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1 第32顆北斗衛星啟程!是的,我是個“替補

第32顆北斗衛星啟程!是的,我是個“替補

酒泉的轟鳴聲猶在耳畔,西昌的歡呼聲又從大涼山傳來。

距離7月9日巴遙一號成功發射不到20小時的時間,中國航天再傳捷報,北斗飛天。

7月10日4點58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第32顆衛星!作為北斗二號衛星的“替補”星,這名北斗隊員將馳騁天疆,全力維護系統的連續穩定運行。

第32顆北斗衛星啟程!是的,我是個“替補

本次發射的北斗導航衛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抓總研製,是區域導航系統備份星,將對區域衛星導航系統提供有力補充,可有效提高系統的可靠性和健壯性,加強北斗導航系統連續穩定提供服務的能力,進一步改善北斗導航系統的服務性能,與其他區域導航系統衛星一起,在我國衛星導航系統由“區域”走向“全球”的過程中,發揮穩定全局的重要作用。

用於本次發射的長三甲火箭由航天科技集團一院抓總研製,是長征三號甲系列運載火箭的基礎構型。參研參試人員在本枚火箭上使用了部分新材料以提高可靠性,在火箭全生命週期採用多種有效措施嚴格控制質量。本次發射任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第280次發射。

第32顆北斗衛星啟程!是的,我是個“替補

報告,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第32顆衛星,

奉命執行任務!

近年來,隨著全球組網大幕徐徐拉開,北斗三號衛星逐漸成為焦點。那麼,有了北斗三號,還需要北斗二號嗎?

答案是肯定的!

北斗三號開啟全球組網時代的底氣,恰來自於北斗二號的堅守。特別是在北斗三號邁入密集發射、快速組網的關鍵時期,穩固的大後方對整個北斗導航工程至關重要。

2012年12月,北斗二號工程領導小組會議明確增加4顆北斗二號備份衛星,作為區域衛星導航系統的補充,每一位“替補”隊員都有主要接替的對象。

從那時起,在中國北斗的“大本營”裡,北斗三號衛星團隊快馬加鞭為全球組網而奮戰的同時,北斗二號衛星團隊則擔起了維護天上眾星和研製備份星的重任。其中的兩顆備份星已分別於2016年3月30日和6月12日成功發射,目前穩定運行。今天成功發射的第32顆北斗導航衛星,便是第三顆備份星。

第32顆北斗衛星啟程!是的,我是個“替補

令人欣慰的是,自2012年底正式提供區域服務以來,北斗導航區域系統一直在連續、穩定、可靠地運行,免費向亞太地區提供公開服務,全天候、全天時為各類用戶提供了大量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導航、授時服務,從未發生一次服務中斷。

是的,

我是個“替補”

但我不可替代!

替補並不意味著簡單拷貝。

在繼承前輩們優良基因的基礎上,第32顆北斗導航衛星在提高國產化水平、在軌問題改進、滿足用戶新增需求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優化升級,進一步提高了衛星的可靠性。

第32顆北斗衛星啟程!是的,我是個“替補

“一次設計、專題審查;分類投產、有序推進;流水作業、組批生產;並行出廠、密集發射”,緊密結合北斗導航衛星的研製特點,研製團隊逐步完成了從思路到模式再到體制的轉變。

此外,第32顆北斗導航衛星還率先採用遠程測試的方法,本次任務中衛星前、後方工作人員正式開展衛星狀態遠程測試判讀,在優化發射場流程、精簡發射場人員等方面開展了有益嘗試,標誌著我國已掌握衛星狀態遠程測試判讀相關技術。

“北斗三號,

儘管放手去博,

其他的,

我們守著。”

—— 北斗二號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