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深圳都留不住的華為,為什麼松山湖可以?


深圳都留不住的華為,為什麼松山湖可以?


為華為“量身定製”12000畝規劃用地

2019年9月24日,東莞市自然資源局公佈《東莞松山湖科技產業園區東部地區及電子信息產業基地控制性詳細規劃重大調整申請的批前公示》,此次總規劃範圍約為806公頃(即12090畝),包括有三角地(面積129公頃)、臺灣園(面積677公頃)兩個部分。

在文件中有句話不起眼卻是重中之重,“本次調整結合華為的用地需求”“打造成華為智能製造基地和雲數據中心”

華為搬遷松山湖“早有預謀”

深圳都留不住的華為,為什麼松山湖可以?


2018年7月,華為將第一批2700名員工搬至位於松山湖的新園區,看似突然,卻是“早有預謀”。

早在2012年就曾公開過關於東莞松山湖華為終端總部選址規劃研究及生態線調證的批前公示。2013、2014年華為部分生產供應鏈部門慢慢遷移。

目前華為的松山湖園區佔地1900畝左右,總投資超過100億,是華為在全球最大的園區。除了幾個實驗室以外,華為終端總部、第二代數據中心、研發中心等也都陸續搬進了松山湖園區。

據華為相關人士表示,搬遷完畢後,深圳以後主要就是行政接待展示功能。

為何深圳留不住華為,松山湖卻可以?

作為一家全球佈局的企業,華為需要的土地太多。除了土地,對環境和配套也都有一定的要求。而要一一滿足需要政府在企業發展需求和城市規劃中做好平衡。而深圳顯然沒有滿足華為。

而東莞與深圳相鄰的地緣優勢,加上完善的產業配套、廣闊的市場空間、適當的土地成本和發展空間,尤其是松山湖大量的工業用地以及優惠政策,使華為最終遷入東莞松山湖,而東莞也成為了承接深圳產業溢出的首選

華為巨大的明星效應

在華為龍頭效應的帶動下,軟通動力、易寶軟件、邁威科技等華為供應商接踵而至,在松山湖佈局完善的產業鏈條。據不完全統計,松山湖園區目前已引進華為機器、中集集團、大疆創新、生益科技、易事特、普聯、光啟、普門科技、等一批國內外行業龍頭企業,以及350家發展潛力大、後勁足的中小型科技企業,企業密度甚至可與深圳南山相比

深圳都留不住的華為,為什麼松山湖可以?


有了華為等一批領軍企業進駐,勢必將會帶動與其合作的越來越多的上下游企業進入這片美麗的松山湖。企業來了,人口來了,樓市未來發展又將如何?敬請拭目以待!

深圳都留不住的華為,為什麼松山湖可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