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曾一鳴賽後感言,七年前桀驁不馴,七年後他選擇認命

曾一鳴輸了,說實話對於瞭解他的人而言,這是一個很難接受的事實

,因為曾一鳴真的有實力站在這個舞臺上,他也有態度成為一名合格的音樂人,放眼華語樂壇現如今很少再有人純粹去唱歌了,絕大多數都是打著夢想的旗號撈錢,這是現實的無奈同時也是歌壇的悲哀。

曾一鳴賽後感言,七年前桀驁不馴,七年後他選擇認命

2013年在《中國最強音》裡奪冠的曾一鳴意氣風發,大好前程在等著他去征服,很多人說他性格狂妄、情商低,但我覺得不如稱之為“赤子之心”,拒絕虛偽和迎合,只琢磨技術只在乎唱得好與不好,這份源自於對音樂最純粹的熱愛,難道不比表面功夫更值得敬重嗎?

曾一鳴賽後感言,七年前桀驁不馴,七年後他選擇認命

而像“我就是比別人厲害”這種極度自負的話曾一鳴其實真沒少說過,多年苦功加上與生俱來的音樂天賦,讓曾一鳴在面對任何歌手時都擁有充足自信,單論唱功他不輸給任何人。

但很多時候技巧決定不了一切,就像曾一鳴自己說的,在他身邊有很多類似的80後,唱功十分了得但就是紅不了。

曾一鳴賽後感言,七年前桀驁不馴,七年後他選擇認命

大概從很多年前起,歌壇就進入了看臉和營銷的時代,曾一鳴這一款確實不吃香,再加上耿直的性格放棄了大量人設塑造,時間一長被後浪推在沙灘上太正常不過了,中國十幾億的人口,唱功好的太多了,你永遠不會是最厲害的,自然也不可能一招鮮吃遍天。

曾一鳴賽後感言,七年前桀驁不馴,七年後他選擇認命

但是賽後曾一鳴發表的長文,我突然意識到這個37歲的歌手其實並不是真的沒有情商,他只是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了音樂上,而非人情世故。

曾一鳴賽後感言,七年前桀驁不馴,七年後他選擇認命

曾一鳴說“夢還在,但執念消失了”,在準備了七年之後登臺卻遭遇失敗,這其中的心情可能很難有人能夠理解,老編今天之所以寫這麼一篇稿子,也是被這句話感觸到了,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唱了快八年說唱的我,去年被《中國新說唱》海選刷了,這心情別提了,我真的懂。

是唱得不好嗎?是準備得不夠充分嗎?其實都不是,輸在咖位、輸在選曲,曾一鳴奇襲失敗給《歌手2020》又埋下了口碑崩塌的伏筆,看似當打之年彼此平輩,但實際上資歷依然決定優劣勢。

曾一鳴賽後感言,七年前桀驁不馴,七年後他選擇認命

而在曾一鳴賽後的長文裡,我們還找到了這麼一段話,我從來沒覺得現在當紅的明星有什麼不好,我只是很羨慕他們有那麼好的機會,羨慕他們那麼年輕。

看完這段話我第一反應是,如果《中國新說出》再早幾年舉辦,或者是老編我再晚生幾年,也不至於被耽擱到現在,有的時候環境真的能影響結局,生不逢時註定趕不上趟。

而且我覺得能說出這段話,至少說明曾一鳴的三觀非常端正,他不會因為自己的失敗而去否認其他人的成功,這樣的歌手你如果覺得他沒情商簡直是拉低自己智商,曾一鳴幾次在節目裡被洪濤套話,都只是因為他尊重洪濤尊重這個節目,不想說違心的話罷了。

曾一鳴賽後感言,七年前桀驁不馴,七年後他選擇認命

而在熱評裡我們又找到這樣一段評論,七年前“輸了怎麼辦”“輸了我把頭給你”,七年後當曾一鳴被問到“你認命嗎?”“認”。

七年前桀驁不馴的“中國最強音”如今也到了認命的年紀,時間最終沖刷掉了曾一鳴身上的稜角,讓他也成為了華語樂壇時代背後的棄子。

曾一鳴賽後感言,七年前桀驁不馴,七年後他選擇認命

我看到很多人說這一趟《歌手2020》之旅並不是終點,誠然在音樂這條路上並沒有決定的終點,但你不得不承認這很大程度上將會是曾一鳴最後的一次翻盤機會,失敗則意味著他距離火起來的機會再次擦肩而過,而今年37歲的他已經沒有那麼多資源和機遇了。

曾一鳴賽後感言,七年前桀驁不馴,七年後他選擇認命

所以最後我也只能說曾一鳴加油吧,輸贏自在人心,而相信聽眾也不會不以成敗論英雄,至少這一次你成功站在了世人面前證明自己,80後的歌王人選裡有你一席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