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望 謨:農時不等人 春耕備耕忙

內容摘要:在這個特殊的春天,望謨縣廣大群眾在積極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搶抓時令播種希望的種子,全縣一幅別樣的春季農業生產畫面在廣袤的大地上徐徐展開。

望 谟:农时不等人 春耕备耕忙

2月18日,在望謨縣石屯鎮500畝以上壩區的稻田裡,望謨天旺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聘請的工人正駕駛著犁田機翻耕土地。

望 谟:农时不等人 春耕备耕忙

2月19日,貴州省農科院熱作所農藝師張正學在向望謨縣平洞街道壩奔村村民傳授芒果種植技術。

望 谟:农时不等人 春耕备耕忙

望謨縣田間地頭隨處可見群眾在栽樹種果。

望 谟:农时不等人 春耕备耕忙

2月21日,望謨縣人武部組織基幹民兵在火龍果種植基地除草。

望 谟:农时不等人 春耕备耕忙

2月20日,望謨縣農業農村局幹部在養殖場瞭解疫病預防和雞糞循環利用情況。

在這個特殊的春天,望謨縣廣大群眾在積極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搶抓時令播種希望的種子,全縣一幅別樣的春季農業生產畫面在廣袤的大地上徐徐展開。

2月18日,春風和煦。在望謨縣石屯鎮500畝以上壩區的良田裡,一大早,旋耕機馬達轟鳴,來回穿梭在田間地頭間……這是望謨天旺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聘請的工人正在翻犁土地,為接下來播種魔芋種苗做準備。公司派駐石屯壩區負責人羅登高介紹,石屯壩區有1100多畝,目前已經流轉800多畝。“流轉的土地每年每畝800元,我們還和老百姓簽了勞務合同,凡有一畝地流轉給公司的農戶,優先保證他在基地裡務工25天以上,每天工錢是100元以上。”羅登高說。

2019年,望謨天旺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在樂旺鎮採取“龍頭企業+村兩委+合作社+農戶(貧困戶)”的模式,發展了1570畝的魔芋種植,在雲南臨滄農科院和貴州省生物技術科學院的技術支持下,公司引進魔芋優良品種“珠芽”和先進的種植技術。項目取得了較好效益。為擴大產業規模,帶動更多貧困戶增收致富,2020年,公司又擴大種植規模,到石屯鎮和麻山鎮發展魔芋種植項目,計劃將採收的三分之一魔芋用於留種育苗,其餘三分之二用於製作魔芋精粉銷售。

板栗是望謨縣“一縣一業”主打產業,目前全縣板栗面積達26.2萬畝,處於掛果期的就有14萬畝。但隨著種植年限增加和品種老化,產量和品質也隨之下降。對此,望謨縣農業農村局選派農技專家深入村組,指導群眾改良板栗樹。

春種一粒慄,秋收萬顆子。當前正處在疫情防控的關鍵階段,也是春耕備耕的關鍵時節,農時不等人。“我們農業部門利用QQ、微信等互聯網媒體工具開展備耕相關工作,做到既不耽誤備耕生產,又不影響防疫大局。”望謨縣農業農村局種子站站長趙久雲說。

望謨縣農業農村局數據顯示,全縣種子、化肥、農藥等物資供應充足。目前全縣水稻種子儲備量33噸、化肥2800多噸、農藥30噸、地膜500噸。望謨縣供銷社各基層網點也根據自身優勢,抓好肥料的儲備、運送工作,確保群眾能就近購買到放心保質的生產用肥。

在望謨縣平洞街道納朝村壩碰組浪麼坡上,高級農藝師謝忠武正在向果農傳授高枝嫁接技術,選苗、修枝、嫁接……每個步驟要領,謝忠武都仔細講解。“望謨今年高接換種任務是1500畝,現在正是嫁接最好時期,我們爭取這十多天把嫁接任務完成。”謝忠武介紹。

“現在我們對低產量的板栗樹嫁接過後,來年一棵樹能有40至50斤產量,一棵樹可以得到100元到200元的收入。”蒙仕忠看著已嫁接的板栗樹高興地說。

望謨縣是全省脫貧攻堅9個掛牌督戰縣之一,極貧鄉鎮郊納鎮脫貧任務尤為艱鉅。連日來,郊納鎮郵亭村村民汪小長戴著口罩,領取茶苗,興致勃勃地在自己承包的耕地上打窩、放苗、培土,在春意濃濃的茶山上播種希望。

2019年,郊納鎮大力發展茶產業,汪小長零星地參與務工,竟也收入8000多元。聽到隔壁八步村、鐵爐村好多有茶山的人家一年掙了好幾萬元,汪小長很是羨慕。一番思考後,決定也要靠種植茶葉增加收入。

望謨縣是中國紫茶之鄉,這一“名號”源於郊納鎮八步紫茶。2017年以來,郊納鎮搶抓機遇,以發展紫茶產業為脫貧攻堅產業突破口,致力於將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通過採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帶動發展,村村推廣種植,農戶通過茶山入股、土地流轉及在基地務工等持續實現增收,產業脫貧邁出堅實步伐。郊納鎮圍繞建“萬畝茶園、千畝育苗基地”的規劃和發展15000畝茶園種植目標,目前已種植紫茶麵積達10800多畝,預計今年底可實現茶葉種植12000多畝。

望謨縣委、縣政府在縱深推進農村產業革命工作中,圍繞打造“花果山”“百果園”發展目標,落實產業革命“八要素”,用好用活“五步工作法”,立足“兩江一河”優勢資源,搶抓退耕還林和國儲林政策機遇,推進“國儲林+(經果林、中藥材、生態養殖)”試點建設,大力發展芒果、澳洲堅果、板栗、油茶、紫茶“三果兩茶”和林下產業,形成“短、中、長”梯次收益和“低、中、高”立體效益,確保2020年全縣“三果兩茶”新增種植面積達8.3萬畝,累計面積達60萬畝(其中芒果10萬畝),中藥材面積達8萬畝,覆蓋群眾5萬戶20萬人以上(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2.6萬戶11萬人以上),確保貧困群眾持續增收、穩定脫貧、同步小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