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3 李清照化用一句无名唐诗,成千古佳句,却被评价智不如人!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

说起“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想必大家对其人生经历、感情生活以及词作风格都很熟悉。李清照早年居于山东,生活优裕安康,于丈夫赵明诚感情相谐。而靖康之变后,金兵肆虐中原,李清照不得不与赵明诚逃亡南渡,经历了南渡、丧夫以及后来再嫁婚变等等一系列变故,李清照在南方的流寓生活及其凄苦。

这些生活经历从其词作终究能窥见一二,其早年词作如“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颇有情趣,心境欢快;而其晚年的词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则变为孤寂凄苦,令人不忍卒读。

李清照化用一句无名唐诗,成千古佳句,却被评价智不如人!

今天狗子向大家介绍的便是李清照早年所作的一首词,既有情趣又颇有羞涩之态,写出了情窦初开的少女情怀:

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这首词是李清照所传世的词作中极早的一首词,以词看词人,也应为李清照少女时期,事实确实如此,这首词是李清照十六岁时所作,正是少女怀春的时候,所写的也是她对这种少女心情最直观的感受。

李清照化用一句无名唐诗,成千古佳句,却被评价智不如人!

词中上阕单写少女在庭院荡秋千玩耍的欢快,只说“蹴罢秋千”便将荡秋千的过程一笔带过,却留下了荡秋千时的欢快愉悦。荡完了秋千,已然疲惫慵懒,出了一身的汗。一句“露浓花瘦”既是写景,又暗喻人,景既妍丽,而人娇瘦带汗,不恰恰正是“露浓花瘦”吗?

上阕是少女自娱自乐的情景,而下阕则写见客人来后的情态:“袜刬金钗溜”!“袜刬”就是只穿着袜子就在地上走,可见匆忙回避,来不及穿鞋,而匆忙之间,发髻松散,金钗都滑落在地!将少女急急忙忙的姿态描绘地栩栩如生!结尾一句更是传神:“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匆忙走开却是“羞”,可见少女此刻内心羞涩,一句“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将其想见又怕见,只得偷眼相觑,手中还拿一枝青梅故作掩饰。虽无直接的心理描写,却通过寥寥几个动作将少女羞涩怀春的心理描绘地淋漓尽致!

李清照化用一句无名唐诗,成千古佳句,却被评价智不如人!

短短一首小令,寥寥数句之间便写出了少女欢快、慵懒、匆忙、羞涩、好奇、爱恋、矜持等等动作神态和心理特征!尤其一句“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化用唐诗“见客入来和笑走,手搓梅子映中门”却青出于蓝,传神至极,堪称绝妙!

这一句化用及其传神绝妙,但清代有词论家却不以为然,并且评价说:“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直用“见客人来和笑走,手搓梅子映中门”二语演之耳。语虽工,终智在人后!如此评价,着实可笑!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