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1 "太累了"的母親,如何實現高質量育兒?先給內心"油箱"加滿油

有一個朋友,自從升級為媽媽之後,她的人生彷彿只有"太累了"可言。朋友的女兒出生之後,她的世界只有兩種時間刻度:"1、女兒醒了。2、女兒睡了"。


尿布、奶瓶和未洗的碗,總是零七八碎地擺放在角落裡,這些生活瑣事也充滿了朋友的生活世界。記得小時候,在我的生活夢想裡,渴望的夢想、渴望讀書,以及整夜睡眠都包含著疲憊。等到長大之後,真正步入社會工作起來的時候,發現成人的世界裡最難的就是生存。

生存包含著許多的挫折和磨難,在成人的世界裡,除了為生活而奔波、勞累之外,教育孩子所境遇的磨難也非常多。比如說孩子叛逆時期的各種反抗,就常常讓家長們糟心不已。


01

閨蜜牡丹,是一個比較好強的新手媽媽,有一次她打電話給我,說想去醫院做一次心理諮詢。當即聽完之後就覺得有些緊張,生怕閨蜜出現了什麼疾病,或者是遭遇家暴之類的狗血劇情。在腦海裡幻想連篇的時候,已不知不覺來到了和牡丹約定的地方,看著她一手抱著一個,另一隻又拉著一個,兩個孩子的生活捆綁,讓牡丹早已褪去了昔日裡的青春靚麗,取而代之的就是家庭主婦的一副隨意裝扮。

都說,生了孩子的女人會過成黃臉婆生活,實際上凡事都是對立性存在的。不羨慕黃臉婆生活、也不羨慕精緻女人的瀟灑生活,能夠把自己的日子過得精神便是最大的成果。牡丹的生活就有些"太累了",她說好幾次去市場買菜的時候,疲憊和壓力壓得走不動路,一個人蹲在馬路邊偷偷地嚎嚎大哭,因為哭聲可以將心裡面的委屈都釋放出來。


當牡丹跟隨嚮導的工作人員去做心理諮詢的時候,我暫時性地幫她照看一小會孩子,在這一小會時間裡是被孩子完全地折騰得身心疲憊,大概是對照顧孩子沒什麼經驗吧。但是看著活蹦亂跳的孩子,彷彿也可以看到牡丹每日忙忙碌碌的生活,除了照顧孩子還有一大堆家務活等著收拾,這樣的超人活動量怎能讓人不累呢?


02

簡單地瞭解牡丹的經歷後,可能很多人都會疑問,牡丹為何沒有老人幫襯一下,都說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牡丹這本難唸的經就暫且不說了,今天主要來說說牡丹"太累了"的育兒難。

閨蜜在心理諮詢完畢之後,她哽咽地對我說"只有和心理老師說話的時候,我才能喘口氣",聽到閨蜜泣不成聲的聲音,下意識地緊緊抱著閨蜜,同時也感嘆育兒難、做媽媽難。相信和牡丹一樣"耗竭母親"都有很多,她們在養育孩子的日漸過程裡消瘦,從身體再到心靈上都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實際上往前去看的話,會發現我們的母親、外祖母也都是一樣如此過來的。女人天生有著多愁善感的一幕,在一個家庭裡的付出也是最多的承受者。在一個母親的認知進化裡,"太累了"的母親很常見,也沒有嘲笑和鄙視的必要,因為這類媽媽才是最偉大的創造者,孩子優秀的締造大部分都來自於母親的循循教導。


當聲嘶力竭地輔導孩子寫作業,而又硬生生地把孩子從懷裡推開之後,為了孩子的疏遠、叛逆,而無聲地哭泣、衝孩子大吼大叫後又後悔的行為,都是一位母親"太累了"的一部分體現。


03

牡丹的"太累了",主要集中在兩個孩子的捆綁上,她一直都認為"關懷自己屬於自私"的表現,所以牡丹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會把孩子和家庭放在首要位置,這種看似無私的貢獻,實則卻是"太累了"的主要根源所在。我們為什麼不能關懷自己?

實際上,不懂得關懷自己的媽媽還更可怕一些,因為這類媽媽整天都是緊繃著一張苦瓜臉,和孩子相處的時候有距離、有壓力,和老公一起談心的時候盡是情緒,這樣的相處範圍又如何去維持一個溫暖、有愛的家庭呢?


一昧的付出、犧牲,對於很多母親來說這是一種高尚,還是內心中最深刻的信念。對於很多母親來說,不要說首先要考慮自己的需求了,就算是在為孩子考慮需求的同時考慮自己,都有可能被列給自私的媽媽。

一代又一代的母親放棄了自己的夢想追逐,也拋棄了自己的需求,把所有的付出都放在孩子、家庭身上,等到家庭背叛、孩子叛逆的時候,千千萬萬的"太累"都會一觸即發地,形成了一種壓力去揉搓媽媽的心靈,以至於身心疲憊的同時也委屈不已。

不懂得關懷自己的媽媽,實際上是"累"裡最難克服的一點。心情是維繫一個人的形象、品貌,這也是為何有很多人都比較注重眼緣。如果是你的話,你願意跟一位經常繃著苦瓜臉的人相處嗎?想必這個答案是非常明確的,當你的熱情貼上冷屁股的時候,絕大多數人都以為這是對方的藐視,這樣的眼緣又豈會有接下來的進展呢?


養育孩子需要用富足的視角去看待,簡單地說母親首先需要照顧好自己,這樣才能更好地照顧孩子、照顧家庭。也就是說,母親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首先需要給自己內心的"油箱"加滿了油,只有內心飽滿且充足,才不會有太多的心理情緒影響到育兒和家教質量。


那麼,育兒裡的母親需要如何給自己的內心"加滿油"呢?

自我關懷,自我關懷實際上是互惠的關係存在,一個沒有自我剝奪、讓自己可以得到滿足的母親,才可以讓孩子、讓丈夫看到閃亮和優點。就拿自我形象維繫來說,如果媽媽在有了孩子之後不打扮自己、也不買心儀的衣服去裝飾,久而久之不說形象的問題。

這類媽媽走在大街上都顯得格外黯淡、沒有精氣神,甚至有些母親因為個人形象不足而自卑,這類情緒都會間接性地傳導到孩子身上,也讓孩子的情緒受到波動。因為控制不住情緒的媽媽,自然也會把這些負面情緒轉嫁到孩子身上,孩子的幼小心靈又如何能夠承受得住呢?


母親們在關懷自己的時候,可以給自己放一首好聽的音樂,給自己買一件心儀的衣服,和孩子一起唱唱跳跳、還可以再買幾條金魚一起欣賞、見證成長,或者是孩子一起做水果沙發……


總之,母親育兒的態度要學會關懷自己,只有把自己關懷到位了,孩子、家庭才可以因此受益,家庭教育才具有蓬勃改變態度、人生的力量。


我是2歲寶寶的爸爸,孩子的成長,爸爸絕不能缺席,“爸媽快來看” 的育兒老爸每天分享育兒經驗,一起感受孩子成長的快樂......

養娃,其實等於我們重新過了一個童年,和孩子一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