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