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0 消化不良的4個分型及20種中成藥舉例


中醫認為,引起消化不良的常見原因有以下4個:

1.外邪入侵,引起的氣機壅塞,傷中;

2.飲食阻滯,貪食過飽,隨意食用生冷的食物導致的胃失和降;

3.痰凝氣滯或溼阻中焦;

4.脾胃虛弱。

那麼,日常該如何應對這4類消化不良?可以選用哪些中成藥?下面,一起看看吧!

消化不良的4個分型及20種中成藥舉例

一、外邪入侵導致的消化不良

此類消化不良多見於患者外感表邪,常見症狀有:惡寒發熱,頭痛,嘔吐洩瀉,腹痛脹滿,小便不利,停食等。

常見中成藥舉例:

  • 香蘇正胃丸、四正丸:用於夏日外感風寒、內傷暑溼所致惡寒發熱、頭痛、嘔吐洩瀉、腹痛脹滿、小便不利、停食停乳、夜寐不安等症。

  • 九寶丸、寶咳寧顆粒、至聖保元丸:用於外感風寒所致的頭痛身熱,鼻流清涕,咳嗽痰盛,胸膈不利,嘔吐食水,夜臥不安。

  • 妙靈丸、六和茶:用於外感風熱,痰熱壅盛出現的發熱頭痛,咳喘痰多,煩躁不安,咽喉腫痛,甚則高熱神昏、驚風抽搐。

  • 七星茶:用於小兒傷風咳嗽、積食,夜睡不寧。

二、飲食阻滯,貪食過飽的消化不良

此類消化不良,大人小孩都很常見,常見症狀有:胸脘滿悶,納呆,噯腐吞酸,噁心嘔吐或吐出宿食等。

常見中成藥舉例:

  • 大山楂丸、香果健消片、保和丸:用於食積內停所致的食慾不振,消化不良,脘腹脹悶。

  • 神曲胃痛膠囊:用於胃酸過多,胃痛,食慾不振,消化不良。

  • 昇陽十一味丸:用於胃寒,消化不良,腎寒腰痛,寒性腹瀉。

三、痰凝氣滯與溼阻中焦導致的消化不良

此類消化不良常見於溼胖的人,常見症狀有:胃腸積滯,溼熱下痢,口渴不休,胸熱心煩,便秘等。

常見中成藥舉例:

  • 檳榔四消丸:用於食積痰飲,消化不良,脘腹脹滿,噯氣吞酸,大便秘結。

  • 九制大黃丸:用於胃腸積滯,溼熱下痢,口渴不休,停食停水,胸熱心煩,大便燥結,小便赤黃。

四、脾胃虛弱導致的消化不良

此類消化不良常見於小兒、老人,體虛的人,常見症狀有:脾虛所致的食少便溏,或吐或瀉,脘腹脹滿,四肢乏力,面色萎黃等。

常見中成藥舉例:

  • 人參健脾片、益脾壯身散:用於脾虛溼困所致的食少便溏,或吐或瀉,脘腹脹滿,四肢乏力,面色萎黃等症。

  • 養脾散:用於脾胃虛弱、水土不服引起的消化不良,飲食積滯,脘腹脹滿,噯氣吞酸,腹瀉下痢,食慾不振,面黃肌瘦等。

  • 小兒胃寶丸:用於傷食傷乳,嘔吐洩瀉,脾虛胃弱,消化不良。

  • 寶寶樂:用於脾胃虛寒,脘腹隱痛,喜溫喜按,胃納不香,食少便溏。

使用注意事項

1.在服用消食藥時,忌菸、酒及辛辣、生冷、油膩食物;

2.在選用治療感冒導致的消化不良的藥物時,要先分清楚是風寒感冒還是風熱感冒,且在服用此類藥物時,不宜同時服用滋補性中成藥;

3.不要過度使用消食藥,過度使用可能會導致人體正常的脾胃功能下降。

(本文僅供專業人士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