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0 淺談國內影視行業畸形發展的怪現象

淺談國內影視行業畸形發展的怪現象

淺談國內影視行業畸形發展的怪現象

1、高片酬

2010年,當年電視劇單集片酬最高的是謝霆鋒,大概是30萬/集,而到2012年,這一數據就已經上升到100萬/集了。之後,演員片酬節節攀升,有數據統計,僅2016年,一、二線演員的片酬增長了近250%。

這樣高的片酬已經直追好萊塢的一線明星了,讓人有一種我們已經是發達國家的錯覺。實際上,中國一線演員的片酬甚至早已超過我們鄰國,另一個發達國家——日本。去年,日本單集片酬最高的演員也不過拿到500萬日元/集,合人民幣29.3萬,也就是說,日本電視劇演員的片酬僅相當於中國2010年的水平。

畸高的片酬嚴重損害了我國影視業的健康發展,於是,去年九月,五部委曾聯合下發通知,明確提出嚴禁播出機構以明星為唯一議價標準的要求。

隨後廣電出臺政策,《關於電視劇網絡劇製作成本配置比例的意見》。

《意見》指出,各會員單位及影視製作機構要把演員片酬比例限定在合理的製作成本範圍內,全部演員的總片酬不超過製作總成本的40%,其中,主要演員不超過總片酬的70%,其他演員不低於總片酬的30%。

過高的片酬讓幾大視頻網站也負擔過重。於是,今年4月4日,騰訊視頻、優酷、愛奇藝三家視頻網站聯名發出倡議,公開抵制演員過高片酬、撕番位、亂改劇本、消極怠工等不良風氣。

2.跨界投資

在影視圈大把撈錢的同時,這些明星顯然還不滿足於這種“辛苦錢”,而是投向了資本市場,賺起了“快錢”。在2015年那輪大牛市當中,影視傳媒作為強勢板塊,很多明星成立了殼公司後,迅速被上市公司以高溢價業績對賭的方式收購。

2015年,華誼兄弟(300027.SZ)以10.5億元現金收購浙江東陽美拉傳媒有限公司股東馮小剛和陸國強合計持有的70%的股權,而東陽美拉於今年9月2日成立,註冊資本僅為500萬元,有業績對賭,2016年為華誼兄弟帶來不低於1億元稅後淨利潤,此後4年,每年貢獻的稅後淨利潤逐年遞增15%,如果無法完成目標,馮小剛則需補齊差額。小學數學題,按照業績承諾,東陽美拉5年間稅後淨利潤須達6.74億元,極端情況下什麼都不做,無營收,馮小剛可以從已獲得的10.35億元現金中拿出6.74億元來補足業績目標之差額部分,仍淨賺3.61億元,片酬再高,哪裡有印股票來錢快啊...

2016年,唐德影視計劃用7.4億元收購演員范冰冰旗下無錫愛美神影視文化有限公司51%股權,而後者彼時剛註冊成立幾個月,註冊資本為300萬元,幾乎還沒有營收。

2016年中旬股市發生什麼就不再多說了,監管迅速收緊,傳出證監會叫停上市公司跨界定增,涉及互聯網金融、遊戲、影視、VR 四個行業。比如水泥企業不準通過定增收購或者募集資金投向上述四個行業。同時,這四個行業的併購重組和再融資也被叫停。大招一出,誰與爭鋒,一時間全市場風聲鶴唳...隨後唐德影視終止籌劃收購愛美神51%的股份,一步慢,步步慢,再次證明,在金融界要賺錢,不僅要腦子好,還要動作快。

因為行業高度不確定,所以資本嚴重的扎堆到頭部資源以增加確定性。保證投資回本的秘訣有二:

1)不計成本地加大投入, 這樣矛盾的事實卻是我國影視行業的現狀。

2)明星明星還是明星。因為現狀已經變成了:投資方只認明星才投資,片方只認明星才拍攝,觀眾只認明星才觀看。

當市場上很多外部湧入的熱錢,所有的要素都圍繞明星轉的時候,影視產業鏈“規則”變得畸形也就可以理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