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禮泉:“六個抓好” 疫情防控不鬆勁 脫貧攻堅不鬆手

連日來,禮泉縣在做好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狠抓脫貧攻堅不放鬆,動員全縣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幹部充分發揮“兩個作用”,夯實脫貧攻堅主體責任和“三級書記”攻堅責任,採取“六個抓好”舉措,力爭高質量完成剩餘貧困人口脫貧任務,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禮泉:“六個抓好”  疫情防控不鬆勁 脫貧攻堅不鬆手

縣委程文傑書記指導農村果品銷售

抓好疫情防控,護航脫貧攻堅。疫情發生後,禮泉縣委縣政府第一時間安排部署,縣脫貧辦、縣駐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連續發佈疫情防控緊急通知、倡議書,各鎮(辦)黨委立即安排,號召“第一書記”、駐村幹部放棄休假,立即返村開展疫情防控。聞令後,作為全縣脫貧攻堅主力軍的駐村幹部,迅速投入到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和村幹部一起入戶開展疫情排查,進行返鄉人員登記,建立臺賬,對重點人員實行專人監控;對重要場所消毒清潔,組織聯繫捐款捐物活動;帶領村幹部堅持村口值守登記,形成專人輪班值守,對外來人員、車輛嚴格登記,嚴格排查,確定安全才讓通行,把隱患擋在了村外,為各村築起了疫情防控的安全“防火牆”。

禮泉:“六個抓好”  疫情防控不鬆勁 脫貧攻堅不鬆手

建設扶貧產業示範園

抓好產業發展,促進群眾增收。按照“縣有主導產業、鎮有產業基地、村有合作組織、戶有脫貧項目”的思路,各鎮黨委、各村黨支部深入實施“3+X”特色產業攻堅行動,突出抓好蘋果品種優化升級,因地適宜發展好石榴、葡萄、御杏等特色水果,發揮好千畝秦椒基地、御石榴基地示範帶動作用。逐步構建以北部優質蘋果、中部“旱腰帶”特色水果、南部時令水果及設施農業為主三大產業帶,新建產業扶貧示範園20個,扶持標準化養殖場15個,不斷拓展產業扶貧鏈,夯實貧困群眾增收的穩定性和持續性。

禮泉:“六個抓好”  疫情防控不鬆勁 脫貧攻堅不鬆手

發展扶貧特色產業

抓好就業創業,確保收入穩定。在縣域內政府類項目建設中優先保障貧困勞動力用工務工,在工程施工企業中優先保障貧困勞動力用工務工,在工業企業中優先保障貧困勞動力用工務工,全面開展貧困勞動力用工務工“三優先”工作,確保貧困群眾穩定增收。紮實開展農民實用技能培訓和職業農民培育,以就業援助、就業培訓、產業促進、創業帶動為舉措,確保有勞動能力和就業願望的貧困戶家庭至少掌握1門實用技能,至少實現1人穩定就業。加強創業擔保貸款信用村建設,鼓勵自主創業。藉助“就業援助月”“春風行動”等各類活動,積極對接省內外企業,進一步提升勞務對接和轉移輸出水平。繼續開發公益專崗、培育就業扶貧基地,有效發揮社區工廠和創業孵化基地的扶持作用,不斷拓寬就業渠道。

抓好“一補兩查三送”,保證完成任務。

結合疫情防控排查工作實際,各級黨組織全力做好信息補正工作,反覆查找比對系統中的疑似錯誤數據,並反饋各鎮核實補正,提升數據質量的準確性和真實性。抽調黨員幹部對全縣313戶易地搬遷戶進行疫情排查摸底,深入瞭解搬遷戶生產生活情況,及時發放《疫情防控便民服務卡》,宣傳疫情防控措施和自我保護知識。深入瞭解各村貧困戶在果品銷售、畜牧養殖、務工就業、春季備耕等方面受疫情影響情況,幫助做好春耕生產和果品銷售。組織人力對南坊、叱幹兩鎮的東峰、馬鈴、北牌、峪北等10個貧困村的基礎設施建設進行前期勘測設計。同時,在全縣範圍內開展縣級領導包鎮、部門包抓、幹部幫扶的“兩包一幫”工作責任制,確保高質量完成年度任務。

禮泉:“六個抓好”  疫情防控不鬆勁 脫貧攻堅不鬆手

對接外地企業專車接送務工人員

抓好各類保障,力保生活穩定。全面落實易地扶貧搬遷後續幫扶“1+7”政策措施,確保“搬得出、穩得住、可就業、能致富”。進一步完善控輟保學動態監測機制,落實精準資助、“雨露計劃”、送教上門等政策,確保貧困家庭適齡學生無1人因貧失學輟學。全面落實貧困人口醫療保險財政補貼政策,確保建檔立卡貧困群眾100%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大病保險。不斷加強水電路網等建設完善,提高農村飲水安全保障水平;確保年內農村電網升級改造按計劃達到100%,實現貧困村全部通動力電;基本實現貧困村4G網絡、寬帶網絡覆蓋率分別達到100%和90%以上。

抓好扶志扶智,提升內生動力。持續深化“扶志六法”和“明理、感恩、自強”主題教育活動,藉助“一約四會”、道德講堂、禮泉小戲、文藝下鄉等活動,廣泛開展脫貧之星、致富能手、自強之星、好媳婦、好公婆等評選表彰活動,樹立先進典型,形成示範引領,用身邊人身邊事激發群眾內生動力,大力弘揚勤勞致富、貴在自立、勤儉持家等傳統美德,持續激發貧困群眾自主脫貧、勤勞致富的志氣和動力。繼續加大對叱幹鎮符旭東、史德鎮程文彪、第一書記趙健康等各類典型的宣傳報道,用身邊人身邊事,持續激發貧困群眾自主脫貧、勤勞致富的志氣和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