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道德經》第六、七、八章

第六章 玄牝之門,謂天地根

穀神不死,是謂玄牝。

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

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生育萬物的淵源之地,是萬物的生命之源。

生命綿綿不絕,是造化,也是道之所存。

因此我們應該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猶如敬畏道一般。

今日閱讀 |《道德經》第六、七、八章

第七章 以其無私,故成其私

天長地久。

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

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天地之所以長存,是因為它不是為了自己而生存。

聖人不計功勞反而能揚名,不計生死反而能留住性命。

是因為他們的無私,才成就了他們自己。

今日閱讀 |《道德經》第六、七、八章

第八章 上善若水,不爭無尤

上善若水。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處眾人之所惡,

故幾於道。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夫唯不爭,故無尤。

最善就應該像水一樣。

滋潤萬物而不爭不搶。

處於大家都不願意靠近的地方,因此幾乎接近於“道”。

善的人能夠處在自己該在的地方,心地善良,與人為善,言語可信,為人正直,做事能夠發揮長處,能夠找準時機。

不爭不搶,所以無過。

今日閱讀 |《道德經》第六、七、八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