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ISO越低畫質越好?什麼是原生ISO?實踐結果告訴你真相

是不是ISO100畫質就最好,或者原生ISO時畫質就最好呢?可能對於大多數攝影愛好者來說,對ISO的認識還很初淺。因為隔行如隔山,假如你是一個短視頻或者電影製作者,對ISO必定要有更深的認識。


這是Arri Alexa感光度表現,從圖中LogC模式下,我們可以看出隨著ISO升高亮部呈現的細節也越來越多。

ISO越低畫質越好?什麼是原生ISO?實踐結果告訴你真相


該圖顯示了Alexa在LogC模式下在四個不同ISO設置下的動態範圍。處於原生ISO800時亮部、暗部表現均衡。而當ISO1600時亮部擁有8檔的動態範圍。而隨著ISO的升高,與上圖的呈現的一樣,此時亮部擁有更多的細節。所以並非感光度越低,或處於原生ISO畫質就越好。


ISO越低畫質越好?什麼是原生ISO?實踐結果告訴你真相

photo by Art Adams


然而對於擁有雙原生ISO的相機來說,變化又不一樣,對於不同的場景,ISO的選擇也大不一樣。首先我們從最基礎的概念講起。


1、原生ISO


平時我們涉及到的概念是將ISO設置為100畫質最好,那是因為很多相機默認的原生ISO就是100。


不同的相機原生ISO也可能不同,比如佳能5D4 原生ISO100,富士X-T3原生ISO160。


2、雙原生ISO


除了原生ISO以外,有些相機還具備雙原生ISO,畫質會更優越。


性能優越的相機就會有雙原生ISO,即設置一個較低的原生ISO,和一個較高的原生ISO。


比如,BMPCC 4K 具備了雙原生ISO的設計,當ISO調高時,原生的ISO400自動切換至原生的ISO3200,以滿足在弱光下的拍攝。


GH5S具有雙原生ISO(松下GH5S原生ISO 160/8004/400)


3、亞當斯分區曝光法


只有清楚的認識了動態範圍與ISO的變化,才能在實際中靈活應用。在瞭解這些之前,首先應該弄清楚什麼是亞當斯分區曝光法?


在20世紀40年代,由安塞爾 . 亞當斯(Ansel Adams) 創立提出的運用於傳統黑白攝影的分區曝光法(Zone System),能在拍攝之初即可知道影調效果的一種曝光方法。(劉倩“分區曝光法(Zone System)在數碼攝影中的應用”)


ISO越低畫質越好?什麼是原生ISO?實踐結果告訴你真相

把景物由最亮到最暗之間建立了由純黑到純白,也就是0區到10區的11個不同區域(Zone),他把我們慣用的幾級光圈概念轉化為“區”。(劉倩“分區曝光法(Zone System)在數碼攝影中的應用”)


該圖表更像的展示了,不同事物,不同環境下,所需的曝光等級。

ISO越低畫質越好?什麼是原生ISO?實踐結果告訴你真相


4、動態範圍與ISO的變化


當對曝光有了一定概念,就更容易讀懂下面這幅圖了。這張圖包含了今天所講的所有內容。

ISO越低畫質越好?什麼是原生ISO?實踐結果告訴你真相

圖①


圖①是Blackmagic給出的BMPCC的Dual Dynamic Range(雙原生ISO動態範圍)圖表。黃色部分為暗部動態範圍,淡粉色部分為亮部動態範圍,Y軸為動態範圍等級的變化,X軸為ISO的變化。


比如當ISO處於100時,暗部動態範圍為11.1檔,亮部動態範圍為2檔。

ISO越低畫質越好?什麼是原生ISO?實踐結果告訴你真相


當ISO100-1000時擁有13.1檔動態範圍,當ISO1250-25600時擁有12.3檔動態範圍。


ISO越低畫質越好?什麼是原生ISO?實踐結果告訴你真相


根據John P.Hess對BMPCC雙原生ISO動態範圍的測試表現,當ISO100時,從示波器中可以看出與圖①中描述的一致,高亮剛好處於2檔動態範圍以下。

ISO越低畫質越好?什麼是原生ISO?實踐結果告訴你真相


當ISO分別處於1000、1250時,從圖②圖③的示波器中可以看出:


ISO1000,高亮細節更多,暗部噪點更多

ISO越低畫質越好?什麼是原生ISO?實踐結果告訴你真相

圖②


ISO1250時,高亮被截斷,暗部噪點明顯減少

ISO越低畫質越好?什麼是原生ISO?實踐結果告訴你真相

圖③


測試顯示的數據與官方給出的BMPCC動態範圍圖表表現一樣。從圖表中看出當ISO1000時亮部動態範圍為5.3檔,暗部為7.8檔。ISO1250時,亮部動態範圍為2.3檔,暗部動態範圍10檔,此時擁有更高的暗部表現能力。

ISO越低畫質越好?什麼是原生ISO?實踐結果告訴你真相


從圖表中我們可以更進一步理解原生ISO、雙原生ISO的變化。當ISO1250時暗部與亮部呈現極端變化,暗部動態範圍增加到10檔,亮部反而較少至2.3擋。

ISO越低畫質越好?什麼是原生ISO?實踐結果告訴你真相


5、實際應用


那麼原生ISO、雙原生ISO具體意義何在,在實際拍攝中該怎麼選擇合適的ISO。根據John P.Hess的測試,依然以BMPCC

為例:


例⑴


那麼在相同的曝光下,ISO100/1000/1250,BMPCC表現會怎麼變化呢?


ISO越低畫質越好?什麼是原生ISO?實踐結果告訴你真相

ISO越低畫質越好?什麼是原生ISO?實踐結果告訴你真相

ISO越低畫質越好?什麼是原生ISO?實踐結果告訴你真相

photo by John P.Hess


對比發現ISO1000時噪點很多,ISO1250畫面較乾淨。


例⑵


然而對一個相對較亮的環境來說BMPCC表現又不一樣


ISO越低畫質越好?什麼是原生ISO?實踐結果告訴你真相

ISO越低畫質越好?什麼是原生ISO?實踐結果告訴你真相

ISO越低畫質越好?什麼是原生ISO?實踐結果告訴你真相

photo by John P.Hess


通過放大對比,ISO400時畫質最好,ISO1000時會有較多噪點。

ISO越低畫質越好?什麼是原生ISO?實踐結果告訴你真相


例⑴、例⑵總結得出,當環境光線弱,有大部分黑色區域時,應該儘可能用高的ISO,當環境比較明亮時應該儘可能用低的ISO。


與之類似,當要拍攝有云層的天空時應該用較高的ISO。

ISO越低畫質越好?什麼是原生ISO?實踐結果告訴你真相

photo by John P.Hess


而在拍攝無雲層的天空、有更多的地景要表現時,應該用較低的ISO。

ISO越低畫質越好?什麼是原生ISO?實踐結果告訴你真相

photo by John P.Hess


或者有更多的地景要表現時,應該用較低的ISO。

ISO越低畫質越好?什麼是原生ISO?實踐結果告訴你真相

photo by Aidin Robbins


綜上所述,ISO並不是越低越好,也並非處於原生ISO時畫質最好,還得結合相機的動態範圍變化,根據不同場景做出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