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旅遊“抗疫”保衛戰:期待“報復性”反彈

“請您登記信息,並配合測量體溫。”戴著口罩,看上去“全副武裝”的顧明(化名)站在只開了一扇門的大門口招呼著每一個進店的顧客。自從恢復營業後,為了配合南京夫子廟景區的管理要求,顧明所供職的這家景區裡最大的時尚百貨店,將這個“特殊”任務分配給了他。不過,顧明坦言這一任務並不重,“營業幾天以來人流量並不多。”

南京夫子廟風景區是國內知名的開放式5A級旅遊風景區。一個多月前,當新冠肺炎疫情尚未蔓延時,第34屆中國秦淮燈會在該景區正式亮燈,當天便湧入近10萬人流量。

疫情衝擊後,一切活動暫停,即使重新開放的夫子廟風景區也“元氣大傷”。自2月19日開放以來,人流稀少成為這個人氣景點的常態。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走訪後發現,除了空間相對封閉的場所暫緩開放外,步行街兩側開門營業的商鋪並不算多,以沿街小吃、旅遊特產、百貨商品為主,而提供堂食的餐飲服務仍店門緊閉。

隨著疫情得到緩解,國內旅遊業重啟。積壓已久的旅遊“堰塞湖”在各地風景區的陸續開放中開始“洩壓”,北京香山、杭州西湖、江西武功山均出現了開放首日遊客爆滿的情況。然而,像夫子廟這樣相對冷清的景點似乎也不在少數,比如去開放後的黃山就會出現一人“獨享”的局面,這預示著旅遊業的復甦並非一朝一夕。

一場旅遊業“抗疫”保衛戰還在進行中。

旅游“抗疫”保卫战:期待“报复性”反弹

突然停擺

“新網站上線、新合作出現以及團隊擴建,大家對此充滿期待,甚至主動放棄春節假期出行計劃,準備在 1月29日就回公司上班。”在TravelRight創始人兼CEO孫蓀看來,這原本是一個喜事連連的二月。但疫情的蔓延,讓原定計劃不得不往後推遲。

2018年,孫蓀和她的合作伙伴一起創立了TravelRight,成為中國首家提供航班延誤理賠服務的創新企業。近些年來中國遊客在歐洲呈爆炸式增長,以及全球有大量航班延誤30分鐘或被取消等現狀,讓TravelRight的前景備受看好。

孫蓀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TravelRight 的服務受到國內旅行預訂平臺的青睞,繼2019年與同程旅遊和航班管家開展合作之後,今年攜程也將成為TravelRight理賠服務合作商。然而,受到疫情的影響,各大旅行預訂平臺不僅在春節旺收入驟降,還需面臨大量的退票。“大型旅行預訂平臺都在全力應付退票,所有旅行社停止出團至3月。”孫蓀表示。

一個多月前,國內旅遊業按下暫停鍵。

1月24日,文化和旅遊部發布緊急通知,要求全國旅行社及在線旅遊企業暫停經營團隊旅遊及“機票+酒店”旅遊產品。旅遊業幾乎停擺。隨後,一場消費者集中退款潮迎面撲來,讓各大旅遊企業措手不及。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各大OTA平臺瞭解到,原本是各大旅遊企業賺得盆滿缽滿的“春節檔”,卻因大量訂單的集中退訂,變為“春劫檔”。“正值春節,又趕上巨量退訂,資源方的退款可能要1至3個月才能回款,但消費者多數要求10個工作日退還,所以我們需共同墊款。”攜程相關負責人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疫情發展至今,該公司對客部分已經完成了90%以上的訂單退訂,承受著巨大的損失。

另一家OTA頭部企業途牛面臨著同樣的壓力。該公司相關負責人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此次疫情帶來了大量的訂單退訂,途牛的退改和諮詢呈現持續的爆發式增長,客服24小時在線做好旅客的退改保障,電話接聽量暴增10倍以上。”

與此同時,因旗下旅遊項目相繼閉門,上市旅遊企業叫苦不迭。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發現,九華旅遊(603199.SH)、宋城演藝(300144.SZ)等11家A股上市旅遊企業先後宣佈項目暫停運營,於1月24日至27日期間集中關停。“將對公司本年度淨利潤構成不利影響”、“目前無法準確預估其影響的時間和程度”……上市旅遊企業的今年一季度的經營業績無疑遭受衝擊。

無法復工復產,並且還需承受人員、租金、運營等各種成本的壓力,疫情在讓行業需求陷入停滯時,旅遊企業因收入和成本無法平衡還“流血不止”。

根據中國旅遊研究院預測,一季度國內旅遊業將因疫情影響遭遇重創,國內旅遊人數和旅遊收入分別負增長56%、69%;全年,國內旅遊人數和旅遊收入預計分別減少9.32億人次、1.18萬億元。

緊急救援

旅遊業進入“速凍期”,一場救援行動緊急上演。

“今天的宋城已不是十七年前非典時的宋城,現在的我們擁有充沛的自由現金流、強大的品牌形象和業界一流的創作管理人才,我們有信心為遊客提供更多高品質的文旅作品,為股東和投資者創造持續的價值回報。”2月2日,宋城演藝管理層的一份《致全體投資者》公開信在業內傳開。該公司管理層在感嘆疫情對宋城演藝一季度財務影響在所難免之時,也不忘向投資者注入強心劑:公司已經做好疫情過後旅遊反彈的充足準備,在不斷推出新項目中實現演藝平臺轉變和升級。

一位旅遊分析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頭部旅遊企業可以憑藉自身的規模和資金優勢來應對疫情,但中小旅遊企業卻面臨的是生死存亡的考驗。然而,我國旅遊業尤其以中小型企業為主,抗風險能力較低,急需依靠來自政策等外部力量的支持。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發現,自疫情發生以來,文化和旅遊部以及20多個省市相繼推出幫扶政策,涉及資金支持、金融政策、稅費減免、降低成本、政務服務等五個方面,幫助旅遊企業熬過寒冬。這其中,旅遊保證金的退發備受關注。

2月5日,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發佈通知,將暫退部分旅遊服務質量保證金,以支持旅行社應對經營困難。通知稱,此次保證金暫退範圍為全國所有已依法交納保證金、領取旅行社業務經營許可證的旅行社,暫退標準為現有交納數額的80%。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月25日,全國已有3.52萬家旅行社提出暫退保證金申請,佔旅行社總數的90%,應退保證金總額達到80億元。據文化和旅遊部市場管理司司長劉克智2月26日介紹,目前已經退還保證金34.62億元,從反饋的情況看,暫退保證金的政策有效地舒緩了企業現金流的壓力。

與各大中小旅遊供應商深度綁定的各大OTA企業,也同樣經歷了異常緊張的二月。以攜程為例,根據該公司去年宣佈的旅遊平臺化成果,攜程平臺供應端的合作方超過25000家旅行社,中小供應商佔比超過80%。

攜程相關負責人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1月21日至2月21日,攜程經歷了一段完整的“抗疫週期”。在這一週期,該公司除了完成巨量的訂單退訂外,另一項重要工作就是扶持供應商。“我們啟動了保障用戶的2億元重大災害保障金、10億元的合作伙伴支持基金、100億元的小微貸款,在保障用戶利益的同時,鼎力扶持供應商夥伴共渡難關。”該負責人指出。

另一場自救行動也在酒店行業拉開。旅遊需求的下滑,致使國內酒店行業“休克”。

近年來,國內酒店集團實現從酒店運營向品牌管理和輸出的轉型。這背後,是國內酒店集團持續貫徹加盟形式的擴張模式。財務數據顯示,加盟商成為各大本土酒店集團的核心收入來源。以錦江國際集團、華住集團和首旅酒店集團這三大國內酒店集團為例,其加盟業務佔比達80%,左右著各酒店集團的整體業績。據國盛證券發佈的研究報告預測,2019年,錦江國際集團、華住集團和首旅酒店集團加盟業務的淨利潤佔比預計分別達到約94%、73%、93%。

受此影響,“穩住加盟商”已成為各大本土酒店集團實施自救的重點工作。華住集團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依託大連鎖優勢,華住在短時間內先後出臺針對湖北省封城地區、全國被徵用酒店及全國所有加盟店的一系列費用減免政策和金融支持方案。

“反彈”爭議

沉寂多時的旅遊風景區逐一被人氣“喚醒”,正在為積壓已久的旅遊“堰塞湖”開閘。截至2月28日,全國已有超過450個知名景區重新開放,全國景區的整體開園率也超過40%。

2月25日,文化和旅遊部資源開發司發佈《旅遊景區恢復開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指出,景區開放要堅持分區分級原則,不搞 “一刀切”,預示著國內旅遊業發出重啟信號。

但拐點何時到來,並沒有人能準確判斷。一方面,歷史的經驗、國內疫情趨緩給旅遊從業者們燃起復蘇期待,但疫情是否反覆、國外疫情惡化,又讓從業者們難言樂觀。在希望與不安的情緒交織下,旅遊業負重前行。

從業者的一個信心源頭,來自於歷史數據的演示——十七年前非典疫情過後,國內旅遊業出現“報復性”反彈。

宋城演藝在《致全體投資者》中稱,“根據2003年宋城景區的經驗,非典過後的當年就迎來遊客的爆發性增長和高速反彈。”

眾信旅遊(002707.SZ)同樣稱,“因有抗擊‘非典’的經驗,針對本次疫情國家採取了嚴格有效的防控措施,我們堅信本次疫情對旅遊行業的影響週期將會比‘非典’短。預計公司業務二季度將逐步企穩,三季度是暑期旺季,三季度或最遲四季度將迎來業務需求的充分釋放和反彈。”

2003年,受非典疫情影響,當年4月至6月,我國入境遊、出境遊和國內遊三大市場均受到嚴重衝擊。其中,入境旅遊和國內旅遊在2003年甚至出現“十年不遇”的首次下降。而非典疫情過後,國內旅遊市場出現井噴現象。

攜程大數據顯示,民航和酒店住宿需求在非典疫情結束後迅速恢復。

民航方面,2003年第二季度,攜程機票預訂成交量同比減少33.39%。7月,攜程機票訂單成交量同比增長200%,環比6月增加82%。“報復性”反彈,更在非典疫情過後的黃金旅遊期得到顯著體現。2003年的“十一”黃金週,攜程平臺上的機票訂單成交量同比增長200%;2004年春節期間,機票訂單同比增長201%。

酒店住宿方面,2003年第二季度,攜程酒店預訂成交量同比減少25.08%。6月,酒店住宿業便開始恢復,7月攜程酒店入住率已恢復至上年同期的70%,長尾延續至次年。

與此同時,疫情得到控制的預測時間點漸漸明朗,讓從業者看到了“寒冬”的終點。

2月27日,鍾南山在廣州醫科大學疫情防控專場新聞通氣會上表示,“根據我們團隊在傳統模型基礎上加上影響因素(國家強力干預和春節後的回程高峰消除後),預測高峰應該在2月中接近2月底。我們有信心,四月底基本控制。”

倘若疫情在四月底得到控制,最先受益的則是“五一”黃金週。

根據攜程、飛豬等各大平臺的搜索信息顯示,平臺用戶機票、酒店的搜索量正在攀升。攜程方面,“五一”假期的機票搜索量整體已高於去年,酒店搜索量同比增加25%,三亞、上海酒店成熱搜;飛豬方面,“五一”假期機票和火車票的搜索量,比上週增長了40%,酒店搜索量增長35%。

不過,疫情是否反覆的風險使得風景區雖開放,但整體旅遊功能並未恢復。

在南京夫子廟風景區,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發現,景區步行街沿街的商店營業率約莫15%。餐飲等風景區重要的景區功能,也因疫情期間防止出現聚集的情況,而未恢復。“我們來這邊主要是遛彎的、轉上一圈,散散心。”一位遊客說道。

此外,境外疫情的擴散,更讓旅遊業短時間內難言“報復性”反彈。

近日,全球多地新冠肺炎患者數量持續攀升。以日韓為例,截至2月28日上午9時,韓國累計確診超2000人、日本累計確診超過900人。

“疫情的風險依然客觀存在,可能目前國內情況稍微好一點,但國外又出現了蔓延情況。”知名旅遊專家、中國未來研究會旅遊分會副會長劉思敏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採訪時表示,目前預測旅遊業復甦的時間點還為時過早,疫情的不確定性誰也無法左右。

但劉思敏也指出,經濟復甦和疫情防控目前來說是一對矛盾,但兩手都要抓。一方面,景區和遊客都要持“謹慎”的態度,根據各地疫情發展情況因地制宜開放景點;另一方面,政策需要給旅遊從業者以明確預期,比如可以擬定在五月和八月設置兩個旅遊黃金週,在保障旅遊需求釋放的同時,又給從業者以信心。

“旅遊的需求是不能存儲的,它需要在疫情之後及時釋放,才可能拯救業已遭受重創、岌岌可危的旅遊行業。”劉思敏說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