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但我們仍要努力修一條路

1

很多人並不知道,被無數人引用的“ 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這句話是魯迅說的,出自《小雜感》一文:

樓下一個男人病的要死,那間壁的一家唱著留聲機;對面是弄孩子。樓上有兩人狂笑;還有打牌聲。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著她死去的母親。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我只覺得他們吵鬧。

所以,你看,一個句子,從原文裡剝離出來,擁有了自己的生命力。

於是,很多人都會使用了:

“啊,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

然後呢?

2

夜裡做夢,打怪打了一整夜,確切地說,是11小時50分,這是小米手環上記錄的睡眠時間。

打完一批,回到固定場景,再打,然後再回,如此不斷反覆。

醒來感覺精疲力盡。

所以,我深刻理解《阿爾罕布拉宮的回憶》裡劉代表過的是什麼日子,他的堅強和突破是何等可貴。

一個沒打過遊戲的人,不容易看懂這部劇。

只打過遊戲沒好好過人生的人,也不容易看懂這部劇。

我既打過遊戲,也好好地過人生,所以,我看這部劇的時候,彷彿看到我自己。

確切地說,是在劉代表身上,看到更好的自己。

所以,我會朝著那個方向去努力。

這,就是我和很多追劇的人之間的差別。

彼此從追劇過程中想要獲得的滿足點,是不同的。

3

早在2000年時,我就發現了這個問題。當時我曾經寫過一篇關於古龍的文章:

“今天重讀時,發現一個從前沒有注意到的問題,也是歷來讀武俠評論時從未注意到想到的問題,文中談到小李探花,西門吹雪,傅紅雪,胡鐵花時,說:這些人都是天下每一個少年敬仰嚮往的人,是天下每一個少女夢中的情人,是每一個好漢讚歎佩服的英雄。我自然應該把自己歸入‘少女’一類,雖然已非年少,但是,他們不是我的夢中情人,我甚至對這種稱呼法感覺怪異,我一向,竟是把我欣賞的這些人看作了自己!

這發現讓我吃驚。如許長的時期內,我沒有意識到夢中情人這一分類,雖然,並沒有少接觸,在網上書上常看到關於金庸古龍書中誰是最佳丈夫最佳妻子之類的大討論,現在想來,有種身在局中困於局的迷茫,直至今日回想,方才發覺,一向以來我認為他們和我性格中的某部分特質重合,或者該說,他們和夢想中的我自己某些地方相重合。 ”

還記得快要離開中行的時候,和一位省行同事在內部BBS裡交流,他說:“你很像徐子陵!”

我那時候還沒看過《大唐雙龍傳》,奇怪徐子陵是誰。

很多年後看了,發現有些地方是像的。

很多年後,我已經變成一個很理性的人,但身上感性的部分,並沒有徹底消失。

我會站在某個地方,潸然淚下。

別人會用什麼眼神看我?

這個人是瘋了嗎?

我都不會去考慮。

在某些時刻,我會放任自己進入另外的時空,彷彿只有我、我所看到的、想到的,才會存在。

其他一切,化為烏有。

我不奇怪自己為什麼會哭。

因為太難過了。

就像那年在紹興,我站在魯迅紀念館裡,淚如決堤。

五六十年都過去了,然而他筆下的人性,並沒有改進。

是變化了,變得更壞。

這幾天裡,看著疫情開始全球肆虐。

有時候獨自坐著,會有巨大的悲愴感襲來。人類的命運,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國與國之間的關係,因為病毒而增加了變數,這不是歷史上首次發生瘟疫,但高科技的發展、全球化的進程,使瘟疫的影響程度和樣式都發生了變化。

沒有人能預知未來的走向。

做最壞的打算。往最好努力。

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但我們仍要努力修一條路,假如連修路這個行為都沒有,那才是徹底的絕望和最大的悲哀。

一個人閱歷越多,同理心越重,就越能理解他人和世界。

就算是末日降臨,看上去,所有的人同一命運,不免覆亡,也還是不一樣的。

有人回想過去,覺得度過了有意義的一生。

有人可能覺得全無價值,全屬虛妄。

就算知道前路通向懸崖,但至少,在還沒有到達之前,仍然要為人生,填注意義。

4

清晨,用滾燙的水,衝一壺伯爵紅茶,放著在那裡,香氣會自然地發散出來,空氣裡全是淡淡的佛手柑和紅茶的味道,讓人非常心安。

昨天下午,寄口罩給妹妹,順豐的快遞小哥碎碎念著現在小區裡快遞櫃不讓用,真是要累死了,常常是人到了但是要寄快遞的人要等很久,但也沒脾氣。他不是說我,我到的很快,但我懂他的難過和氣憤,聽他訴說,表達安慰。在小程序裡給他打了五星好評,還讚賞了一個紅包。

即使也是出了門,就順路到楊國福麻辣燙選了幾樣蔬菜、豆腐、丸子,煮好後帶回家吃。覺得也不要總是自己做飯,開門營業的店鋪不容易。上次出門也是這樣的想法買了杯奶茶,雖然也不怎麼愛喝,結果回到家放一邊給忘記了,第二天才想起來。

三個丸子都有好吃的肉餡夾心,真是小驚喜呢。

外面的風很暖,是春風殆蕩的感覺。三角梅開得極是絢爛。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但我们仍要努力修一条路

出門時,一路上對所有接觸到的人,物業、快遞小哥、店裡的人,都道謝、道聲辛苦。口罩下的臉,始終是笑著的。

口罩是朋友寄給我的。我宅在家裡,我妹妹要上班,比我更需要,所以把大部分都寄給她了。我是一個自私的小人物,能力有限,做不了多麼崇高的事(但會在朋友做崇高的事情時出力配合),先從身邊的人關心起。自我、親友、他人,是這麼個關心的順序。

夜晚,會往腕上噴點Solinotes的TONKA香水,於是,零陵香豆的香氣,若有若無地浮現。在這樣的香氣裡,入夢。

我一直是這樣的生活,這樣的生活態度。

我喜歡這句話:“你怎樣度過疫情,就怎樣度過一生。”

我很懂得享受,即使是在非常時期。

這樣的享受,是日常習慣,也是對自己辛苦的補償。

辛苦,是指學習方面。

我每天,學習不輟。

我知道很多人接受不了,怎麼追劇、旅行也算學習了?能不能不要把享樂說得這麼清新脫俗?

我是真的享樂了,但也是真的累了。

我也需要平衡,這樣,生命力才會一直保持,不至枯萎。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但我们仍要努力修一条路

凡是涉及到學習,就不可能真正輕鬆。

因為要過腦子。

我是沉浸型學習者。

學打字,連做夢都在拆五筆。

打遊戲,夢裡都在通關。

指望輕輕鬆鬆、開開心心地學習,不費力就能成長,很難,就算是跨越了基礎階段也不行。知識的獲取、吸收和消化都是很累的事情,但如果這個艱辛跋涉的歷程,能夠幫助到目標實現,就有價值。

那些看上去一點都不累、輕易就能掌握各種知識的人,是因為他們普遍經歷了非同尋常的痛苦打基礎階段。

我經歷了痛苦的打基礎階段,也做不到不費力就能成長。

因為,總有陌生的東西需要去思考,理解了,才能進入下一關。

人生其實就是不斷面臨選擇,同時做出決策。

當我選擇了:

放棄去愛一個人,而去愛很多人;

放棄為一個男人生孩子,而去愛很多孩子;

我其實就是選擇了一種既自私、又恣意,同時,也能夠給世界帶來價值的生活方式。

反正,都這樣了。

那麼,就這樣了。

這也是一條道路。

穿過黑暗泥濘,就像《愛的迫降》裡李政赫獨自一人,艱難地爬過長達9公里的隧道,從朝鮮到達北韓,希望拯救愛人。

沒有信念的人,看到這樣的劇情,會覺得不可思議:

也太戀愛腦了吧?

而我從中學到:

既能冷靜地規劃,又能不顧一切。

5

真正的學習者,懂得哪些方面是真正需要下功夫的,哪些方面是不需要在意的。

太多的人渴望被理解,於是在爭取被理解方面,花費了太多的時間。其實,理解並沒有那麼重要,活出自己的漂亮,於己有益,於他人有引領借鑑價值,不如多去思考怎麼才能做到這樣。

比如我在家人眼裡一直很奇怪,過去也曾經希望獲得理解,於是做出很多犧牲,很多年後我才明白,不能說全無價值,但是價值不大,或者說我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於是我不再爭取理解,做自己喜歡的事,大家反而可以和平相處。

我喜歡聰明人,喜歡努力而且有成果的人。

上次做過一個學習力方面的分享,有人提交了感想《如果一個人真正地善於學習,人生自由度會很高。》

聽到了某些道理,結合自己的人生去思考,有想法有行動。

這樣的學習者叫人歡喜。

身邊這樣的人多了,圈子自然潔淨、清靜,沒有太多亂七八糟的雜事。

有些人是想要好好學習,但是不懂得清理環境,於是自己一心向上,身邊卻不斷有人拖後腿,終至於不斷進入泥淖,進境緩慢。

一邊要修路,一邊要切斷某些後路。

二者並不矛盾。

或者說,恰恰是因為切斷了某些道路,另外的路才通暢。

人類的悲歡的確並不相通啊,比如我剛看了微博上轉的,一位網紅郭老師在直播裡對另一個主播歇斯底里大吼及帶節奏的視頻,我能理解這樣的人也有粉絲,但會好奇那些粉絲可以用什麼標籤來概括,然後,會避開這樣的人,省得成為泥淖。

向上,有一條通道。

在最上方,人類的悲歡其實是相通的,因為普世價值並非神話,這是人類共同的追求。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但我们仍要努力修一条路

在到達了這個境地以後,人的生命等級、自由層次,自然不同。

你有信心達到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