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6 送一個包裹要付一半錢給快遞櫃,為何快遞員還樂此不疲?原因在這

當你收到系統發出的短信,打開單位或家樓下的智能快遞櫃收取包裹時,你有沒有想過,這麼方便的設施,是誰在為它們買單呢?是你自己,還是快遞員,或是快遞公司?

日前,有關智能快遞櫃的一則新聞揭開了這一領域的隱秘之爭。繼中通快遞退出豐巢快遞櫃的股份後,韻達和申通同時宣佈轉讓持有的“豐巢科技”的全部股權,這意味著“通達系”快遞徹底退出了由順豐牽頭成立的豐巢快遞櫃體系。

送一個包裹要付一半錢給快遞櫃,為何快遞員還樂此不疲?原因在這

Q1

誰在為快遞櫃買單?

快遞小哥甚至願意花錢佔櫃

根據記者的調查,目前市面上的智能快遞櫃主要向快遞員收費,單次投遞費用從0.2-0.5元不等。中國郵政旗下的E郵櫃無論格位大小均收取0.2元的費用,豐巢快遞櫃則根據大、中、小三種格位,收取0.3-0.5元的費用。而菜鳥驛站推出的智能快遞櫃目前暫時不收取費用。

快遞員的手機上一般下載有各個快遞櫃的App,註冊賬號之後,往自己的賬戶裡充錢;如果選擇包月或包年的話,費用會有一定的優惠。快遞櫃的使用費由快遞員自己承擔,快遞公司一般不予報銷,有少數公司會提供一定的補貼。

快遞員送一個包裹能拿到0.8-1元錢的勞務費,使用快遞櫃投遞的話,勞務費將大打折扣。但即便如此,快遞員還是非常樂意使用快遞櫃。

中通快遞員小肖算了一筆賬:如果不使用快遞櫃,他一天只能送50個快遞,只能賺50塊錢;

用上快遞櫃,他就能送150個,就算用最貴的櫃子,去掉五毛錢一個包裹的投櫃費,一天還能賺75塊錢;所以肯定是用櫃子划算。

順豐快遞員小康則告訴記者,他本人使用快遞櫃的次數並不多,因為大多數買家都會要求送貨上門,如果直接投櫃有時會收到用戶投訴;除非買家主動提出將包裹放至快遞櫃,他才會選擇投櫃。

申通快遞的資深快遞員王武漢則認為,雖然當前階段不少買家仍希望快遞員送貨上門,但快遞櫃必然是末端物流未來發展的大趨勢。“雖然暫時會讓那些希望送貨上門的買家感到不滿,但快遞櫃能提升整體的投遞效率,讓所有人都能更快地收到自己的包裹。”據他透露,他們目前大概有50%的包裹投遞到了快遞櫃,未來這個比例有可能會增長到70%-80%。

針對快遞櫃的收費標準,王武漢認為不能一刀切,應該因地制宜進行定價。“難送的地方價格高一點我們也能接受,比如在人口密集、樓宇分佈鬆散、又沒有電梯的老小區,可以增加快遞櫃的投放數量,提高快遞櫃的使用價格;在好送的、需求不大的地方,比如有傳達室的企事業單位、中小學等等,那裡有大量閒置的快遞櫃,完全可以把櫃子撤掉一些,把價格降下來。”他說,在櫃子特別緊俏的地方,甚至有快遞員寧願花錢佔櫃。

送一個包裹要付一半錢給快遞櫃,為何快遞員還樂此不疲?原因在這

網圖

Q2

快遞櫃運營方能賺錢嗎?

行業虧損成常態

根據智能快遞櫃品牌豐巢最新的財務數據,截至2018年5月31日,豐巢科技的資產總額為63.11億元,負債總額為17.32億元;2018年1-5月的營業收入為2.88億元,淨利潤為-2.49億元。而菜鳥旗下的浙江驛棧在2017年度淨虧損達2.9億元,2018年一季度淨虧損為1.14億元。

據業內人士透露,一臺智能快遞櫃的成本大約在4萬-5萬元,空間場地的租賃費大概在7000-8000元,另外還有安裝成本、運營維護成本等。而快遞櫃的收入來源卻極為單一,即向快遞員收取投遞費,這甚至無法覆蓋快遞櫃的日常運維成本。

目前杭州市場佔有率領先的快遞櫃品牌,主要是豐巢、E郵櫃與中郵速遞易。其中豐巢的櫃機數近6000套,E郵櫃近2000套,中郵速遞易約1700套。由於菜鳥驛站剛剛開始鋪設自己的智能快遞櫃,目前尚沒有準確的數據。

豐巢科技相關負責人透露,豐巢在杭州地區的日均派件量達50萬件,日均週轉率約為70%。面對持續虧損的情況,豐巢方的回應非常樂觀:“快遞櫃作為物流末端的基礎設施建設,其變現盈利與設施建設的完善性、合理性相關,只要不斷提升組合式運營效率,就能不斷放大其價值。”

據E郵櫃運營主任陳寶輝透露,基於為用戶提供公共服務的初衷,E郵櫃不對用戶收取任何超時費用,僅僅只是對快遞員收取投櫃費,且在行業內定價是最低的。這樣的定價甚至無法覆蓋向用戶發送短信提醒的話費,項目至今仍處於虧損狀態。今年1-6月,E郵櫃的累積投件量達到501.6萬件,平均日投件量達2.93萬件,滿格率在65%左右;在剛剛過去的“6·18”期間,日投件量達3.28萬件。

陳寶輝表示,E郵櫃的運營團隊一直在試圖拓展增值業務,比如在E郵櫃的系統中內嵌繳納水電費、購買車票、話費充值等功能,逐步應用到新機器上去。

送一個包裹要付一半錢給快遞櫃,為何快遞員還樂此不疲?原因在這

網圖

Q3

快遞櫃向何處去?

運營商探索多元盈利模式

不少快遞員反映,社區內的智能快遞櫃疏於管理,經常出現櫃子發生故障卻無人維修的情況。經常網購的沈女士向記者表態:“智能快遞櫃還是很實用的,如果運營商為了維持正常的運轉,必須向用戶收取合理的費用,我願意為它付費。”

事實上,在眾多快遞櫃平臺中,豐巢的多元化運營走在最前面。用戶不僅可以用豐巢取快遞,還能用它寄快遞;只要在豐巢APP或微信公眾號上通過實名認證、填寫電子面單並完成線上支付,再將自己的包裹投遞到附近的豐巢快遞櫃,就會有快遞員主動來打包寄送。同時,用戶還能將物品暫存在豐巢,這個功能與超市門口的寄存櫃類似,費用為2元一天。豐巢還建立了自己的線上商城,主營生鮮與美妝,通過櫃機屏幕直接向用戶推送產品信息。

豐巢方表示,豐巢已經擁有一整套硬件研發、軟件服務、網點運力調配的行業解決方案,未來希望能形成以寄件佣金、軟硬件服務費、廣告收入為支撐的多元營收模式。

6月15日,中郵速遞易正式宣佈,全國大中小城市智能快遞櫃上線寄件功能。這意味著中郵速遞易智能快遞櫃不僅是派件的重要力量,緩解最後一公里配送難問題,它還將在寄件端發揮能力,滿足消費者快速的寄件需求。並且在寄件端中郵速遞易還有補充形態小黃筒。中郵速遞易去年就推出了24小時自助寄件智能終端設備——小黃筒。不知是不是這個原因,中郵速遞易在之前兩年連續虧損的基礎上,2017年終於盈利0.34億元。

業內人士認為,快遞智能櫃領域的下一個爭奪戰場將是在寄件端。眾所周知,快遞行業的利潤大頭在於寄件端,收件的薄利不再能維持快遞智能櫃的發展,開通寄件端業務是企業成長髮展的需要。另外,從行業發展角度看,快遞智能櫃開通寄件功能後,可以滿足消費者隨時隨地寄件需求,最重要的是,還能有效降低“最後一公里”的收件成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