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2 礦山爆破作業時如何除塵?

礦山爆破作業產生的粉塵濃度高,塵粒細,自然沉降速度極慢,不利於縮短作業循環時間。通常採用以下綜合性的措施,即通風排塵、噴霧灑水、水封爆破及改進放炮方法等。

礦山爆破作業時如何除塵?

露天爆破的粉塵主要來源於穿孔爆破(佔35%)、裝運(40%)和已沉降在爆區地面的粉塵。爆破後,產生的粉塵擴散到露天爆區的整個空間,然後進入大氣流擴散到地表。粉塵擴散時間超過30min,擴散的水平距離達12~15km時,上升高度可達1.6km。

爆破粉塵具有如下特點:

①濃度高。爆破瞬間每立方厘米空氣裡含有數十萬顆塵粒,以質量計,濃度可達到1500~2000mg/m3。

②擴散速度快、分佈範圍廣。由於粉塵受建築物倒塌形成的高壓氣流和爆生氣體為主的氣浪的作用,其擴散速度很快,可以達到7~8m/s,瞬間擴散範圍達幾十米甚至上百米。

③滯留時間長。由於爆破粉塵帶有大量的電荷,塵粒粒度小、質量輕、粉塵表面積大,其吸附空氣的能力也較強,可以長時間地懸浮於空氣中,對環境的汙染持續時間較長。

④顆粒小、質量輕。爆破粉塵的粒度多處在0.01~0.10mm之間。

⑤吸溼性一般較好。由於爆破粉塵的主要成分為SiO2、黏土和硅酸鹽類物質等,親水性較強,因此採用溼式除塵一般會獲得較好的效果。

降低露天爆破粉塵的主要技術措施如下:

①均勻布孔,控制單耗藥量、單孔藥量與一次起爆藥量,提高炸藥能量有效利用率;

②用毫秒延期爆破技術;

③根據岩石性質選擇相應炸藥品種,努力做到波阻抗匹配;

④爆破前採用水封爆破進行填塞,即以裝水的塑料袋代替炮泥,爆破瞬間水袋破裂,化為微細水滴捕塵集塵,裝藥量與水袋重量之比常取2:1;

⑤在爆破前,使用泡沫降塵技術,由發泡器向爆堆處噴灑一定厚度的泡沫層,使爆破時礦石產生的大量粉塵和有毒氣體與泡沫碰撞而被溼潤、吸收,從而達到降塵除毒的目的。

泡沫除塵不但兼有一般噴霧和化學抑塵的優點,而且還具有隔絕性能好、接觸面積大、溼潤速度快和粘附性能好等特點,能夠有效防治爆破粉塵危害。徐州博泰研發的礦用泡沫降塵裝置具有發泡性能好、除塵效率高、操作簡單、穩定可靠,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