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6 美伊互罵就差動手!特朗普又搞“極限施壓”,想複製朝鮮模式?

美國和伊朗之間正在進行一場聲勢浩大的罵戰,其言辭之激烈、用語之惡毒,讓人幾乎忘了這是兩個主權國家間的外交爭吵。

本月22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譴責伊朗伊斯蘭革命以來的40年“是壓榨人民財富、支持恐怖主義的40年”。而在此之前,伊朗總統魯哈尼威脅美國“不要擺弄獅子的尾巴,否則會後悔一輩子”。

眼見火藥味兒漸濃,從不吃嘴巴虧的特朗普總統怎會淡定?他在推特上以全大寫字母來表達自己的憤怒,宣稱如果伊朗再敢威脅美國,就會遭受“歷史上前所未見的嚴重後果”。伊朗外長扎裡夫也不甘示弱,緊跟著在推特上警告特朗普“小心點”。

美伊互罵就差動手!特朗普又搞“極限施壓”,想複製朝鮮模式?

此情此景讓人不禁聯想到去年美朝間激烈的口水仗,特朗普對伊朗的警告與他曾對朝鮮的威脅如出一轍。類似的用詞不只是巧合,這顯示出特朗普在兩個問題上相近的戰略盤算。事實上,他正將自己在朝核問題上屢試不爽的“極限施壓”戰略延伸到伊核問題上。

蓬佩奧在今年5月就曾說過:

(美國對伊)戰略的一個關鍵就是經濟和外交壓力的最大化”。在特朗普看來,伊核協議非但不能阻止伊朗發展核武器,反而解除了對它的制裁。他希望通過制裁壓力迫使伊朗重新與美國達成一份“更公平”的協議。

而對伊朗進行“極限施壓”符合特朗普“以實力求和平”的戰略理念,2018年以來朝核問題取得的進展更加堅定了他用這一招解決伊核問題的決心。美國方面已經制定了對伊朗制裁的“兩步走”計劃:8月4日開始的第一輪制裁主要針對汽車行業、黃金和部分重要金屬的出口;11月6日開始的第二輪制裁主要針對伊朗的石油貿易。其最終目的是徹底封鎖伊朗的國際石油貿易,一舉在經濟上扼死伊朗。

美伊互罵就差動手!特朗普又搞“極限施壓”,想複製朝鮮模式?

伊朗警告美國不要威脅石油出口

眼下這場態勢升級的口水仗又為“極限施壓”添加了新的維度——宣傳戰和心理戰。

“破壞人權”“腐敗低效”“支持恐怖主義”“輸出革命”,蓬佩奧在最新演講中涉及的議題早就超出了伊核協議的範疇,直指伊朗政權的合法性。美國此舉意在通過持續地攻擊伊朗政權,對內瓦解伊朗政府的公信力,煽動民眾的不滿情緒,推動伊朗的政權更迭;對外破壞伊朗政府的聲譽,在外交上孤立伊朗,以便糾集更多國家配合美國的“極限施壓”。

那麼,美國這種策略會奏效嗎?

在筆者看來,“極限施壓”的效果具有兩面性。

美伊互罵就差動手!特朗普又搞“極限施壓”,想複製朝鮮模式?

一方面,美國的制裁壓力,特別是其對伊朗石油收入的打擊,將對伊朗的政治穩定和經濟發展構成沉重負擔。石油收入佔伊朗外匯收入的一半以上,迫於美國壓力,目前大批在伊從事商業活動的歐洲企業已經撤離。2018年,伊朗本就面臨著經濟增長下行和失業率居高不下等國內問題,美國的這番經濟制裁將使伊朗的國內形勢繼續惡化。

另一方面,“極限施壓”很可能產生“逆火”。伊朗擁有政教合一的特殊政體,以及激進的伊斯蘭革命意識形態,其在對外政策上的任何靈活性都容易被認為是“軟弱”的表現。特朗普極富攻擊性的強硬政策很可能削弱以魯哈尼總統為代表的溫和派在伊朗國內政治中的地位。一旦溫和派式微,伊朗的對外政策可能更趨強硬,導致“極限施壓”適得其反。

(作者崔屹鳴,中國海外安全研究所研究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