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8 权威专家谈芯:芯片难度远达不到北斗星量级,主要困境在于这点!

说到芯片,大家都知道手机、电脑、电视等等都离不了它,但是真正的但是真正的谈芯,多数人(包括小芯同学),并不专业。可别小瞧这指甲小的芯片,其从设计到成品,每一个过程都需要绝对的技术沉淀,设计、封装、测试等每一环,不仅需要高技术,而且每个细分领域都有各自的很高门槛,不是随便砸钱就搞得定的,搞定每个环节都相当地不容易。但是这么小小的芯片却是引领着未来,成为发展趋势。

权威专家谈芯:芯片难度远达不到北斗星量级,主要困境在于这点!

尤其是近期,中兴事件引发国人“痛芯”,芯片成了热搜话题,网上的各种评论瞬间将中国造芯推上了高潮,甚至转发朋友圈,做一枚爱国键盘侠。虽有一颗爱国之心,也知道中国芯片的市场在这个领域发展较慢,尤其是这阶段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中国自主研发的芯片进展。

中国半导体芯片进口费接近原油两倍

想必了解过半导体行业的人士都知道,目前,全球芯片主要以美、日、欧企业产品为主,而且高端市场几乎被这三大主力国家给垄断,尤其在高端芯片领域。但是,中国在芯片制造尚未形成规模,所以其生产仍依赖进口。

权威专家谈芯:芯片难度远达不到北斗星量级,主要困境在于这点!

据海关总署公开信息显示,集成电路进口额从2015年起已连续三年超过原油,且二者进口差额每年都在950亿美元以上。其中,2017年中国集成电路进口量高达3770亿块,同比增长10.1%;进口额为2601亿美元(约合17561亿元),同比增长14.6%。2017年中国货物进口额为12.46万亿元,也就是说集成电路进口额占中国总进口额的14.1%,而同期中国的原油进口总额仅约为1500亿美元。中国在半导体芯片进口上的花费已经接近原油的两倍。

虽然当下中国芯片制造仍然以进口为主,但是当下只要坚持并大力发展,中国在不久将来会有主导地位。且看专业人士是如何看待中国芯片市场及来的发展方向。

倪光南:芯片难度远达不到北斗量级

据悉,近日中兴的警钟敲响后,1篇十万的《一段关于国产芯片和操作系统的往事》的文章发表引发了热议,文中谈及了倪光南院士的造芯过往。就此事,中国之声就还独家专访了倪光南院士。而在谈及过程中,倪光南院士笑着说:“连北斗都能突破,芯片的难度达不到这个量级。”79高龄的倪光南院士对于中国芯片市场不仅乐观而且还非常有信心。

权威专家谈芯:芯片难度远达不到北斗星量级,主要困境在于这点!

不仅如此,倪光南院士还谈及了中国“缺芯”的困境。他表示,当前,针对国产的电脑芯片水平离进口芯片还有3-5年的距离;而手机和服务器上中的芯片已经与进口芯片旗鼓相当了;在网信领域,我国与先进国家水平差距也不大。而主要差距在于一些特殊领域。

权威专家谈芯:芯片难度远达不到北斗星量级,主要困境在于这点!

对于中国芯片产业的设计和制造两大块中,中国的困境主要在于“制造”这一点,也是距离美国水平需要8-10年的时间。所以当下需要攻破国产芯片的制造,除了需要大量财力投入,其在倪光南看来,我国的芯片制造要达到国外先进水平还需投大钱,同时也带动企业的积极性,更多地发挥企业的创新能力,产学研相结合,加上正确的市场引导,中国芯的未来就不远了。

权威专家谈芯:芯片难度远达不到北斗星量级,主要困境在于这点!

79高龄的倪光南院士对中国的芯片都满怀信心,作为当下的一枚年轻人士更是需要坚信。用自己的一份力气来助力集成产业的发展。而人才就是关键,当下国家大力发展集成产业,正是发展好时机,而且这个行业是高度资本密集型、智力密集型的行业,学历越高、专业技能越高,越吃香。以下都是毕业生起薪,技术大牛年薪百万不是梦

权威专家谈芯:芯片难度远达不到北斗星量级,主要困境在于这点!

随着国家大战略的实施,整个行业的人才需求将迎来新的大爆发,人才匮乏的局面愈加严峻,据报道,海思、展讯、芯原等在各大高校招聘的年薪,已普遍给到了20W+,甚至有些公司还能提供解决户口等便利条件。

年轻人们,实干兴邦,与其只是在朋友圈里空喊爱国,如果自己有计划投身该行业,就多学知识,而如果没机会,就让学子们认真学习,将来报考相关专业,毕业后产业报国。

权威专家谈芯:芯片难度远达不到北斗星量级,主要困境在于这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