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來自“疫”線的故事」武智斌:隔離病區裡的“白衣戰士”

在河津市人民醫院,有一位堅守在隔離病區的白衣使者,名叫武智斌。他在1月25日大年初一進隔離病區到2月20日輪班換崗的這段時間裡,用奉獻詮釋擔當,用行動守望健康,奏響了一曲逆風前行的“白衣戰士”之歌。

武智斌是市人民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副主任醫師,民盟盟員,畢業於山西醫科大學醫療系。70後的他,始終牢記救死扶傷的誓言,不斷鑽研進取,積累了很多臨床經驗。2003年非典時他主動請纓到隔離病區,這次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他自告奮勇再次請戰。

「來自“疫”線的故事」武智斌:隔離病區裡的“白衣戰士”

其實,他並不在首批進隔離病區醫生的名單之中。當得知一位同事因年幼的孩子患病需要照顧去不了時,他主動找到院領導說:“我是中層幹部,又有抗擊非典的經驗,理應到最危險的地方去!”妻子對此不理解,但看他態度堅決,只好提心吊膽等他平安歸來。怕老母親擔心,他一直沒告訴母親他去了隔離病區。母親打電話問的時候,他只是輕描淡寫地說工作忙走不開,不能去看望她老人家。

“發不發燒?”“還咳嗽嗎?”……在隔離病區的27天裡,武智斌每天查房,問病情,下醫囑,時刻關注患者身體健康指標,做好疑似病例確診前的相關檢查和治療。每次一工作就是6個小時甚至更長時間,穿著密不透風的防護服,汗水溼透了衣背,口罩勒得耳根生疼,但這些對他來說都算不了啥。在不分晝夜的忙碌中,他與戰友們度過了一個難忘的春節。

「來自“疫”線的故事」武智斌:隔離病區裡的“白衣戰士”

進隔離病區的患者大多情緒不穩定,免不了會發脾氣或不配合治療。每當這時,武智斌總是耐心作心理疏導,用他春風化雨般的語言、家人般的關愛,化解了患者的疑慮,讓他們安心配合治療。

“武主任,剛入院的女患者昨晚睡不著覺,在病房裡來回走,看上去情緒不好。”聽護士說後,武智斌與這位患者面對面進行了長達半小時的談話,給她講新冠肺炎是什麼、傳播途徑、治療方法等知識,為她分析病情,卻怎麼也說服不了她。她問:“醫生,你怎麼能讓我相信這是科學判斷,而不是安慰我?”這時,他向患者走近一步,笑著說:“這就是證據。”他的這一舉動,讓患者終於放下了思想包袱。但現在想來,雖然穿著防護服,他也感覺有點怕!

「來自“疫”線的故事」武智斌:隔離病區裡的“白衣戰士”


還有一位12歲的男孩,進隔離病區時哭著不讓媽媽走。武智斌摸著孩子的頭說:“孩子別怕,有叔叔陪你!”和善的語氣、親暱的動作,給了孩子莫大的勇氣。孩子很快就叔叔長、叔叔短地叫了起來,再也不害怕了。

健康所繫,性命相托。武智斌與隔離病區的戰友們負重前行、愛滿病區,用行動踐行了醫者仁心的崇高精神,書寫了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精彩篇章。

記者手記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人人談“疫”色變,而武智斌卻主動請戰,英勇無畏。每個時代都有不同的“英雄”。此時此刻,像武智斌這樣戰鬥在一線救死扶傷、迎難而上的醫務工作者就是我們心目中的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