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9 船舶行業上半年新接訂單好於去年同期,持續底部復甦

特別聲明:《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證券經營機構投資者適當性實施指引(試行)》於2017年7月1日正式實施。東吳證券研究所內容通過新媒體形式發佈的消息僅面向東吳證券客戶中的專業投資者,請勿對本資料進行任何形式的轉發。若您非東吳證券客戶中的專業投資者,為保證服務質量、控制投資風險,請謹慎閱讀本內容。給您造成的不便,煩請諒解!感謝您給予的理解和配合。

上半年新接訂單同比+17%,行業景氣度持續改善:據克拉克森截止 7 月 6日的統計數據,2018 年 1-6 月全球新接訂單 3509 萬 DWT,同比+17%,延續復甦勢頭。值得注意的是,1 月新接訂單 1187 萬 DWT,貢獻上半年三分之一的訂單規模,而 6 月新接訂單僅 217 萬,同比-72%,遠低於今年前五月及去年同期水平,導致上半年整體增速有所放緩。按照船型拆分,6 月油船訂單的下滑最為明顯,單月訂單僅 29 萬 DWT,比照前5 個月平均 280 萬 DWT 的訂單規模下降近 9 成。總體而言,船舶行業市場活躍度逐步改善。但對於船舶製造企業而言,行業產能仍高度過剩,船價水平繼續低位徘徊,船舶製造企業的利潤空間仍舊有限。

1 萬 DWT 油船拆解量創造新高,上半年同比+618%:2018 年上半年 1 萬DWT 以上噸位油船拆解量達到 1487 萬 DWT ,同比+618%。根據Clarksons 提供的數據顯示,2018 年一季度全球拆解油輪的總運力約 800萬 DWT,包括:17 艘 VLCC,3 艘 Suezmax,14 艘 Aframax。二季度延續了這樣的拆船熱潮。我們判斷較低的收益水平、較高的拆船價格和日趨嚴格的法律監管將進一步刺激本次油輪的拆船潮,舊產能的大量出清將加速油船製造的復甦進度。但同時,我們也注意到散貨船、集裝箱船和成品油輪的拆解量都處在歷史低位,船齡結構普遍較新,短期內拆解需求有限。

6 月中國新接訂單佔比提升到 52%,訂單長期集中在中韓船企:中韓兩國的新接訂單佔比常年穩定在 85%左右,基本集中了全球市場大部分的訂單。2018 年 6 月中國新接訂單佔比提升到 52% ,主要系 6 月 25 日寧波新樂與瑞士新海事簽下的18艘散貨船訂單所致,訂單中包含6艘8000噸散貨船和 12 艘 6000 噸散貨船,預計第一艘 8000 噸船在 2019 年底建成交付。據克拉克森 7 月 6 日的統計數據,中國的新接訂單、手持訂單和完工量均高於日韓兩國,居世界第一。

投資建議:航運業持續底部復甦,但受中美貿易摩擦等影響,全球航運業的發展具有較大不確定性。雖然目前的加徵關稅清單名目和金額佔航運業總體規模有限,但不排除中美貿易戰持續發酵,這給全球航運業帶來衝擊。建議關注:【中集集團】:集裝箱貿易持續高景氣;【振華重工】:2018 年港機訂單出現拐點,海工資產計提後較為優質。此外關注【*st船舶】、【中國重工】、【亞星錨鏈】、【天海防務】。

風險提示:船舶行業復甦低於預期;行業出清不及預期

(分析師 陳顯帆)

免責申明:在任何情況下,本內容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東吳證券或東吳研究所也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東吳證券及東吳研究所對本內容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