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0 垂釣技巧,初夏野釣鯽魚,影響漁獲的幾點原因

鯽魚是我國最為普遍的垂釣目標魚。鯽魚分佈在大江南北,只要有水幾乎就會有鯽魚。很多喜歡野釣的釣友,基本上釣的最多的就是鯽魚了。在現在初夏這個時間段內,鯽魚的習性受外界影響比較明顯,經常出現今天大豐收,明天再去就一口沒有的情況。我總結了一下這方面的幾點原因,今天分享給大家。

垂釣技巧,初夏野釣鯽魚,影響漁獲的幾點原因

第一,釣位的原因。這裡所說的釣位原因的意思是,由於天氣,溫度等外界原因造成的鯽魚改變本來的習慣。比如氣壓低的時候,鯽魚就有可能上浮到水域中層活動。如果你還是選擇釣淺水是的釣位,那肯定會影響漁獲的。尤其是在初夏時節裡,鯽魚更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響。

垂釣技巧,初夏野釣鯽魚,影響漁獲的幾點原因

第二,產卵。鯽魚一般在春末,進入產卵期。鯽魚進入產卵期後,幾乎就不會吃餌了。不管你想什麼法子都不會有好的效果,只有等鯽魚產完卵後,才會重新的開口吃餌。

垂釣技巧,初夏野釣鯽魚,影響漁獲的幾點原因

第三,洄游。鯽魚有洄游的習性。在春末夏初這個時間段裡,是用水,蓄水的高峰期。水位的變化很是頻繁。這就會影響鯽魚的活動。特別是水位下降的時候,鯽魚時十分難釣的。鯽魚在降水的時候會逆流而上,輕易不會吃餌的。

垂釣技巧,初夏野釣鯽魚,影響漁獲的幾點原因

第四,其它原因。小雜魚問題,這個我有發過專門的文章說明,大家又興趣可以找來看看。魚層的原因,鯽魚時比較敏感的魚類,受外界的影響,會改變所處的水層,這就得靠釣友自身的經驗來及時改變釣法來適應魚層的變化。如果錨魚的次數明顯增加,就說明魚層可能發生了變化。如果實在沒有口,左右鄰居都有口,那就要考慮餌料味型的原因了。

垂釣技巧,初夏野釣鯽魚,影響漁獲的幾點原因

希望上面這些可以帶給大家一些幫助或啟發,祝大家大鯽大鯉,不足之處歡迎大家指導批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