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9 財經趣談:孩子房子票子,竟然都成了段子

更多資訊,請下載Wind金融終端

APP

這個七夕不太平,多個地區暴雨傾盆。

為什麼呢?據說牛郎織女大吵特吵,就是為了是不是再生一個娃,結果織女哭暈了。

當然這只是段子。

不過現實裡,關於生育基金的討論,持續高溫。

黨媒《新華日報》最近刊發專家文章建議,設立生育基金制度,規定40歲以下公民不論男女,每年必須以工資的一定比例繳納生育基金。沒生二胎,賬戶資金要到退休才能取出。

财经趣谈:孩子房子票子,竟然都成了段子

對此,中國政法大學教授、中國養老金融50人論壇核心成員胡繼曄認為,未來不僅要設立生育基金制度來鼓勵生育,還要對丁克家庭徵收“社會撫養稅”。“這些丁克家庭老了之後沒有後代,是要佔用社會資源的,所以將來要對丁克家族進行徵稅。”

财经趣谈:孩子房子票子,竟然都成了段子

另外一個知名經濟學家8月17日也撰文指出,“是否選擇生育屬於個人權力,但是承擔兒童的撫養成本則為社會責任。”

财经趣谈:孩子房子票子,竟然都成了段子

看了他們的觀點,小萬哥懵了,閱讀理解是體育老師教的,看不懂專家們的邏輯了。小萬哥只知道,在城市,熟悉的小夥伴們,沒哪家希望孩子隨便拉扯大,個個為孩子能有高品質生活累得跟狗一樣。

現實很殘酷,養娃現在已經與一個家庭的生活質量息息相關。有個網友是這樣說的:

養一個娃,全家中產,青睞網易嚴選;

養兩個娃,全家溫飽,鍾愛天貓京東;

養三個娃,勉強溫飽,只能拼多多。

開支越來越大,生活成本越來越高,生了怎麼養?是個問題。

對於生育基金,央視網刊發評論稱,“無論是從人民群眾生活的改善著想還是從經濟健康發展的長遠考慮,都應該想方設法地讓群眾的錢包鼓起來,而不是癟下去。”

錢包都想鼓起來,可問題是,一旦買了房,很多時候就要掏幹“六個錢包”。都說買了房窮成狗,但現在租房的,也扛不住了。

之前有個段子說,北京剛畢業的本科生和碩士生租房已經有壓力了。

财经趣谈:孩子房子票子,竟然都成了段子

證券時報披露的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房租總體漲幅超過兩位數,局部地區甚至出現了50%~100%的上漲。

根據中信固收發布的報告,北京廣州房7月房租增速均為五年高位。

财经趣谈:孩子房子票子,竟然都成了段子财经趣谈:孩子房子票子,竟然都成了段子

對於房租上漲原因,上述報告認為,租賃的供給和需求均面臨一定壓力,供需缺口造成房租客觀上漲。

“租賃市場的待培、限價下的轉租為售以及違建拆除導致供給端難以放量,另一側,購置需求的擠壓、畢業生剛需和租房消費升級的大勢積攢了大量租房需求。”

報告同時指出,“非市場因素如租賃中介資本介入短期局部性炒高房價也使租房價格被動抬高。”

啥意思?就是說,中介別跑!房租大漲,這個鍋你也有份。

儘管自如8月17日否認,長租公寓具備影響整個租賃市場的能力,但業內並不認同。

21世紀經濟報道援引我愛我家數據稱,自如、蛋殼等長租公寓運營商以高出市場價20%-40%的價格爭搶房源。

證券時報頭版刊發評論文章指出,“房租上漲原因是多方面的,而社會資本大規模介入之後對原有租房市場秩序的衝擊,正成為新的矛盾焦點所在。”

恆大地產研究院最新發布報告指出,(長租公寓)各家品牌方為了競爭市場份額,大概率會選擇“融資-獲取項目-再融資-再獲取項目”的以規模為導向的加槓桿發展模式。大規模融資,激進搶佔房源,不惜一切代價搶佔市場份額,爭取房租的定價權。資本急切想從燒錢模式運轉到賺錢模式,房租上漲是必然結果。

租房市場以前是一個完全的C2C市場,提供房源的都是私人房東。而照現在這樣玩,一些機構為了取悅投資人,哄抬底租,瘋狂圈地,一旦圈地完成,如果供給不足需求不減,會不會造成2-3家形成控盤局面?

小萬哥胡說八道胡思亂想,你別當真。

現在的情況是,房租上漲急吼吼,租客收入增長慢吞吞。這也成為業內擔憂的原因。

21世紀經濟報道援引我愛我家研究院胡景暉指出,長租公寓推高房租,後果比P2P爆雷更為嚴重。

他大膽預言,如果市場上各大機構仍然像現在這樣不理性地發展下去,今明兩年將會成為大批長租公寓死亡之年。一旦大規模的長租公寓資金鍊出現斷裂,將會出現業主驅趕承租人的情況,幾百上千萬人將無家可歸。

證券時報8月17日頭版文章提出,“資本介入租房市場應緊急剎車”。

财经趣谈:孩子房子票子,竟然都成了段子

針對媒體報道,監管層快速出手。北京市住建委8月17日集中約談主要住房租賃企業負責人明確,不得利用銀行貸款等融資渠道獲取的資金惡性競爭搶佔房源;不得以高於市場水平的租金或哄抬租金搶佔房源。

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不僅要防止炒房子,更要避免炒房租。國家倡導的是租購併舉,而不是爆炒房租。

租房的繳房租有壓力,買房的還貸很吃力,那就一門心思做點投資,掙點票子吧。

可是一說到股市投資,小夥伴們就一腦門子官司。看看下面這個段子:

買豬遇到豬瘟;

買醫藥遇到假疫苗;

買教育出文件限制民辦教育;

買地產遇到政策打壓;

買金融遇到去槓桿;

買化工遇到環保汙染;

買太陽能遇到取消補貼;

買機場遇到取消建設費;

買民航遇到人民幣貶值;

買遊戲遇到不發許可證;

……

行情不好,證券業小夥伴也寂寞空虛冷,看看另一個段子。

财经趣谈:孩子房子票子,竟然都成了段子

關於A股能不能抄底大夥一直爭論不休,其實關鍵就看你玩的是長線還是短線了。汝之蜜糖,彼之砒霜,如此而已。

心態往往決定了姿態。不管如何,都不能瞎買。

之前和大夥說過,有個朋友的朋友,買P2P掙了一點錢,但前一陣子,幾個平臺都爆掉了,一百多萬扔水裡了。

最近一個廣州親戚常常睡不著,咋啦?親戚又買了房,不過買的是丹東。

五月份,鴨綠江對面的國家提出改革開放,受到中介鼓動,於是信用卡刷刷刷,套現之後直奔丹東,上足房貸槓桿,一下吃下2套房。

沒想到的是,四線邊陲小城也開始調控,而邊境究竟會不會掀起開發熱潮,對面那個國度究竟有沒有實質棄核,現在仍然是個未知數。

親戚的外貿生意一天不如一天,現金流壓力與日俱增,而丹東的房子賣是賣不掉,租也沒人租,自己又不能住,也難怪睡不好了。

小萬哥覺得,投資最重要的一點是,能在多種不確定性因素當中,抓住最關鍵的確定性東西,以此博取未來收益。

投資的世界,活得久遠比賺得多更重要。

大罵銀行落井下石,抱怨監管見死不救,沒有一點用處,更多時候需要反思自己。老想著大水很快就會來,資產價格一定漲漲漲,於是閉眼買買買,一門心思賭賭賭,你不喂狼誰喂狼?

看看土耳其的教訓,貨幣超發、房價飆升、外債高企,結果呢,伴隨外界環境突變,匯率瞬間一瀉千里……國家如此,個人呢?

未來已來,趨勢無法抵擋。豐富腦袋,守住口袋,再尋找確定性,這可能是過冬的最佳姿勢。

誘惑無時不在,衝動如影隨形,但切記,還是那句話,很多時候,你以為的恩人,很可能是商人。

最後再看看一個段子:

财经趣谈:孩子房子票子,竟然都成了段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