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4 钱穆:何为流品社会?

钱穆:何为流品社会?

中国社会自秦汉以后,在一般人脑海中,并没有“阶级”,但却有“流品”。我们可以说,秦汉以后的中国社会,是一个“流品社会”,并不是一个阶级社会。中国社会上从此分为士、农、工、商四流品,亦可称为“四民社会”。

流品不是阶级。若我们不明白士、农、工、商四流品,亦将不明白中国社会之特点。农、工、商三流,西方社会也有,现在我们先讲“士”的一流。

平常说“士”是读书人,这并不恰切,因中国社会向没有禁止农、工、商人读书。有人说“士”是知识分子,也同样不恰切。

中国人对士之一流,却另外有一种不平常的涵义。因“士”可以参加国家考试,跑进政府,预闻政治。我们常说“士大夫”“士君子”,士是参加政府的一特殊流品。而且秦汉以后的政府,亦仅由此辈士人所组织。中国秦汉以后的政府,便变成了“士人政府”,这和封建社会里的贵族政府绝不同。

中国秦汉以后,早不是贵族政府了,参加政治组织政府的,都是平民中间的士。“士”经过了政府之察举和考试而加入政府,这一制度,由汉武帝时代董仲舒之建议而确立。

但既做了政府官吏,便该和社会平民有分别。做官后,由国家给以俸禄,理论上应该专为公家服务,再不该顾及各自的私生活了。若其再谋个人经济,经营私家生活,则将妨碍公众,亏负本身的职守。其余农、工、商三流,则各自经营私生活,而负有缴纳租税的义务。

本文选摘自《孔子传》钱穆 著,九州出版社出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