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5 3.15,回憶上當受騙日

在某論壇閒逛玩,看到3.15話題下有人發貼叫大家都說說自己的上當受騙經歷,跟帖者五花八門,讓我忍不住狂笑不止。當然——理所當然地——也想起了自己曾被騙被‘黑’過的經歷。說實話,有時候也蠻悲慘的。


3.15,回憶上當受騙日


我十六歲時候堅持輟學,跟倆同學一塊坐火車去四川。為什麼堅持要輟學就不說了,不是多愉快的回憶。話說我們到四川后,一陣瘋玩,兜裡銀子花了精光,自然而然的就開始想家了——是不是人都有這個通病——吃飽喝足不想家,飢寒交迫特想家。

那時候不像現在這麼方便,隨便去個馬路牙子上都有自動提款機,何況當時自己連張身份證都沒有。想家了咋辦,沒路費,那倆小子其中一個的家長很是‘慷慨’地給了100塊人民幣。從四川某地回我的祖籍河南。

這點錢顯然不夠路費,但也沒法,只好硬著頭皮走了,記憶特清楚。在那個小縣城的長途客運站裡,花了85塊買了一張到西安的汽車票,買了幾根火腿腸和幾包方便麵。給我舅舅打個電話,說我就要到西安,讓他去接我一下。通話時長不足三分鐘,掛斷,公用電話的老闆硬找我要8塊錢。給了,口袋裡只剩下乾巴巴的1.5元。記得很清晰。

帶著滿身心的淒涼感,我離開四川,一路上睡睡醒醒,總有種要哭的感受。第二天快中午的時候到了西安火車站。下車後,日頭正猛烈,口渴的要命,恰好看見車站前廣場上有人擺攤賣汽水,自己做的那種。老闆一個勁的吆喝:加冰5毛、加冰5毛!來不及多想,上去就幹了一大杯,甜甜的,就是糖精+水+色素調成的。喝完了,從口袋摸出5毛錢,扔下,想走。

被喝住!那老闆說:錢不夠。我說:不是5毛嗎?他說:加冰5毛。一塊冰5毛,汽水5塊。

我立馬傻眼了。要哭的感覺更強烈了。

半天后才好不容易怯生生地說一句:沒錢了。當時聽來,自己的聲音特乾燥。

老闆說:沒錢不行,沒錢你不能走。站在一邊的幾個人都似笑非笑地看著我,我窘的都開始恨自己為什麼要來這個世界,只會低著頭搓自己的手指頭。這一搓不要緊,老闆看見我戴了隻手表,說:手錶也是錢吶!

手錶摘下來給他,我迅速撤離,在火車站的廁所裡,用了很久時間才抑制住哽咽。真想抽自己倆耳刮子,現在回憶起來依舊有那樣的感受。年少輕狂,無知愚蠢,活該!

3.15,回憶上當受騙日

不過打那之後,我算是記住了,一個人的滋味,不好受!我在火車站轉悠了三天,愣是沒找著我那可憐的舅舅,他一直在火車出站口等我。後來找著他,他滿嘴是泡,簡直擔心壞了。值得回憶的是,那三天裡,我認識了倆善良的小偷,以及一個我現在都忘記了長相的和我差不多同齡的女孩,那女孩給我買吃的,給我打電話的錢。此生難忘。

我還曾受過兩次一模一樣的騙。

第一次是在武昌火車站,那時候的武昌火車站遠遠沒現在這麼氣派敞亮。灰暗擁擠和髒亂是幾乎所有火車站給我的既定映象。忘了那時候去武昌幹啥,下了火車後,已經差不多是凌晨時分了,除了剛下車的乘客,幾乎看不到其他什麼人。口袋裡的煙抽完了,找不到車坐,我走進車站旁邊一個小商店,要了包4塊的紅梅。沒零錢,給了他一張老人頭,找錢給我,只有92,9張10元的,兩張1元的。

我說:老闆,這不對呀,你少找我幾塊錢。

他說:哦,是嗎?我看看。

然後把錢又接回去,刷刷數了一遍,嗯,確實少了幾塊,然後又給我加了幾張1元的。我接過來,看也沒看,趕緊跑到對面的馬路中央去攔一輛過來的出租車。

付出租車錢的時候,發現買菸找給我的錢只有46塊。我當時怎麼也想不通他是咋把那5張10元給掉包的,數錢的時候我看得一清二楚呀。

3.15,回憶上當受騙日

我有幾位朋友在某地念書,在一棟樓裡和女朋友租房子去。有一次,我去他們那玩,一塊去喝酒,個個都喝的七葷八素。之後去其中一個的房子裡玩牌,他門口有一層水泥砌的階梯。另一個朋友不小心,被絆了一腳,腦袋上磕出個滲血的大包。玩了倆小時撲克,我們走,臨出門,那朋友的女友說:小心點,別再摔著了。

我那朋友相當神氣,一邊偉人般揮著手,一邊回頭說道:在一個地方摔兩次的是傻逼!

話音剛落,砰,非常沉悶的一聲響,這回他差點沒爬起來。

3.15,回憶上當受騙日

還是在西安火車站,那年我在江西讀書,寒假回父母身邊,也是在車站裡的小商店裡賣煙,也是給了100塊的整錢,也是少找了幾塊錢,也是拿回去重新數了一遍。回到家後才發現又少了50塊。

——在此奉勸各位,儘量不要在火車站之類的地方買菸,最好什麼東西都別買!

——不過還是但願你這一生都別被人騙。

有一種流行的快速提高記憶力的方法就叫關聯記憶法。是說,你想到一件事,不期然地就會想起另一件事。每回有人說上當什麼的,我就會想起自己曾上過的當,繼而會想起我那位連摔兩次的朋友。繼而又回想起火車站的種種。如此這般,往返巡迴,永遠都回想不完。

說實話,現在我對火車站——尤其是即將一個人去某個陌生的地方——甚至,人多的地方——都抱有一種深深的恐懼感。儘管最近這些年這樣的事再也沒發生過。但就是無法釋懷。說不清楚是不是因為害怕孤單。但我有時候倒也很享受獨自一人呆在某個無人處的感覺。可能就像某些當代年輕小說家寫的那樣:一種在繁華世界裡的疏離感。

上當受騙的滋味,不好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