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火神山醫院護理部副主任宋彩萍:“防護服是冰冷的,我們的心是熱乎的”


火神山醫院護理部副主任宋彩萍:“防護服是冰冷的,我們的心是熱乎的”

□ 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 徐旭

□ 陳曉霞

武漢,火神山,23點的醫院病房依然燈火通明。

“大家跟著我一起,再把流程走一遍。”醫院護理部副主任宋彩萍帶著隊員打掃完病區,開始梳理救治流程,為收治新一批患者做好準備。回到宿舍,已是第二天凌晨,宋彩萍拿出隨身攜帶的小本,一一羅列接下來要乾的工作……

“有太多的事情要去想去做,根本沒多少時間睡覺,有時困了也睡不著,腦子裡全是事兒。”這樣的場景,是宋彩萍到武漢工作的常態。在同事眼裡,她是個“鐵娘子”,每日像個陀螺,不停地旋轉;在患者心中,她是“暖心人”,事無鉅細悉心照顧,隔著防護服也能感受到她的關愛;在隊員口中,她是“好姐姐”,給了大家勇氣、支持和溫暖,用言行照亮大家前行的路。

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

到達武漢之初,宋彩萍擔負武漢金銀潭醫院普通病房改造成傳染病用房的重任,她帶著幾名曾跟她一起奮戰在抗擊埃博拉病毒一線的醫護人員,爭分奪秒,研究病區結構,繪製傳染病防護的流程路線圖,不到24小時就完成了改造任務,為及時收治患者贏得了寶貴時間。

為了讓區域劃分和進出路線更加科學合理,宋彩萍一趟一趟走,一個一個方案比較。小小的一張圖紙,她反覆修改了十幾遍,每一個細節都反覆琢磨,每一個環節都細緻謹慎,嚴格按照傳染病防治“三區兩帶兩線”要求科學佈置。

“忽略任何一個細節,都有可能增加醫護人員感染的風險”。宋彩萍說,經歷過傳染病患者的救治,才會知道這其中每一個細節都關係著隊伍的安危,“我不能放過那萬分之一的可能性。”

在2014年年底的抗擊埃博拉戰場上,時任醫療隊護理部主任的宋彩萍,親眼看到當地醫務人員被感染的場景,她暗自發誓:我要把隊員一個不少地帶回去。於是她近乎苛刻地要求隊員熟悉每一個操作流程,一一考核達標後才算過關。

“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宋彩萍時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宋彩萍經常用“抗埃”經歷鼓勵隊員,“大家要有勇氣,更要有智慧。我們做好了防護,就能夠放心地救治更多的患者。”隊員白秀梅是第一次執行傳染病防控衛勤任務,心裡難免打鼓。在聽完宋彩萍講解完防護服穿脫等感染防控關鍵環節後,她主動申請第一批進入病房“紅區”。她說:“膽大心細,智慧科學,我做好了防護,我不怕。”

用心關愛每一位患者

在火神山醫院,宋彩萍承擔著全院護理感染控制工作和部分病區的管理工作,白天常常忙於事務性管理工作滿醫院跑。到了晚上,她總要抽空去病房查房,“不去看看患者和工作進展情況,她就沒法安心休息。”感染一科一病區副護士長張麗敏說。

“聽到聲音我就知道是你來了。”宋彩萍剛踏進病房,患者李女士就笑呵呵地打招呼。一次查房時,護士彙報重點患者情況,提到李女士煩躁焦慮,常常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有時還會因一點兒小事吵嚷。

“大家要設身處地考慮患者此時的心理狀況,要多包容多理解,儘量去安慰。”宋彩萍得知後,來到李女士身邊,和她拉起了家常,聽著她溫和耐心的講解和鼓勵,李女士心情好了很多。此後,每次查房,宋彩萍都會去看看李女士,說說話聊聊天,李女士的心情逐漸開朗起來,身體也一天天好轉。

“防護服是冰冷的,我們的心是熱乎的。只要用心去關愛,哪怕隔著厚厚的防護服,患者也能感受到我們深深的愛。”這是宋彩萍經常說給隊員的話。

“常規治療護理之外,患者積極樂觀的心態也是戰勝疾病的有力武器。”宋彩萍鼓勵醫護人員給患者多帶去一些歡樂,在她的帶動下,隊員們用了很多心思,有的給患者放音樂,有的在防護服上寫下有趣的名字和鼓勵的話語,整個病區充滿了笑聲。

隊員心中最溫暖的依靠

“專業化”和“有溫度”,是宋彩萍在培養護理隊伍時秉承的理念。她認為,培養專家型的臨床護理人員,更有助於患者得到科學、先進、高效的護理服務;而帶著感情去溫暖護理人員培育護理隊伍,能夠增強其職業認同感和自信心。

她常把隊員的事掛在心上,像大姐姐一樣給予他們無微不至的關愛。“抗埃”之戰,宋彩萍帶領68名護士出征,她們的名字宋彩萍全都記得。短短二十來天,火神山醫院數百名來自不同單位的護士,多數都認識她,宋彩萍是他們心中最溫暖的依靠。

一次,護士小蔣處理醫療垃圾時不小心被針扎到了手指。宋彩萍得知後,立刻來到病房,她一邊安撫小蔣,一邊陪著小蔣處理傷口,帶她做全面細緻的檢查。把小蔣送回房間,宋彩萍的心依舊懸著,直到夜裡十一點多,小蔣的檢查結果出來,顯示一切正常,她才舒了一口氣。擔心小蔣會因此事睡不著,宋彩萍立刻給小蔣打了電話,告訴她這個好消息。“我們來自不同單位,之前也不認識她,沒想到她這麼關心我。”小蔣激動得熱淚盈眶。

一位護士被分到重症科室工作,擔心自己工作經驗不足不能勝任,說出了自己的憂慮後,擔心被別人認為是“逃兵”,背上了很重的思想包袱。宋彩萍知道後,專門找到這位護士,對她說:“預估可能存在的困難,才能更好地做好準備,你不是逃兵,是冷靜戰士。”幾句話說出了那位護士的心聲。宋彩萍和她一起分析梳理了將要面對的工作和應對的辦法,讓她放下包袱輕裝上陣。如今,這位護士在重症科室表現優異。

“她的一言一行都感染著我們,大家看在眼裡,一點一點模仿學習。於患者,她是病房裡的‘提燈女神’;於隊員,她是我們心中一盞明亮的燈,照亮我們前行的路。”隊員白秀梅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