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鰲拜手握北方40萬軍權,為何不直接取代康熙?原因其實很簡單!


公元1661年,入關之後的開國皇帝順治皇帝英年早逝。當然,還有另外一種說法就是順治皇帝出家做了和尚。這個問題咱們今天不探討,因為再怎麼探討,也無法得到真正的答案。而就在順治皇帝下臺之後,只有8歲的玄燁即位,這就是後來咱們知道的千古一帝康熙皇帝。而在康熙皇帝初期,因為年齡太小,所以還不能親政。所以當時朝廷有4位輔政大臣幫助康熙處理政務,但是時間一久,這四位大臣就形成了以鰲拜一家獨大的獨面

鰲拜當時勢力大到可以把皇帝無視,對於鰲拜來講,他可以輕輕鬆鬆調動清朝北方40多萬軍隊,但是這麼強大的實力,為什麼他沒有取代掉康熙皇帝,直接掌握大權呢?咱們先來看看這四位輔政大臣,鰲拜、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索尼已經年老力衰,對於朝中的事兒,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只要是不威脅自己的地位就可以。而這個遏必隆則是一個非常狡猾的一個人,牆頭草,看到哪一邊比較強大,他就和誰一起。

所以只剩下鰲拜和蘇克薩哈爭奪權力。鰲拜是清朝初期的猛將,號稱是滿洲的第一勇士。對於清朝的政權的穩固,他功不可沒。由於皇帝年幼,久而久之,朝廷之中的大權就全部落到了強勢的鰲拜手中。而就在康熙皇帝親政之後,鰲拜還逼迫康熙殺掉了蘇克薩哈。咱們單單從權力上來看,鰲拜已經是大權在握,直接可以佔領皇位了。但是鰲拜一直都不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在中國歷史上,凡是有這麼大權力的大臣,最後都難有好下場


畢竟你不是皇家的血脈,真正幹起真格的來,真的是一點退路都沒有。縱觀中國歷史,已經位極人臣的官員根本就沒有什麼退路。要麼就一鼓作氣和皇帝幹到底,和皇室拼個你死我活,要麼就趁早退出,脫掉烏紗帽,回到家鄉,做一個本本分分的人。如果一直掌握權力,看上去相當威風,但是很多隱患真的是可以把你置於死地。鰲拜掌握了朝中的大權,可以隨隨便便調動40多萬的軍隊。如果鰲拜真的想要廢掉康熙皇帝,應該來說是輕而易舉。

但是如果鰲拜想要直接自己來當皇帝,那太難了。要知道在明清兩代,皇權更加集中,清朝就是圍繞愛新覺羅來建立的政權,除開愛新覺羅氏之外,其他人都是奴才,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即便是鰲拜權力滔天,他想要取代康熙皇帝也是痴人說夢。當然,鰲拜可以選擇廢掉康熙,然後再找個皇子作為自己的傀儡,這是鰲拜可以操作的。但是鰲拜非常不幸的是,他遇到的是康熙皇帝,康熙皇帝敏銳地洞察到了這一切,他知道是非曲直。

康熙在開始的時候主動示弱,表面上看一切都聽從鰲拜的,但是康熙這個時候也是在積蓄能量,想要組建自己的力量。由於鰲拜的實力真的是非常強,康熙皇帝隱忍了差不多2年。這兩年康熙表現的非常到位,鰲拜根本就沒有換掉康熙的計劃。而到了1669年,到了康熙皇帝16歲的那一年,發動了政變,康熙實在是無法容忍鰲拜再這樣為所欲為下去了。在之後,康熙皇帝召見鰲拜的過程之中,康熙皇帝命令擒拿鰲拜。雖然鰲拜的武功非常高強


但是雙拳難敵四手,最終鰲拜還是成功被制服,鰲拜這些年在宮中的黨羽非常多,但是鰲拜這個主心骨一沒有,也自然不會再去犯傻擁護鰲拜了,各個黨羽也就各奔前程了。而也就是在這次政權之後,康熙皇帝才真正意義上的掌握住了實際權力,也就是說從這個時候,康熙皇帝成為了真正意義的皇帝,才開始擁有實權。而在康熙的政變期間,還有一個人起了非常關鍵的作用,那個人就是孝莊太后,就是因為孝莊太后的沉穩

康熙才這樣成為名副其實的皇帝。要知道孝莊皇帝那些年見過的風浪可不少,從皇太極到多爾袞再到鰲拜,孝莊見到的風浪實在是太多。但是在囚禁鰲拜之後,康熙皇帝發現自己還有一個對手,那就是盤踞西南地區的吳三桂。吳三桂在名義上是平西王,但實際上是獨立存在的,雲南、貴州、四川都在吳三桂的手下。其實這個時候,康熙皇帝可以再等一等,這一下或許可以避免戰爭,康熙有一些操之過急。當時尚可喜決定回家養老,康熙乾脆順坡下驢

決定撤三藩。吳三桂自然不滿,感覺像自己有動亂之心一樣,實際上當時吳三桂都已經一大把年紀了,對於造反根本就沒有什麼想法,吳三桂的造反根本就不是主動之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