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1 中藥薰洗加服補中益氣丸治療內痔


痔是人體直腸末端黏膜下和肛管皮膚下靜脈叢,發生擴張和屈曲所形成的柔軟靜脈團,是一種常見的肛腸疾病,又名痔瘡、痔核、痔病、痔疾等。任何年齡都可發病,但隨著年齡增長,發病率逐漸增高。在我國,痔是最常見的肛腸疾病,素有“十男九痔”“十女十痔”的說法。

中藥燻洗加服補中益氣丸治療內痔

內痔分為4度:Ⅰ度排便時出血,便後出血可自行停止,痔不脫出肛門。Ⅱ度常有便血;排便時脫出肛門,排便後自動還納。Ⅲ度痔脫出後需手輔助還納。Ⅳ度痔長期在肛門外,不能還納。其中Ⅱ度以上的內痔,多形成混合痔,表現為內痔和外痔的症狀同時存在,可出現疼痛不適、瘙癢,其中瘙癢常由於痔脫出時,有黏性分泌物流出。後三度多成混合痔。對於一些不適宜於手術治療的患者,宜用非手術治療,以緩解症狀。筆者用中藥燻洗加服補中益丸的方法治療Ⅲ度、Ⅳ痔瘡,收到較好的效果。

方藥:五倍子50g,明礬50g,白芍30g,烏梅20g,苦參20g。用布包好,置於開水中浸泡1小時,瀝出藥液(藥包存放第2日再用),用藥液燻洗痔瘡10~15分鐘,或用毛巾在蘸藥液乘熱敷患處。每劑量可連續用3~5天(可重複使用),3劑為1療程。同時加服補中益氣丸,用藥期間忌酒及辛辣食物。

病例一:張某,女,60歲,2017年10月日來診。素患痔疾,常有便血;排便時脫出肛門,排便後自動還納;近期內發作尤其嚴重,每便必血,痔核外脫,不能自行還納,必須依託幫助才能復還。凡遇到用力、咳嗽、行走、下蹲時,都可引起痔核脫出。開外洗方3劑,用藥液燻洗,1~2次/日,配合補中益氣丸。用藥至1周,出血停止,痔核縮小,能自行還納。隨訪至今未發作。

病例二:王某某,女,30歲,2017年8月9日來診,述自生育二胎後2年,得痔瘡,經常便血,近段時間,痔核脫出,便時出血如湧,便後痔核難以還納。甚至行走、噴嚏、咳嗽、站立時,也會脫出。開外洗藥3劑,用藥液燻洗,每日1~2次,配合口服補中益氣丸。用藥至1周,出血停止,痔核縮小,已不再下脫。隨訪至今未有大發作。

三期內痔,每以氣虛現象多見,中氣不足,痔核下脫,肛周墜脹;氣不攝血,統攝無權,故出血量多。補中益氣丸補中益氣獨擅,一方而功用兩得,氣升而陷舉,外脫之痔核可還納肛中;氣能攝血,氣足能收攝血液,不至妄行。外用方中五倍子、明礬能收能斂;白芍、烏梅酸澀固脫、止血;苦參清熱燥溼。故能使痔核收斂縮小,血止腫消。(王業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