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6 只盯著嘌呤治痛風,大錯特錯!

痛風是機體尿酸的合成增加或排量減少,造成了高尿酸血癥。當血液中的尿酸濃度過高,尿酸就會以鈉鹽的形式沉積在關節、軟組織、軟骨和腎臟中,引起組織的炎性反應,表現為常見的大腳趾疼痛。

只盯著嘌呤治痛風,大錯特錯!

尿酸是食物中嘌呤的代謝產物,正常人從飲食中攝取的嘌呤僅佔20%左右,其餘的嘌呤都是在機體代謝過程中產生的。從食物攝取的嘌呤雖少,但極少被機體利用,大部分會被分解轉化為尿酸,所以從飲食中獲取的嘌呤對尿酸水平影響不容忽視。也造成越來越多的痛風病人在飲食存在誤區:

誤區一:少吃嘌呤高的就行,每天吃多少東西不需要控制

體重指數與高尿酸血癥呈正相關關係,也就是說體重越大,高尿酸血癥的症狀會更嚴重,因此對於肥胖或超重的痛風患者除了限制嘌呤含量高的食物以外,更應控制每日總能量的攝入。

只盯著嘌呤治痛風,大錯特錯!

誤區二:魚肉蛋奶都是高嘌呤食物,絕不能吃

動物內臟、肉湯、各種肉類以及大多數魚類等確實含有大量嘌呤。不過牛奶和蛋類卻是低嘌呤食物,而且富含必需氨基酸的優質蛋白,痛風患者完全可以吃。其中,高膽固醇血癥患者需注意蛋黃不要過量。

誤區三:蔬菜是低嘌呤食物,多吃蔬菜好

有些人認為蔬菜嘌呤含量低,不會引起痛風發作,因而不需要特別限制。

蔬菜的嘌呤含量與動物肝臟、海鮮、肉湯等動物性食物相比確實要低一些,但有些蔬菜並不屬於低嘌呤食物,如蘆筍、黃豆芽、紫菜、豌豆苗的嘌呤含量就比較高。因此在蔬菜的選用上也要慎重。

只盯著嘌呤治痛風,大錯特錯!

誤區四:喝茶水、咖啡有利於排尿酸

痛風病人都知道不能喝酒,但認為喝茶水和咖啡會有利於排尿,這種認識不完全正確。嘌呤易溶於水,痛風患者多喝水是有利於尿酸的排出的,還能預防尿酸性的腎結石,延緩疾病對腎臟的損害。但濃茶、咖啡等飲料有興奮自主神經的作用,也可能會誘使痛風急性發作,痛風患者應儘量避免飲用。

誤區五:痛風發不發作都吃一樣的食物

正常人吃飯,每日可攝入嘌呤600~1000毫克,痛風患者的急性發作期,嘌呤攝入量應控制在每天150毫克以內,這對於儘快終止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發作,加強藥物的療效均有很大作用。

只盯著嘌呤治痛風,大錯特錯!

痛風患者確實要控制嘌呤的攝入,但千萬不要只盯著嘌呤來治痛風,只有針對自己的情況安排合理、營養均衡的飲食,才有利於病情的恢復。最後奉上兩份食物嘌呤含量表,供大家收藏。

表1 常見動物性食物嘌呤含量

只盯著嘌呤治痛風,大錯特錯!

表2 常見植物性食物嘌呤含量

只盯著嘌呤治痛風,大錯特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