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5 東西方珠寶觀大碰撞,於展弘的建議

東西方珠寶觀大碰撞,於展弘的建議

獨具匠心的創作,吃苦耐勞的珠寶設計精神,讓既有中西方民族文化傳統的結合,又能凸顯中國現代時尚風格的珠寶,如群星璀璨般,把珠寶的創新式設計提高到藝術的境界,這是我們從業者們不懈的追求和理想。


追求珠寶設計個性化的任務,迫在眉睫

藝術來源於生活卻高於生活,現代關於珠寶設計的藝術,在原創力缺乏的市場中,同質化情況可以說極為嚴重。比如國內很多珠寶企業的產品外形、設計、工藝等方面都非常相似,這樣其實很難滿足消費者日益個性化的需求。也因此,作為有過外國留學經驗的珠寶設計師於展弘,正在著重致力於加強中國設計師對現代藝術中有關個性化的詮釋。

東西方珠寶觀大碰撞,於展弘的建議

在國外留學期間,課餘於展弘進行了大量的珠寶設計實驗。“中式情懷”看似是很虛無的概念,但經過強烈的西方珠寶學習的時尚洗禮,以及思考如何將西方珠寶體系中的亮點,延展至中國的傳統珠寶,可以說,中國風與時尚風碰撞的念頭正在湧現。

東西方珠寶觀大碰撞,於展弘的建議


珠寶大師於展弘淺談珠寶設計精神

於展弘在一次訪談中就曾說到:“獨具匠心的創作,吃苦耐勞的珠寶設計精神,讓既有中西方民族文化傳統的結合,又能凸顯中國現代時尚風格的珠寶,如群星璀璨般,把珠寶的創新式設計提高到藝術的境界,這是我們從業者們不懈的追求和理想。”

東西方珠寶觀大碰撞,於展弘的建議

所以對於處在新時代的珠寶設計師,將不僅是單純的反覆使用中國的傳統文化元素,而是要重新找到適合,也是時尚具有個性的中國珠寶的特有打開方式。自然一方面,是要嘗試塑造出,更符合我們本國人的設計以及喜歡的語言。

東西方珠寶觀大碰撞,於展弘的建議

另一方面,則是珠寶設計的實用性,應該從用戶的需求角度來考慮。並且,

設計彰顯豐富多彩的中國傳統文化遺產也肯定不是全部目的,其中還應該做到不斷的創新,將具備中國傳統文化的珠寶作品變得更具國際化。

東西方珠寶觀大碰撞,於展弘的建議


對年輕珠寶設計師的忠告與期望

作為曾經擔任年輕珠寶設計師和相關珠寶設計專業的導師,於展弘需要經常前往不同的城市,雖然有很多的講座邀約,但增加與年輕學生的交流才是他更為看重的。不得不說,在這個過程中,問題顯現的頻率是驚人的。

就好比很多學生自己設計的作品,大多都很難在技術上實操。的確,年輕人會有很多天馬行空的點子,這是好事情。但他們對珠寶加工工藝的不熟悉,會直接體現在他們未來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求職上,畢竟社會不像課堂,沒有第二次機會。

也因此,國內很多開設珠寶設計專業的學校,應該更加重視加工工藝的基礎學習,然後才能是設計的實踐課程,本末倒置往往是最可怕的,也是很多年輕設計師沒有意識到的一個問題。

東西方珠寶觀大碰撞,於展弘的建議

當然,於展弘也承認在這個注意力經濟的時代,年輕一代的接受能力要比過去任何一代都更加成熟,畢竟每天他們可以輕易接觸到大量的信息。於是,於展弘年輕時需要做的工作是有關珠寶信息的積累,而現在則是積累後的挑選。

千萬不要陷入唯西方論的怪圈!這是於展弘最中肯的建議。

東西方珠寶觀大碰撞,於展弘的建議

源於不管時代如何發展,腳踏實地都是最重要的。作為在校學生,或者是剛步入珠寶設計師這個行業的新人,是有大量時間去以更為宏觀的角度看待當下生存環境的。所以不要著急,也不用一定強調西方的就是好的,或者中方的就是好的這樣類似的觀點,一定要學會辯證的同時,把握好自己未來的從業方向,以及只屬於自己的特點。


下期預告:玩轉!紅毯上的這些珠寶大牌

東西方珠寶觀大碰撞,於展弘的建議

電影節通過和珠寶品牌合作,完美解決了籌辦經費的問題,而參加電影節的各位明星也因此在電影節期間獲得珠寶品牌提供的珍貴珠寶,何樂而不為呢?所以總的說來,“珠寶+電影節”的模式絕對是一件對三方都互利互惠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