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1 鬼谷子:阴阳之道,捭阖之术,读透悟道之人,必将处处如鱼得水

鬼谷子:阴阳之道,捭阖之术,读透悟道之人,必将处处如鱼得水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白雪乾金飞琼苑,黄芽坤土发玉园。”大家好,我是白雪黄芽。今天和大家一起研读《鬼谷子•捭阖》最后一段文字。

鬼谷子:阴阳之道,捭阖之术,读透悟道之人,必将处处如鱼得水

捭阖之道,以阴阳试之,故与阳言者依崇高,与阴言者依卑小。以下求小,以高求大。由此言之,无所不出,无所不入,无所不可。可以说人,可以说家,可以说国,可以说天下。

译文:关于开放和封闭的规律都要从阴阳两方面来试验。因此,给从阳的方面来游说的人以崇高的待遇,而给从阴的方面来游说的人以卑下的待遇。用卑下的来求索微小,以崇高来求索博大。由此看来,没有什么不能出去,没有什么不能进来,没有什么办不成的。用这个道理,可以说服人,可以说服家,可以说服国,可以说服天下。

善于捭阖之道者,善用阴阳来调动、探索人与事物。用阳,即积极、开发、向上的思想来游说,探查出对方的思维高度、格局与胸怀等;用阴,即消极、保守的思想来游说试探,使对方暴露出懦弱、易怒、胆小等人性弱点。所以以低下的方式来试探对方,获取其卑小的一面,用崇高的方式来试探对方,获取其伟大的一面。按照如此的方法来谈,没有获得不到的信息。就凭此方法,可以游说一切。

鬼谷子:阴阳之道,捭阖之术,读透悟道之人,必将处处如鱼得水

为小无内,为大无外。益损、去就、倍反,皆以阴阳御其事。阳动而行,阴止而藏;阳动而出,阴随而入。阳还终始,阴极反阳。以阳动者,德相生也;以阴静者、形相成也。

译文:要做小事的时候没有“内”的界限;要做大事的时候没有“外”有疆界。所有的损害和补益,离去和接近,背叛和归附等行为,都是运用阴、阳的变化来实行的。阳的方面,运动前进;阴的方面,静止、隐藏。阳的方面,活动显出;阴的方面,随行潜入。阳的方面,环行于绺和开端;陰的方面,到了极点显就反归为陽。

善用捭阖之道者,没有大小、内外的限制。所有一切目的都可以用阴阳来驾驭。面对阳气,即积极的、崇高的、伟大的,被需要的等方面,就应积极采取行动;面对阴气,即消极、落后、备下、气馁等方面,就应该及时停止和闭藏。以阳气来运行者,道德就会增长;以阴气安静的人,形势就会生成。阳气与阴气最终是互为转化,互为根基。能善用阴阳变化者,就能把握事物发展规律。

鬼谷子:阴阳之道,捭阖之术,读透悟道之人,必将处处如鱼得水

以阳求阴,苞以德也;以阴结阳,施以力也;阴阳相求,由捭阖也。此天地阴阳之道,而说人之法也,为万事之先,是谓“圆方之门户”。

译文:凡是凭阳气行动的人,道德就与之相生;凡是凭阴气而静止的人,开拓热就与之相成。用阳气来追求阴气,要靠道德来包容;用阴气来结纳阳气,要用外来约束。阴阳之气相追求,是依据并启和关闭的原则,这是天地阴阳之道理,又是说服人的方法,是各种事物的先异,是天地的门户。

阳气即积极、向上、崇高、伟大;阴气即安静、保守、卑下;阳气生道德,以阳求阴,只有道德才能包容阴气特质的人,如此两者才能共荣;阴气生形势,以阴求阳,则需施加力量来推动,需要外在的形势来迫使阴转向阳。所以,阴阳互求互转,皆是遵循开启和闭合的天地法则。既然这是天地之间的法则,那也是游说对方最基本的方法,由此擅于捭阖之道人,不输于战国苏秦与张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