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研究發現微信提早2周預測新冠爆發,社媒可以提早發現疫情嗎?

近日一篇來自於西安交通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的文章引起了我的興趣,名字是“WeChat, a Chinese social media, may early detect the SARS-CoV-2 outbreak in 2019”,這篇文章認為微信可以提早兩週預測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爆發,先來看看這篇文章。


研究發現微信提早2周預測新冠爆發,社媒可以提早發現疫情嗎?

新型冠狀病毒

中國湖北省省會武漢市於2019年12月爆發了原因不明的肺炎。不久,病因被確定為新型冠狀病毒,類似於嚴重的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冠狀病毒(SARS-Cov),現在被命名為SARS-Cov-2。截至2020年2月23日,我國已報告79,971例實驗室確診病例和2873例死亡,國外已經報告7053例確診,106例死亡。尤其在韓國、日本、意大利、伊朗,疫情正在快速蔓延,受感染患者的數量在迅速增加。

如果我們可以在更早的時間發現病毒,就可以把病毒扼殺在搖籃中。

研究認為此前傳統的傳染病報告方法滯後期在2周左右。

此前中國疾病預防中心在內的傳統監測系統控制和預防(CDC)通常依賴於醫生和實驗室提交的臨床,病毒學和微生物學數據。由於時間和資源的限制,缺乏報告系統的操作知識以及這些系統中的法規,暴發事件與其報告之間存在嚴重的滯後現象。

平均而言,傳統監控系統的報告延遲約為兩週。而對傳染病而言2周已經是非常漫長的時間,足以讓大量人群感染。

此前互聯網預測疾病的爆發已有經驗。


研究發現微信提早2周預測新冠爆發,社媒可以提早發現疫情嗎?

隨著互聯網和智能手機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使用T社交媒體共享信息。在通過衛生機構和官方報告機構進行報告之前,一個事件可能已經在社交媒體上發佈了幾天甚至幾個月

此前搜索引擎(例如百度)是各行各業人們獲取健康信息的重要來源。依次分析搜索行為數據提供了一種檢測和監視疾病和症狀的新方法。

使用社交媒體,搜索查詢和其他互聯網資源的技術為檢測和跟蹤新興疾病提供了新穎且經濟的方法,並已成功用於SARS ,流感,登革熱等眾多案例中。

這次疾病爆發前關於疾病的微信指數如何?


研究發現微信提早2周預測新冠爆發,社媒可以提早發現疫情嗎?

藍色為SARS,紅色是非典

由於此次新型冠狀病毒跟SARS關係密切,基因相似度在80%,同時由於早期使用SARS試劑曾陽性,因此早期有人以為是SARS,所以使用“非典”和“SARS”兩個名詞。

從上圖可以看出“非典”和“SARS”兩個關鍵詞的微信指數。

在這之前我們先回顧幾個重要日期:

  1. 2019年12月1日:一項研究顯示,首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患者於2019年12月1日發病。
  2. 2019年12月31日:12月30日武漢宣佈爆發不明原因肺炎,12月31日國家衛健委專家組抵達武漢。
  3. 2020年1月20日:衛健委專家組組長鍾南山院士宣佈新型冠狀病毒會人傳人。

“非典”在2019年12月15日之前一直保持在較低水平,並有小幅波動。在12月15日後此指數波動上升,隨後直到2019年12月29日到達高峰,隨後下降,並在1月20日達到峰值,此後一直在高峰,直到現在。

“SARS”在2019年12月1日左右出現一個小高峰,隨後一直保持平靜,直到12月30日迅速上升,隨後一直保持在峰值,並在2020年1月20日後再次上升。

研究發現微信提早2周預測新冠爆發,社媒可以提早發現疫情嗎?
  1. 2019年12月1日“SARS”指數飆升:國際醫學期刊《柳葉刀》1月24日在線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首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患者於去年12月1日發病。也就是說這是目前認為首個病人出現時間,但也有可能有更早的病人出現。
    這次指數變化有可能是臨床醫師接診到這種病人通過臨床表現和胸部CT中病毒性肺炎的表現可能判斷為SARS,並在微信上交流病情,並且傳播。但沒有得到官方回應後逐漸停止。
  2. 2019年12月15日後“非典”指數活躍:根據判斷12月15日是隨著就診病人的增多,有越來越多的醫生了解到此事,但SRAS相對專業,大部分呢普通民眾僅僅知道“非典”,因此在微信上使用“非典”進行交流,並且有可能通過朋友圈等方式,使更多的普通民眾瞭解到了這件事,並且持續傳播,導致指數持續活躍。
  3. 2019年12月31日“非典”跟“SARS”都達到一個小高峰:2019年12月31日上午, “武漢出現不明原因肺炎病人,疑似SARS”一事引發關注。同時也是在這天國家衛健委專家組到達武漢。官方的消息迅速引爆社交媒體。
  4. 2020年1月20日兩個指數都迅速攀升:1月20日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鍾南山院士在接受央視連線時明確表示,目前可以肯定,此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存在人傳人的現象。
    這是官方首先宣佈存在人傳人,也是84歲的鐘南山老院士,在SARS事件後再次主持大局,並且向公眾宣佈。人傳人三個字在當天各種媒體刷屏。


研究發現微信提早2周預測新冠爆發,社媒可以提早發現疫情嗎?

總結下來可以可以看到“SARS”跟“非典”這兩個關鍵詞的微信指數在疾病爆發前都已經有了徵兆,其中“非典”指數在12月15日後持續活躍,比官方宣佈存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日期提早了2周。


研究發現微信提早2周預測新冠爆發,社媒可以提早發現疫情嗎?

從百度指數上可以看出“SARS”跟“非典”都在12月30日出現一個小高峰,而在12月1日至12月30日沒有明顯波動。

  1. 在最早期時主要為醫務人員發現情況,而醫務人員是專業技術人員不需要通過百度瞭解疾病,因此在極早期百度指數無變化。
  2. 百度在移動互聯網領域佔比較低,目前大部分人主要通過手機瞭解各種知識,而百度在移動互聯網領域佔比較低,因此在12月15日至12月30日僅出現小幅波動,沒有微信指數敏感。

以後可以如何通過社媒發現各種突發情況?

收集和分析來自社交媒體、互聯網搜索查詢、新聞通訊社和網站的數據,是一種預警和發現疾病暴發的新穎方法,是對傳統監視系統的補充。

全球公共衛生情報網絡(GPHIN)在兩個多月前發現了2003年在中國爆發的SARS,並在2012年首次警告了中東呼吸綜合徵冠狀病毒(MERS-CoV)的爆發。

而我國有眾多龐大的互聯網公司,也是除美國以外唯一一個把大數據掌控在自己手上的國家,我們可以合理利用這些大數據來幫助我們發現和處理各種突發情況。

研究發現微信提早2周預測新冠爆發,社媒可以提早發現疫情嗎?

大數據

目前的研究表明,從微信中收集和分析數據對於早期發現疾病暴發可能是驚人的。考慮到微信用戶的數量,這可能特別有利於發現中國的疫情。

據我們所知,這是該領域首次使用微信數據。正如當前研究表明的那樣,使用微信數據可能比使用百度搜索查詢數據更好地及早發現新疾病的爆發,因為在微信時代,人們可能首先在微信中交流,這是中國人的生活方式。

同時可以在快速響應後,追蹤微信中頻率異常行為的關鍵字的來源,可能成為在疾病的早期控制疾病暴發的一種有前途的方法。

雖然各種社交媒體軟件層出不窮,但只要是中國的公司,那麼各種數據就掌握在我們自己手裡,這也為我們分析數據提供了基礎。


未來的我們可以通過定期檢測數據的波動來及時掌握各種變化,並且可以在早期發現。

同時可以通過大數據定性、定點的發現問題,給專業人士提供更多的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