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3 2018年达州市“非遗进校园”走进通川区一小

传承非遗文化 尽展少年风采

2018年达州市“非遗进校园”走进通川区一小

2018年达州市“非遗进校园”走进通川区一小

5月31日下午,通川区一小校园一片欢腾,整个校园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由市知联会、市文体广新局、市文化馆联合举办的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尽展中华少年风采”为主题的2018年达州市“非遗进校园"暨六一庆祝活动热烈举行。表演非遗文艺节目,展示非遗文化项目,了解非遗文化,师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当天,市知联会会长禇小玲、市知联会秘书长张伟、市文体广新局副局长曾军、市文化馆馆长徐殿乾等领导来到现场,与生同庆。

2018年达州市“非遗进校园”走进通川区一小

活动丰富多采,舞台上,通川川区一小学生表演了气宇轩昂的《龙腾巴山》尽展少年英姿,脍炙人口的《巴渠童谣》及四川盘子《采花》等极具特色的四川非物质文化。达州市文化馆带来了扣人心弦的杂技,高深莫测魔术《幻变》,以及川剧《变脸》等多项独家绝技也好。各种精彩表演让同学们大开眼界,叹为观止!

2018年达州市“非遗进校园”走进通川区一小

2018年达州市“非遗进校园”走进通川区一小

通川区一小学生带来的节目《龙腾巴山》。

2018年达州市“非遗进校园”走进通川区一小

2018年达州市“非遗进校园”走进通川区一小

市文化馆带来的魔术表演《幻变》

2018年达州市“非遗进校园”走进通川区一小

通川区一小学生表演舞蹈《巴渠童谣》。

2018年达州市“非遗进校园”走进通川区一小

2018年达州市“非遗进校园”走进通川区一小

川剧大师在现场带来精彩的《变脸》。

2018年达州市“非遗进校园”走进通川区一小

2018年达州市“非遗进校园”走进通川区一小

边演奏、边演唱、边舞蹈的四川盘子。

2018年达州市“非遗进校园”走进通川区一小

精彩的杂技表演。

台下,三汇彩亭、大竹竹唢呐、达川区安仁板登龙、糖画、根雕、剪纸等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给同学们进行了现场演示和讲解,琳琅满目的非遗项目深深吸引着孩子们。张张精致的剪纸作品展现着川东北的悠久历史。竹唢呐演绎着竹乡人的喜怒哀乐。造型洗炼,神情逼真的泥塑具有浓厚的乡土生活气息。糖画亦糖亦画,晶莹透亮,看得同学们眼馋口也馋。根雕古朴典雅,将传统艺术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2018年达州市“非遗进校园”走进通川区一小

2018年达州市“非遗进校园”走进通川区一小

2018年达州市“非遗进校园”走进通川区一小

2018年达州市“非遗进校园”走进通川区一小

2018年达州市“非遗进校园”走进通川区一小

2018年达州市“非遗进校园”走进通川区一小

2018年达州市“非遗进校园”走进通川区一小

2018年达州市“非遗进校园”走进通川区一小

2018年达州市“非遗进校园”走进通川区一小

2018年达州市“非遗进校园”走进通川区一小

2018年达州市“非遗进校园”走进通川区一小

2018年达州市“非遗进校园”走进通川区一小

2018年达州市“非遗进校园”走进通川区一小

2018年达州市“非遗进校园”走进通川区一小

同学们还在老师组织下参观了非遗展板,图文并茂的非遗展板,展示了我市29个省级以上非遗项目,让同学们受益匪浅。

2018年达州市“非遗进校园”走进通川区一小

市文体广新局副局长曾军表示,我市非遗保护成绩突出,目前有国家级名录3个,省级名录29个,市级名录66个,国家级传承人2个,省级传承人34个,市级传承人50个,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1个,省级传习基地1个,省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个。此次非遗走进通川区一小,旨在通过舞蹈表演、互动演法、图片展览等形式,向广大师生展示达州优秀非遗资源,普及非遗知识,探索学校教育与非遗传承有机结合的方式方法,以让广大中小学生更好地了解达州历史,接爱乡土文化教育。

本报记者 王万礼 摄影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