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6 上黨梆子:舞臺很近 藝術很遠

“臺前幕後,生旦淨末醜,戲裡戲外,粉墨春秋。一喜一悲一抖袖,一跪一拜一叩首,一顰一笑一回眸,一生一世一瞬休……”

從上黨梆子中窺見高平的歷史演變、風俗民情,小小舞臺隱藏著一個地方的文化密碼。

2008年註定是個不平凡的年份。8月底的高平,溫帶大陸性氣候帶給這座小城初秋的涼爽和適宜。太行山下,充滿激情的年輕人依然沉浸在舉世矚目的奧運盛況下,意猶未盡。但大多數的人也許並不知道,當奧運會絢麗的煙花剛剛在北京的夜空消逝,一顆璀璨的星星又照亮了三晉大地東南部的上空,從此,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名錄上,多了一個古老戲曲的名字:上黨梆子。

梆子,一種古老的打擊樂器,以硬木梆子擊節而得名。清代李調元《劇說》中有:“以梆為板,月琴應之,亦有緊慢。俗呼梆子腔,蜀謂之亂彈”。17世紀左右(明末清初)隨梆子腔戲曲的興起而流行。

上黨梆子:舞臺很近 藝術很遠

言為心聲,戲曲更加直觀地反映人們的情感。高平扼太行咽喉,乃中原屏障,兵家必爭之地。在這樣的地域中經歷千年戰亂,形成了這裡的人民崇尚英雄豪傑、彰顯人間正義、高揚民族正氣的審美情趣。這種情感表現在文藝上,土生土長的上黨梆子音調高亢明朗,粗獷樸實,音樂曲調豐富,音響強勁。表演上,多用直出直入,強烈明快,側重唱唸工夫。很多傳統劇目中,以表現古代英雄、忠臣良將、外抗侵侮、內懲奸賊題材為主,許多劇目浸透著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富有積極意義。代表性劇目有《闖幽州》《雁門關》《三關排宴》等。

梆子腔戲曲系中國戲曲四大聲腔之一。上黨梆子,山西省四大梆子之一,流行於山西東南部。它在道光年間稱為本地土戲,1934年赴省城太原演出時稱作上黨宮調,1954年定名為上黨梆子。上黨梆子以演唱梆子腔為主,兼唱崑曲、皮黃、羅羅腔、卷戲,俗稱“昆梆羅卷黃”。它在清代乾隆中後期已經盛行,嘉慶、道光年間班社林立,名伶輩出,劇目競現,流派紛呈,進入蓬勃發展時期。

文化的發展從來都不是單一的。一種藝術的先進與成熟,一定是吸收了其他藝術的養分,經過雜糅、過濾而最終成長為自己的樣式。上黨梆子亦是如此。“東臨太行,西屏太嶽,北扼幽燕,南瞰中原,向來為兵家必爭之地。”獨特的地理環境以及濃郁的神話傳說,讓這種飄蕩在上黨地區、兼具各地口音的地方腔調,一開始就為後來的繁榮埋下伏筆。

上黨梆子:舞臺很近 藝術很遠

神農月夜調素琴

琴,《說文》中是這樣解釋的:絃樂也。從瑟金省聲。神農所作。

神農氏,上古時代姜姓部落的首領,因懂得用火而得到王位,所以稱炎帝。相傳神農雖教民耕種獲得成功,卻因無力減輕耕作的勞苦,終日愁眉不展。大臣刑天偶然間發現,墾荒搬石的過程中,大家一起用力時無意中發出的“嘿嘿嗬嗬”聲,居然能讓繁重的體力活感到輕快很多。炎帝很是高興,命他將這些喊叫聲編成扶犁之樂,勞動時大家哼唱著做事,果然沒有過去那麼累了。

百姓們歡天喜地,群臣也很高興。後來,炎帝在採藥的路上發現一根很好的桐木,就以麻繩為弦,經過七天七夜,精心製作成一把琴。琴長三尺六寸六分,中有五絃,分宮、商、角、徵、羽五個音調。刑天又編豐年之詠。

上黨梆子:舞臺很近 藝術很遠

由於炎帝時代的文字不成熟,對當時人們演唱的歌詞和曲調沒有任何記載,因之,他們的歌詞內容與曲調已無從查考。但從傳說炎帝發明《扶持》等音樂看,在炎帝時代聲樂肯定是存在的。

《通鑑外紀》:炎帝“削桐為琴,繩絲為弦,以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炎帝制琴 作樂的目的,不單純是為了勞動之餘的娛樂,更重要是為了以樂匡正天下,和諧人心, 教化民風。

為了祭祀米穀之神,在一個月白風清的晚上,炎帝神農端坐在土阜上,用他新造好的琴彈起了豐年之詠。周圍是因豐收而喜悅的人群。大堆的篝火熊熊燃起,篝火旁邊擺滿了各種陶盆,裡面盛放著燒熟的鳥獸肉,還有飯糰、野果等。

琴聲好聽極了,神鳥也聞聲從天宮飛來舞蹈助興。百姓和著琴聲,有的吹著蘆葦管,有的在土鼓上打著節拍,神州大地,一派歡樂祥和的氣氛。

其實,人類社會究竟從什麼時候開始有音樂,早已無從考察。利用聲音的高低、強弱等來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本就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天性。這種在勞動中逐漸產生的統一節奏的號子,並以敲打石器、木器來表達喜悅、歡樂之情,慶賀收穫和祭祀神靈的過程,可謂戲曲音樂最原始的雛形。

上黨梆子:舞臺很近 藝術很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