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3 孩子:爸爸媽媽,如果你們真的愛我,離婚請這樣離!

繼之前寫過的一篇“離婚不傷孩子,父母一定要這樣做!”後,堅果總覺得還應該再補充點什麼,畢竟現在的離婚率太高了,在處理結婚這件事情上,有孩子的父母們一定要引起重視,因為孩子在這件事上完全處於被動,應該

儘可能的把對孩子的傷害降到最低

在談如何離婚之前,堅果想談談為什麼現在的離婚率這麼高。網上有很多說法,有的說現在女性太獨立了,導致家庭關係失衡;有的說外面誘惑太大了,容易出軌、找小三;還有的說婆媳關係惡劣,導致夫妻關係緊張等。但堅果認為,所有的原因都應該歸結為大家對婚姻認識的不全面,對婚姻的期望太高了,太期待婚姻能給你帶來的美好了,比如說房子、車子、安全感和孩子....

孩子:爸爸媽媽,如果你們真的愛我,離婚請這樣離!

這段時間俞飛鴻和幾位男士談論婚姻的對話火了,雖然她是“大齡未婚剩女”,但她對婚姻的認識,比很多在婚的人都更為準確,她單身的時候過的很好,生活很豐富、滿足,相信如果有一天她打算走進婚姻,她也一定能夠經營好婚姻。

堅果認為,婚姻不是找一個人,來完滿你的人生,而是恰好遇上一個人,你們各自活得豐富而完整,並且願意和對方分享自己的人生!

很多人恰恰就是對婚姻的期待太高,一旦進入婚姻後,發現滿地雞毛後,便大失所望,希望通過“離婚”來解脫。可是別忘了,即便是這段感情走到盡頭,也請不要傷及孩子。

孩子:爸爸媽媽,如果你們真的愛我,離婚請這樣離!

“離婚”這件事本身對孩子的影響,其實並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嚴重,對孩子影響最大的要素有三點:

1,父母一方長期不在家,可能導致孩子缺少一方給予的關愛;

2,單親家庭需要承受的經濟後果;

3,兒童成長過程中,或到成年結婚前後目睹了父母之間的衝突。

“離婚”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從發生問題到“離婚”是個漫長的過程,很不幸的是,有太多夫妻在婚姻內,直到“離婚”都沒有做好上面提到的三點,從而給孩子造成不可抹去的創傷,甚至對孩子成年後自己的婚姻帶來影響。

孩子:爸爸媽媽,如果你們真的愛我,離婚請這樣離!

堅果見過很多家庭的離婚方式,其中最為普遍的兩種:一種是離婚不離家,父母認為這是對孩子最好的方式,讓孩子仍然在完整的家庭成長;還有一種是撕破臉,鬧的老死不相往來

這兩種方式都是非常不可取的,我們很多人都聽過這類的故事,孩子考上大學後,父母突然後告知孩子,父母之間早已辦理離婚,可為了他,相互忍受了這麼多年,現在他考上了好的大學,父母終於解脫了。試想一下孩子聽後是什麼心情,一定是感到深深的內疚,覺得父母因為了自己過得不幸福,除了讓孩子感到內疚,還會傷害孩子對父母的信任,不知道父母到底是真實的,還是在假裝。

孩子:爸爸媽媽,如果你們真的愛我,離婚請這樣離!

另一種撕破臉就更不用多做解釋,讓孩子夾在父母中間非常為難,害怕和一方父母親近,招致另一方的不滿或傷心。這樣的孩子能健康、快樂的成長嗎!

如果真的愛孩子,對孩子負責,請好好“離婚”,把傷害降到最低,平日裡儘量不要當孩子面爭吵,實在過不下去了,也請儘量心平氣和的談論離婚的後續事宜,父母們可以這樣做:

1. 雙方或其中一方正式的告知孩子,“爸媽決定分開生活,但是我們對你的愛永遠不變,當你想爸爸(或媽媽)的時候,你們隨時可以見面。”

2. 告知周圍親近的朋友和親人,不要向孩子打聽父母各自的生活,這不關孩子的事,不要引發孩子的猜想。

3. 商定好撫養費用,保證孩子和跟隨的一方父母有穩定生活來源,這樣單親帶孩子的一方不必面對沉重的生活壓力,從而影響對孩子的撫養質量。

4. 與孩子的爸爸(或媽媽)保持友好的關係,協商好探望孩子的時間,如果可以,儘量能夠雙方一同出席孩子的重要活動。

孩子:爸爸媽媽,如果你們真的愛我,離婚請這樣離!

家庭的形式越來越多樣化,家庭的結構不會影響孩子的心理成長,單親父母們不必過於擔心。如果不得不走到“離婚”的地步,為了孩子長遠的幸福著想,請做到“好聚好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